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细胞过滤对输血反应的临床意义研究

2012-05-17陈国强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3期
关键词:受血者月间溶血性

陈国强

广州市海珠区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广东 广州 510310

在受血者进行输血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与原本的输血目的无关联的反应,我们就称之为输血反应。输血反应按照发生的时间快慢可以分为迟发型和速发型两种类型;按照性质分类有免疫原型输血反应和非免疫原型输血反应两种。简称为FNHTR的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它的发病的机理为:①在血液的贮存过程中[1,2],白细胞中产生了细胞因子,例如IL-1,IL-6和TNF等;②抗体与白细胞或者抗体与血小板之间产生了相互的作用,受血者血浆中的抗体与供血者的粒细胞,淋巴细胞或者血小板上存在的抗原发生了凝集效应,促发白细胞释放炎症性因子的过程。由此可见,受血者在输血时发生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大量的白细胞的存在。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如果在临床输血中降低白细胞在悬浮红细胞液中的百分比,可以有效减少由于白细胞引起的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以此增加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切实保障受血者的生命安全[3]。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2月~2003年2月间输入为过滤白细胞的血浆的受血者100例,其中男性62例,占全部人数的62%,女性38例,占全部人数的32%,年龄分布为17~68岁,平均年龄39,2岁;2008年2月~2011年2月间,采用过滤法滤去血浆中白细胞后输血的100例受血者,其中男性58例,占全部人数的58%。女性42例,占全部人数的42%,年龄分布15~72岁,平均年龄42.5岁。

1.2 方法

统计2001年2月~2003年2月间输入为过滤白细胞的血浆的100例受血者中,出现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的患者人数,所占百分比;统计2008年2月~2011年2月间,采用过滤法滤去血浆中白细胞后输血的100例受血者,其中出现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的患者人数,所占百分比。

过滤:是迄今为止最常用而且有效的降低白细胞百分比的方法。该方法以其高效而著称(白细胞的清除率达99.9%以上,最新代过滤器清除率更高达99.9999%[4]。几乎可以除尽所有白细胞)残留的白细胞量少 (<5×105/U)、回收血液中的有效成分的概率高、操作简单、价格适中。同时可以有效的预防细胞病毒的传播。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用t检验分析过滤白细胞前后,两组接受输血的患者发生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的百分率的差别。经分析后,前后两组受血患者发生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的百分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结果

2001年2月~2003年2月间输入为过滤白细胞的血浆的100例受血者中,出现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的患者人数为25例,占总人数的25%;2008年2月~2011年2月间,采用过滤法滤去血浆中白细胞后输血的100例受血者,其中出现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的患者人数为5例,占总人数的5%。经过前后对比,在使用过滤法对血浆的白细胞进行过滤后,受血者中出现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的患者人数明显减少,百分率明显降低,说明通过过滤法降低血浆中白细胞含量可以有效的减少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的发生,保护受血者的生命安全[5]。

表1 使用不同成分血浆的受血者的输血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大量临床的研究资料已经表明,减除白细胞在血制品中的百分比可以有效的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概率。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的发生紧密联系于白细胞的数量和密度[6,7]。特别是红细胞输注时。据有关报道称,可以触发FNHTR的白细胞的阈值是<5×105/U,如果通过各种方法,比如过滤和洗涤等去除了90%以上的白细胞,相当于使残留的白细胞量小于<5×105/U时。就可以有效的预防FNHTR的发生。另外,输血前过滤白细胞的效果明显优于边输血边过滤,因为输血前过滤白细胞不仅可以去除白细胞,降低FHTR的发生,而且可以防止血液白细胞在血液贮存期间释放出的产物如组织胺、白细胞的微颗粒等产生积聚,在血液输注时由于这些成分的被动转移而引起的发热反应或者其它相关的副作用[8]。

[1]张锁柱,贾少荣,高风英.白细胞过滤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2006(2):125-127.

[2]徐恒仕,余家宏.白细胞过滤对冰冻保存浓缩血小板制剂细胞因子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07,20(2):102-104.

[3]Rossi EC,Simon TL.Moss GS.etaL Principl~of Tr~s usinn Mecme B[J].znd edition Williams WiIkins,2006:353-374.

[4]Bordln JO, Hedd]eNM.B]ajchmanMA B,ologic effects of[eukccy[J].Epresent in sfLls d cellular blood products blood,2004,1∶25-34.

[5]D k S.Leukoreduc~ton blood fUters filter design and mechank~a'as[J].Ot toukocyte ren~val Tr~sfusino Med Rev,2003,2∶59-65.

[6]StenekerMJA.van Wach~PB.Electron micro- ~opic examination of white cell depierinn[J].On four leukocyte depie u tlm fdte~Tratmf,2002,32(5):450.

[7]St~eberI,PrmsHK,F1oneM, et al.Mechanics of wtdte cel duc~ion in red[J].celnrates by filtration Transfusaon,2002,1:32-42.

[8]刘传喜,刘志芳,张辉,等.去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厂矿医学,2006,19(1):77-78.

猜你喜欢

受血者月间溶血性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意义
爸爸的血为何不宜输
直系亲属可以互相输血吗?
诺基亚在美国发售 Nokia 6、Nokia 5 和Nokia 3
为什么尽量不要输注亲人的血液
副溶血性弧菌保藏条件研究
不同副溶血性弧菌菌株成膜能力及成膜影响因子的研究
养血益气胶囊联合泼尼松片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0例
外国学生是如何度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