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六方共赢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研究*

2012-05-15庞德义祁伟宏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工学连锁专业

庞德义, 祁伟宏

(1.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分院, 浙江 湖州 313000;2.银川大学 商学院, 宁夏 银川 750105)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六方共赢工学结合教改模型理论与实践依据

2006年9月,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与湖州乐购生活超市联合共同开展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改革,到2012年7月,已经连续开展了七届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合作单位也由湖州当地的浙北大厦、老大房、老娘舅、大润发、拓展到杭州小布丁,苏州迪欧咖啡、天虹百货、华东物美生活超市等多区域、多行业连锁企业。

多年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改革证明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是一种高效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它也是学习荀子、西蒙等古今中外先贤专家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改革能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高等职业教育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会说话的工具,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精神[1](P90-92)。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渐渐摸索出一套兼顾学生、企业、教师、学校、政府和社会六方利益,符合大学习要求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六方共赢工学结合教改模型如图1所示。在图-1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六方共赢工学结合教改模型中,努力搭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工作环境为情境的自主学习平台。高职教育不能仅仅告诉学生是什么,教会他们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创设发现和探索的机会和情境。要想法设法引导学生体验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兴趣。本模型力图促进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连贯动作中自然的提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专业素质,真正实现了寓教于行,寓教于难,寓教于乐的教学境界。

图1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六万共赢工学结合教改模型

在这个六方共赢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模型中以学生的利益为核心同时要兼顾其他五个方面的利益,现在就把我们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做法介绍如下。

(一)以科学项目流程确保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针对每一届学生的工学结合工作,连锁专业团队的教师都要经过长期酝酿,多次协商讨论,专门制定相应的工学结合项目书。在项目书中一般要包含工学结合内涵与意义、工学结合概况、工学结合方案、工学结合补贴申请、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协议、工学结合实践学习生部门安排、工学结合学生安全要求、工学结合主要锻炼素质技能、工学结合主要锻炼专业技能、工学结合教学计划、工学结合课程表、工学结合对应岗位实践学习清单、工学结合连锁体系职业与课程规划、工学结合考核方案、工学结合实习日志、工学结合专业设计、工学结合教师指导表、工学结合指导老师主要职责、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工学结合告家长书共二十个板块的内容。

首先,这个项目书为工学结合的顺利展开提供了纲领性作用,对确保学生安全前提下提升专业技能和素质起到了保障作用,尤其是工学结合主要锻炼素质技能和专业技能等具体项目详细列举了连锁专业学生所需训练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而工学结合教学计划和课程表则把以上的内容落到实际的工学结合实践学习过程中,工学结合指导老师主要职责、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则是以上训练效果的检查反馈。

其次,针对每一届学生的工学结合工作,连锁专业团队的所有教师都会认真地挑选出项目责任教师,由他牵头做好工学结合的组织管理工作。

再次,每次工学结合结束以后,教师会要求学生按小组写一份工学结合报告,学生的报告中体现出很多内容,无论专业知识技能还是职业素养方面都能看出他们有很大提高。最后,工学结合结束后,组织同学们填写工学结合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包含学生素质能力提升评价、专业技能提升评价、企业及薪酬待遇评价、对企业师傅及专业老师的评价、对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整体评价等内容。通过整理分析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我们逐步完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组织和教学管理工作。

(二)连锁专业开展工学结合要保证企业获得实际利益。

首先,针对每一次学生的实践教学或者教师的挂职锻炼,教研室都会和相关企业做好深入沟通,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然后双方在一起讨论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及预期效果。

其次,在工学结合的实际操作中,连锁专业全体参与工学结合的教师和学生会认真主动做好各项工作。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连锁0701班学生及专业教师在老大房生活超市有限公司工学结合期间就为企业做出了很多开创性贡献。

专业教师在挂职锻炼中认真负责,全面参与企业的各种重大经营活动,为企业发展献谋献策,取得企业全体员工的一致认可。在挂职锻炼过程中专业教师利用专业特长帮助企业建立完善了多项规章制度。有力推动了多方面的工作。并对员工开展了全员培训,调整了员工的理念、提升了员工的专业技能、激励了员工的斗志、极大地支持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如2009年1月至8月,连锁专业教师庞德义在老大房连锁生活超市挂职总经理助理实践学习一个学期,全面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帮助企业建立健全了企业内训、神秘客户等各项制度,为企业员工培训约400人次,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连锁专业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改革要能够提高教师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及师德水平。

在工学结合过程中,要全面锻炼教师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专业教师迅速融入企业的适应能力,专业教师要学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企业员工和管理层多做几次培训。能够利用专业特长为配送中心建设、采购管理、团购管理、店面选址和品类管理等提升等提出了很多有效建议。

其次是协调企业、学校和学生关系的能力,我校与众多企业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双双努力推进资源共享,多层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为师生实习建造了很好平台。在使用这些平台过程中专业教师要表现出整体把控工学结合项目的能力,既满足师生的实践锻炼需要,照顾好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要兼顾企业利益的实现,做好多角度、多层次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消除彼此的不信任感和误解,为工学结合顺利完成修好渠道[2](P16-23)。

最后是个人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要有所提高,在工学结合过程中专业教师进一步熟悉了连锁企业业务管理的各个方面,重点在于提高了数据决策、品类管理、战略管理及内部沟通与考核标准化建设等连锁专业各方面的技能。

在职业素养及师德水平提升方面,不同的专业教师亦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在工学结合的实践过程中,人的品德修养和性格特征在不同利益诉求和复杂环境里逐渐显露出庐山真面目,企业员工、专业教师、实习学生和各类顾客的修养层次和性格交织在一起,冲突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在这个互相影响的统一体中,我们专业教师常常和各级领导及同事一起分析研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反思与模仿相结合,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开拓视野格局,渐渐学会了宽容。更深刻地领悟到爱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把爱时刻放在心里,它体现在工学结合中每一个具体工作的默默奉献里。

(四)连锁专业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为学校赢得美誉。

湖职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开展工学结合过程中始终特别注意爱护学校声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湖职院连锁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改革是我校最早开始教学改革之一,专业团队的努力取得很多成果,湖州日报,湖州晚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对我们连锁专业的工学结合教育成果进行过报道,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多家兄弟院校也多次到我校交流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等事宜,对连锁专业教师团队的奉献精神赞叹不已。

其次,在每次连锁专业工学结合项目的策划、组织、管理过程中,我们专业团队在分院领导的带领下总是认认真真做好项目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不敢有丝毫马虎,保证工学结合项目顺利完成。为学校消除后顾之虑,确保不断扩大学校声誉。

最后,在每次工学结合过程中,专业团队的每一位教师总是想法设法为实习单位增加价值。每次的工学结合项目动员会上,分院领导都会做动员讲话,鼓励师生服从企业管理,为企业多做贡献。

(五)连锁专业开展工学结合要为企业和政府搭起新的沟通桥梁。

连锁专业在工学结合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常常发现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渠道不够顺畅。赋税不公、不规范,企业负担过重;垄断行业歧视性规定增加了企业负担[3](P88-89);连锁经营的法律法规落后于企业实际现状等等问题。由于各种原因,企业的这些情况常常不能上达政府部门。

为此,工学结合专业团队的教师在分院领导的主持下为政府相关部门撰写了《关于湖州市政府扶持地方零售业转型升级的思考》报告报送相关部门,从专业角度为湖州商贸发展“十二五”规划贡献力量,特别是在商贸布局、商圈划分及商贸流通高端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为湖州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除此之外,还通过多种方式为企业和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牵线搭桥,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团队能力。

(六)连锁专业开展工学结合要为社会进步和谐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与连锁专业开展工学结合的企业大多是连锁商贸流通企业,是相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队伍的教育水平不是很高。在工学结合教学改革过程中,连锁专业学生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时给他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给他们枯燥乏味的工作增加了乐趣。

现在商贸流通企业人员聘任方式很多,有正式工,长期工、临时工等很多聘用方式,他们的待遇相差很大。像卖场促销员等很多临时工不仅工资低微,而且五金一险等社会保障也很不健全,教师们积极给他们及企业出谋划策,想法设法帮助企业完善医疗养老保险金缴纳制度,帮助这些弱势人群消除后顾之忧,帮助他们过上有保障的生活,为社会和谐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六方共赢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成效与思考

(一)六方共赢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模型的实际效果

连锁专业在六方共赢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模型指导下参与实践学习的同学普遍反映,工学结合全面实验实战又不完全承担实战的责任,让他们有改正错误的机会,这种培养模式让他们感触很深,深入理解了专业知识,更有效的锻炼了专业技能,全面提升了综合素质,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有很大帮助;这些学生的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更具有针对性,论文内容紧紧围绕企业运行的实际业务,并能用自己所学、所思提出解决办法。部门同学更是直接以在企业顶岗实习时所设计的项目方案为毕业论文[4](P225-226);此外,接受过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培养的连锁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因为有了在企业顶岗实习的经历,学生更能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多数同学选择了连锁行业,专业对口率明显提升,就业后适应性强,而且成长很快,绝大部分学生三年内成长为店长、督导、经理等企业骨干力量,获得用人单位的很高评价。

这一成果率先开启了高职院校与连锁企业合作高效培养高素质连锁人才的钥匙。浙江纺织等相关兄弟院校均安排有关人员与湖职院就六方共赢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模型进行交流。我校教师还三次受邀在国家、省、市等多级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此外,还有两篇论文分别入选“2011浙江连锁论坛”,“2012经济贸易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再次提升了我校形象。

(二)六方共赢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模型的应用推广

本教学改革成果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推广应用,经过为期三年多的运行实践,使连续三届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直接受益,参加半年以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改革的学生达130人次。此外,六方共赢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高效人才培养模式为兄弟专业提供借鉴,这种模式已经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推广至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虽然他们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已经在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四、结 语

总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六方共赢的工学结合模型暨学生、企业、教师、学校、政府、社会六方共赢的工学结合模型是团队多年工学结合实践总结出来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项目管理工具,是职业院校商贸类高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我们专业工学结合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支持作用,也能给其他专业的工学结合工作带来一点启发。

同时,在工学结合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们深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高效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改革离不开学校和分院领导的关心支持,离不开相关专业教师兢兢业业的奉献,离不开同学们主动学习、追求发展,渴望成功的热情参与,离不开企业为国育才的博大胸襟,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广泛支持。

参考文献:

[1] 祁伟宏,庞德义.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 曹泽州.连锁企业门店运营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庞德义.对地方政府扶持本土零售业转型升级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0(9).

[4] 祁伟宏,庞德义.浅论模拟教学法在高职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4).

猜你喜欢

工学连锁专业
盐工学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布拉格Burrito Loco连锁快餐店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