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2012-05-08王艳侠陈立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血透低血压生存率

王艳侠,陈立敏,王 颖

(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分院血透科,河北唐山 063000)

·临床研究·

中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王艳侠,陈立敏,王 颖

(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分院血透科,河北唐山 063000)

糖尿病肾病;透析;危险因素

近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其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病因,与非糖尿病肾病(non diabetic nephropathy,NDN)血液透析患者相比,中老年DN血液透析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并发症多,其远期预后差,本文就本院30例中老年DN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的常见并发症、生存率、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以找出影响患者生存的各种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DN血液透析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6~75岁,平均(60.0±9.7)岁,均排除其他肾脏疾病。透析时血肌酐平均(658± 245)μmol/L,血尿素氮平均(28.4±6.3)mmol/L,血浆白蛋白平均(33±7)g/L,血糖平均(13.2± 4.0)mmol/L,血红细胞(3.0±1.5)×1012/L,血红蛋白(59.0±16.4)g/L,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均正常。选择同期相同年龄段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32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43~76岁,平均(62.0±10.9)岁。包括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梗阻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开始透析时血肌酐平均(681±226)μmol/L,血尿素氮平均(26.3±5.8)mmol/L,血浆白蛋白平均(35±6)g/L,血糖平均(6.0±1.8)mmol/L,血红细胞(2.9± 1.4)×1012/L,血红蛋白(60±18.6)g/L,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均正常。DN组患者透析前血糖高于NDN组,其余2组性别、年龄、残肾功能、血浆蛋白、血红蛋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透析方法:所有患者均建立长期动静脉内瘘,均采用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治疗,使用金宝AK95S和贝朗Dialog+透析机,透析2~3次/周,4~4.5h/次,透析液流量500mL/min,血流量200~270mL/min,根据患者情况正确设定干体质量,每次超滤率不超过体质量5%,坚持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骨化三醇、左卡尼汀、钙剂,监测离子、血红蛋白、血糖、血压,适时增减药物用量。

1.3 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透析治疗中各种并发症、生存率及死亡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透析治疗中并发症:2组的主要并发症均为心血管病变,其次有高血压、透析低血压、感染、透析低血糖、动静脉内瘘闭塞、视网膜病变等。DN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N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治疗中并发症比较(例数,%)

2.2 生存率分析:DN组1年死亡7例(23.33%),3年死亡19例(63.33%);NDN组1年死亡5例(15.62%),3年死亡14例(43.75%)。DN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N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生存情况比较(例数,%)

2.3 死亡原因分析:DN与NDN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病变(心力衰竭87.0%、心律失常75.4%),其他为心脏骤停、感染、全身衰竭。

3 讨 论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DN是其常见并发症,而DN是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1]。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多脏器微血管病变及代谢紊乱,且透析前水钠潴留、贫血,全身症状较NDN血液透析患者明显,使其存在更多的危险因素。

心血管并发症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及患者致死的首位原因。DN组与NDN组相比,其心血管发病率明显增高,包括慢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原因包括糖尿病代谢紊乱导致心肌僵硬,心肌顺应性差,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心力衰竭发生率较非糖尿病高[3]。ND患者原发病病史长,年龄大,透析之前即存在微血管病变、动脉硬化,长期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以及尿毒症毒素、贫血、营养不良及透析间期水控制不良,水负荷重,透析过程中急剧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极易出现各种心血管并发症,如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房纤颤、房室传导阻滞、房性及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透析中低血压,观察标准为恶心、呕吐、出汗、肌肉痉挛,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意识障碍,血压低于90/60mmHg[4]。DN患者更易发生低血压,原因是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过多,透析中超滤速度过多过快,超滤率大于毛细血管的再充盈,导致相对性血容量下降;另外,DN患者血管顺应性差,心源性及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加之营养不良、肾性贫血、感染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DN患者出现感染、动静脉内瘘闭塞、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DN组。原因与容量负荷增加、肾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糖代谢紊乱、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性胃轻瘫致营养不良、难治性贫血、低蛋白血症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为防御能力下降所致。

总之,对于DN血透患者,我们要做好健康教育,教育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质量,控制好血糖,及时处理电解质紊乱;注意防止透析中低血压;掌握好干体质量,避免过量、过快脱水;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纠正贫血,改善营养不良;积极控制感染。积极控制其并发症,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1]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2]袁伟杰.包瑾.芳尿毒症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防治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7;6(5):236-238.

[3]卢莹,王涛.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5):27-28.

[4]马宇茗,马志芳,向晶,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08,14(2):291-293.

(本文编辑:赵丽洁)

R587.24

B

1007-3205(2012)11-1344-02

2012-02-09;

2012-05-05

王艳侠(1974-),女,河北唐山人,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分院主治医师,从事肾内科疾病诊治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11.045

猜你喜欢

血透低血压生存率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