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端康成小说中的美学意识和艺术手法探微

2012-05-08陈芳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雪国川端康成禅意

川端康成的小说具有鲜明的东方色彩,在小说创作中,他习惯于从审美和民族心理出发,利用具有东西方特色的艺术手法,将日本传统审美文化以独特的形式进行展现,让其作品中蕴涵了独特的艺术韵味,同时也构建了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而具独特气质的美学精神。川端康成是一位以独特的形式书写美、编织美的作家,因而,当我们走进他的小说世界之后,能感觉到那种来自于心灵深处宁静且深远的美无处不在,那些美轮美奂的画面,如春风般祥和温软的形象,带着大自然唯美而悲伤的韵味。例如《不灭之美》《雪国》《我在美丽的日本》等,他用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和优美哀婉的文字,为我们解剖他内心的审美观和人生观。同时,由于西方文化带来的冲击,日本传统文化濒临危机,川端康成原本是具有深厚民族情怀的人,他一直将日本传统文化的传承看做自己的重大使命,因而他总是在其作品中不遗余力地展示和阐释传统文化。在对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的研究方面,有学者认为他将日本美和东方美进行融会贯通而形成了物哀、幽玄、风雅之美。因而,基于这样的美学意识,川端康成的作品大都凸显了三个特征,一是对心灵的细致入微的描绘;二是发人深思的禅意;三是民族之美。

一、川端康成审美观念形成的原因

(一)幼年经历

川端康成在很小的时候亲人便逐渐离他而去,在他不到两岁时,父亲便患病离世;一年之后,母亲因为曾照料父亲而染上同样的病患不久也离开人世,父母双亡让他小小的心灵备受伤害。之后,川端康成与祖父母相依为命,形成了他孤僻内向的性格。也正是因为他这样的性格,所以他在纷扰的战争时期潜心于文学创作。与祖父母生活不到几年,祖父母也与世长辞;在川端康成10岁时,最亲的姐姐也离开了他,亲人的相继离去让他幼年的生活充满着死亡的阴影,透着无尽的悲伤和孤独。因而,川端康成对人生和死亡有着更为深刻的领悟和感想,同时也认同了轮回转世的理念,对传统文化“物哀”的意蕴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二)受古典文学的影响

川端康成喜爱古典文学,因为在文学的海洋中能够让他忘记生活中的悲伤和孤单,因而他执著也沉迷于古典文学,并从中吸收营养,以丰富自身文学涵养,并促使他创作中的审美意识和语言风格的形成。同时,在他小时候,祖父收藏的许多书籍成为了他幼年时的读物,也让他对书籍和文学产生了极深的感情。他还常在乡村书店赊款购书,直到将祖屋卖掉才将所借的账款还清。

(三)战争的影响

战争带来的更多的是死亡和伤痛,尤其是法西斯统治对言论和文艺的压制,使得日本文学界出现了分化的现象,一派是对法西斯统治进行批判的小说流派,以宫本百合子、小林多喜二为代表;而另一派则是讴歌军国主义的作家,如久米正雄、菊池宽等。面对如此错乱的世事,川端康成也一度陷入彷徨和迷惘中,最终选择了最消极的抵抗方式。川端康成很多时间都沉溺在《源氏物语》的世界里,体会古老文化中空无的境界,也进而形成了他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和一颗自由、空明的心。尤其是《源氏物语》中优美的文字和唯美的“物哀”之情,让他陷入那种淡淡的忧伤之中,也让他在那些虚幻的世界中找到悲伤的救赎以及那些当时的他根本读不懂的诗歌,这为他之后的创作奠定了丰厚的文学基础,进而也形成了他文章中物哀与幽玄的审美取向。战后,川端康成对自己进行了深度思考,对自身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进行剖析,用传统文化守护心灵的故乡。因而,在他绚烂多姿的故事和文字下,对民族意识和传统文化都有着执著的追求,造就了一部部精神文学作品,影响着日本文化审美意识和取向的形成。

二、“物哀”之美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提出的文学理念,可以称为当时形成的一种世界观,“物哀”所表现出的是人们对外界事物所产生的心灵触动,如触景生情、感物缅怀流露出来的喜怒、忧伤等真情实感。从日本文化看,佛教未传入日本之前,日本还处于太古文化之中,在佛教传入之后,那些富有深意的佛经故事和空无的虚玄世界带给人们极大的幻想且让人极为沉迷,同时在日本动荡时期,人们心中乐观的美学观开始改变,也逐渐产生厌世感。因而,在佛教精神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浓重佛教悲观意识的“哀”。日本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佛教的影响,“物哀”便是从中引申出的一种美学理念。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便是受到其影响的一部重要文学著作,也是它促成了“物哀”的最终形成,并使其成为日本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端康成继承这种“物哀”精神,将其大量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来表达自身的精神世界,并以此进行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命运的安排,而反映这种“物哀”精神的便是书中的女性或小人物,例如,《雪国》中的驹子和叶子,驹子善良、聪慧,对生活充满希望和幻想,然而她却是一名艺妓,常常受人欺凌;而叶子也是一名善良的女子,最终却都葬身在火海之中。她们的命运悲惨,最终都逃不过命运的纠缠,在绝望中死去;《伊豆的舞女》中的薰子,本是一位单纯可爱的姑娘,却早早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常常受到别人的轻视,而大学预科生也是从小父母双亡的孤儿,他明明与薰子有着心灵相通的情感,却最终各奔东西;《古都》中的孪生姐妹——苗子和千重子,她们的命运也是悲惨和不幸的。川端康成通过对这些女性的纯洁心灵和善良、温和的性格的刻画,谱写了人性美好的一面,却又用她们的善良与生命的悲剧形成鲜明的对比,发出了对人生深度思考的疑问。这些女性性格被川端康成刻画得唯美、友善、善良、温柔,同时也蕴涵了一种难以诉说的怜悯和惋惜,这便是川端康成文中“物哀”的一个重要体现。另外,在人物心理的刻画上,他同样喜欢用悲凉的曲调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那些孤儿常常以悲伤的神情沉湎于自己的不幸身世中,老人常以沧桑的曲调叹息时光飞逝,女子坠入爱情的悲伤中无法自拔……他总是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人物内心深处的哀伤,让读者身临其境,悲从中来。

三、幽玄的禅意

佛教的传入,带给日本文化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那是远离战火、远离现实中的苦难,有着超出人世的理想境界,也有着轮回、转世的幻想世界。川端康成也是一名对现实主义深表怀疑的人,他认为如果人们对现实的界限太过于执著,又怎会产生深刻的艺术,艺术本就是脱离现实的一种超俗之物,它是对现实事物的深层解剖。因而,受到佛教影响,他将生死幽玄的禅意引入自己的作品中,无论是情节还是在人格形象的设置上,都有一定的虚幻感,让我们感受到文学中那种幽玄和虚幻的禅意,《雪国》《一只胳膊》等都是如此。《雪国》中的叶子便是一个典型的虚幻形象,在叶子出现时,他便用镜子里的虚像来刻画这个温柔的女子,不仅如此,对叶子的声音以及岛村对叶子的回忆,都带着某种虚无缥缈之感,甚至连他们之间的爱情,都展示了作者所构造的虚无的世界。他们相信爱情并执著地追求着自己心中所向往的愛情和生活,然而,命运带给他们的是失败的结局,他们的任何努力在命运的安排下都显得徒劳,那种单纯的徒劳构成了川端康成作品中虚幻的爱。再如《千鹤》中的太田夫人,同样是被塑造成一种濒临崩溃般的虚幻美,并用她的死进行了美的深化;《一只胳膊》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沉溺在虚幻世界中无法自拔的人,他借来姑娘的一只手臂装在自己身上,通过肉体与心灵的沟通,凸显出这种变形的情感转移。

川端康成习惯于用心灵去刻画对现实存有的微妙情感,习惯于停留在虚无的世界中冥思静想,窥视灵魂的深渊。 他总是试图借助现实生活去寻找理想的自由境界,他将虚无的影像凝结成人对情感的渴望,进而让这些生活和梦想变得神秘而缥缈。同时,他借助佛经中圣洁的象征物,如包裹在白雪之下的雪国、空寂的茶室等都带着微妙的禅意,他描绘自然、顿悟人生,通过这些静谧的景物,融入带着虚无缥缈的情感刻画,以景传情,心物相通。这种源自于他孤儿情节的空心感和失落感造就了他整个幽玄的审美取向,不仅对禅意进行了阐释和运用,更是对人生、对世间万事万物进行了深度的解剖和重构。

四、自然与民族之美

川端康成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情结,他从小阅读的古典文学促就了他对文学中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川端康成认为自然是生命的源泉,自然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乐趣和意义,并从中感悟春华秋实、时光飞逝的宇宙哲理,因而,人与自然的融合和共生成为日本民族审美特征之一。川端康成正是继承这样的传统文化,将人与自然相融合,写尽大自然的美,他常用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从景物描写中折射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那些宁静的风、圣洁的雪、皎洁而幽静的月,都成为他寄托情感的最佳之物,自然也象征了不一样的内心情感。从川端康成的审美观看,他认为自然的美才算是真正的美,他崇拜自然,崇拜象征大自然生命的绿色,崇拜纯洁、神圣的白色以及那些象征各个季节的色彩。他说他属于喜欢写景色和季节的人,认为人能感受的自然有限而短暂,而大自然的美却是无限的,他帶着有限的情感尽力地投入自然中,体验自然带来的美妙情感。带着自己对自然的独到见解,川端康成营造出一个个唯美的世界,如《雪国》《古都》,这些作品都是利用季节的推移来展示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将自然景物融入主观色彩,从而感受到人物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 张晓晖.试论川端康成作品的日本传统美学特┱鱗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2] 王艳凤.论川端康成文学的美学意蕴[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12).

[3] 王天然.试论川端康成传统美学思想之形成原┮騕J].名作欣赏,2011(20).

[4] 祝科.幻境禅花千鹤舞——论川端康成小说的美学精神[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9).

[5] 张荣.春空纸鹤若幻梦——解读川端康成小说的美学特征[J].名作欣赏,2010(09).

[作者简介]

陈芳(1980—),湖南邵阳人,硕士,贵州财经大学助教,从事文学评论、美学等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雪国川端康成禅意
冬牧
雪国的炊事班
赢在账单里
平天湖,禅意的水
向作家借钱的年轻人
禅意少年
禅意
川端康成作品中体现的爱情观
参加葬礼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