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妇产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防治护理

2012-05-17李雪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3期
关键词:腓肠肌妇产科栓塞

李雪梅

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吉林 通化 134003

妇产科手术后患者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相关报道提出,经腹子宫切除术后发生DVT的几率为12%~15%,而良性子宫肌瘤切除术后DVT发生率为6%~7%[1]。术后DVT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有可能导致栓子脱落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旨在探讨DVT防治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为临床提高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月本院的16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年龄 28~68(45.3±11.2)岁;58 例子宫切除术、43 例行附件切除术、20例卵巢癌手术、18例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16例行宫颈癌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5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将160例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两组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给予适当心理指导、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患肢肿胀、腓肠肌挤压阳性、浅静脉曲张等表现,及时治疗DVT。观察组患者住院即开始接受个体化DVT防治护理方案,患者及其家属术前接受针对DVT的健康教育,术后严格卧床休息,护士每隔2 h帮助患者间歇性挤压腓肠肌,指导其作足趾活动,病床略抬高可助于下肢血液的回流,术后避免输注刺激性、高渗液体,严格无菌操作并尽量减少穿刺;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6h,护士可指导患者作被动或主动下肢伸展运动,积极调动患者家属的参与,嘱患者家属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按摩下肢;酌情给予阿司匹林、潘生丁等抗凝剂。

1.3 临床指标

密切观察两组患者DVT的发生率,根据临床表现、多普勒彩超、放射核素检查而明确是否发生DVT。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0.0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经护理均痊愈出院,对照组DVT发生率10.00%,观察组DVT发生率1.2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

3 讨论

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静脉淤血、静脉内壁受损、血液凝固性增高[2]。妇产科手术后容易并发DVT的原因主要是[3]:手术患者体质虚弱,伴有不同程度贫血;麻醉作用导致小腿静脉丛壁松弛而产生淤血,手术制动状态使静脉丛内易形成血栓;术后卧床致使血流缓慢;围术期禁食导致体液量少,血液浓缩而血黏度大;手术操作对组织产生损伤,血小板反应性增高;肥胖患者的血脂高、血液黏度大,容易发生DVT。盆腔内静脉丛密集,手术对静脉壁产生损伤,极易导致盆腔淤血,手术激活血液中的XII因子,激活了内源性凝血系统,进一步促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加上止血药、麻醉剂等药物影响,导致妇产科术后DVT发生率居高不下。

手术时操作应规范,尽量减少对机体组织及血管壁的损伤,围术期保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本科室根据妇产科手术后DVT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性护理方案,妇产科手术后应尽量减少穿刺次数,避免对血管产生刺激及破坏,术后早期采取被动或主动活动以促使下肢静脉血流通畅,术后早期压迫或挤压腓肠肌可促进小腿肌肉活动,将脚略微抬高也可利于静脉回流,酌情使用抗凝药物可预防DVT。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采取个体化的DVT防治护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郑小琴.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18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广西医学,2008,30(2):290-291.

[2]梁力建.外科学[M].第 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7-388.

[3]繆跃云.浅谈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的整体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2)∶115.

猜你喜欢

腓肠肌妇产科栓塞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石氏三色膏治疗小腿腓肠肌损伤60例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训练胫骨前肌和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生姜多糖的提取及其抗疲劳作用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头颈部富血供肿瘤的术前栓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