APP下载

主动脉瓣硬化和颈动脉斑块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2-05-17董淑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4期
关键词:主动脉瓣灵敏度颈动脉

董淑杰

鄂温克旗.巴彦托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100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病变表现主要集中在冠状动脉血管壁,检查中可见管腔直径较正常值小,多伴有斑块沉积现象[1]。有研究指出,主动脉瓣硬化与此病症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可作为发病诱导因素[2]。本文从疑似冠心病病例中抽取140例(2010年4月—2012年1月),通过实施多种临床检查方法分析主动脉瓣硬化等观测指标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疑似冠心病病例中抽取140例,无其他心脏病变,诊断时间为2010年4月—2012年1月,51例女,89例男,均龄统计值为63.7岁(54~81岁)。按照CAG(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健康组(51例)和患病组(89例),分组依据为冠状动脉狭窄情况,情况严重,直径超过低于常值1/2为患病。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及超声心动图监测(观察主动脉瓣是否出现硬化),使用的仪器为超声仪(型号:SONOS 7500、6000),配备 3~10 MHz频率探头(颈动脉)、2~4 MHz及2~3.5 MHz频率探头(心动图),计算每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等应用价值评价指标。

2 结果

颈动脉斑块观测的灵敏度为66.7%(58/81)、特异性为54.9%(28/51)、阴性预测率为 47.5%(28/59)、阳性预测率为 71.6%(58/81);主动脉瓣硬化观测的灵敏度为57.3%(51/89)、特异性为68.6%(35/51)、阴性预测率为 47.9%(35/73)、阳性预测率为 76.1%(51/67);合并观测的灵敏度为 61.3%(38/62)、特异性为 76.9%(30/39)、阴性预测率为 55.6%(30/54)、阳性预测率为 80.9%(38/47),见表 1。

表1 临床检查结果(n)

3 讨论

冠心病病患在多项林检查中可见管腔直径较正常值小,伴有斑块沉积现象。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能够清晰的观测到斑块的大小、形态等基本信息,本研究中,此方法的灵敏度为特异性为54.9%(28/51)、66.7%(58/81)。利用超声心动图可以掌握主动脉瓣情况,多数病患伴有回声变强、厚度增加的现象[3],本研究中,此方法的灵敏度为特异性为 68.6%(35/51)、57.3%(51/89),相比之下后者的特异性更高。将两项合并检查的特异性为76.9%(30/39)、灵敏度为61.3%(38/62),各项评价指标的值均较高,说明病患同时存在2种病变则发生冠心病的几率加大,临床可通过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及主动脉瓣是否出现硬化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1]肖艳春,段庆微,颜崇平,等.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内中膜厚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13):100-102.

[2]张春艳,王聪霞,朱建宏.动态心电图结合颈动脉斑块超声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研究 [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32-34.

[3]郭爱斌,龚海燕,张伟.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比较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12):59-61.

猜你喜欢

主动脉瓣灵敏度颈动脉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对比分析二叶式主动脉瓣与退行性三叶式主动脉瓣的超声及临床特点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12例二叶式主动脉瓣超声心动图的回顾性分析
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复合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及灵敏度分析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