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美主义与自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2012-05-03孔文迪蒋京川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完美主义主义者消极

孔文迪 蒋京川

完美主义即在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倾向,是认知、情感、动机、行为交互作用而成的复杂心理结构,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对完美主义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最初心理咨询和治疗学家将其视为一种神经症,将其与消极人格特征相联系,依据主要是完美主义者表现出的一些精神障碍和不适应症状,例如强迫症、抑郁、焦虑、躁狂、周期性头痛、A型行为和惧怕否定等[1],最显著的是焦虑、心境障碍和抑郁症[2]。近年来的研究趋势转向以认知-行为的视角对完美主义的结构进行多维度划分,并开始关注完美主义特质对个体思想及行为的积极作用。A dler是最先赋予完美主义以积极意义的心理学家。他在其个体心理学体系中提出“优越动力”的观点,认为人生的主导动机就是追求优越。一方面它可能激励人追求更大的成就,促使人格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会使人专注于个人优越而忽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自尊情节”,成为一个缺乏社会兴趣,妄自菲薄的人[3]。

完美主义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是影响个体应对方式的一个主观因素。但是,作为一个相对稳定而又复杂的变量,完美主义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或许并非是简单的直接作用,可能是通过某些中介变量起作用的,也可能受某些变量的调节作用。已有研究显示,自尊是完美主义和抑郁的中介环节,低自尊与抑郁相关,过度追求完美是对低自尊的普遍反应[4]。自尊是人们对自身价值的总体评价,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意义感以及对这些环境的价值感的体会,包括信念和情感,它直接制约个体的情绪情感,形成内在心理因素。Ernest恐惧管理理论认为自尊的目的和功能在于减少和缓解焦虑,预示个体对其行为的认知模式,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程度。已有研究表明,高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更多地使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低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则更多采用幻想的应对方式[5]。滕沁等人的研究发现,自尊水平、应对方式对贫困大学生复原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自尊水平还通过影响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复原力[6]。

完美主义是一种颇具争议的人格特质,其对个体的影响究竟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至今仍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完美主义者的自尊水平是怎样的?自尊如何影响完美主义者的行为模式?本研究拟进一步探讨完美主义与自尊和应对方式这3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完美主义人格的特点与其作用和发展的机制,挖掘完美主义人格对个体的积极意义,为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南京晓庄学院的1~3年级共53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508份,有效问卷 496份(男生 268名,占54.03%;女生 228 名,占 45.97%)。

1.2 方法

1.2.1 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 采用李建伟等人修订的大学生多维完美主义量表[7],量表包括42个项目,分4级评分,6个分量表,分别是完美期待、个人高标准、担心错误、条理性、自省和父母要求,本研究中总量表的a系数为0.911。

1.2.2 应付方式问卷[8]由肖计划编制,由62个项目组成,分2级评分,每题包含“是”和“否”两个选项。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分量表。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将解决问题、求助归为积极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归为消极应对方式。本研究中总量表的a系数为0.732。

1.2.3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中文版[9]该量表共10个项目,分4级评分,包括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两个分量表,总分越高表明整体自尊水平越高。中文版的SES已被证明有良好的信效度,问卷原始a系数为0.789。根据田录梅对自尊量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10],原自我否定分量表中反向计分的第8题含义表达与西方有所不同,去掉第8题后,提升了量表的信效度,总量表的a系数增大到0.835,因此在统计分析的时候未将第8题统计在内。

1.3 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由辅导员统一发放,施测结束后统一收回。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用AMOS6.0进行结构方程模拟。

2 结 果

2.1 完美主义高低分组的配对样本t检验 按照被试完美主义总分的不同由高到低排序,将前27%划分为高分组,后27%划分为低分组,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见表1。

表1 完美主义高低分组的配对样本t检验

高完美主义组的自尊总分高于低完美主义者,两组的自尊总分差异不显著。在积极应对方式上,高低完美主义组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消极应对方式上,高低完美主义组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t统计值为-5.24,说明低完美主义者更多的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2.2 完美主义与自尊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见表2。

表2 完美主义、自尊和应对方式的相关(r)

完美主义、自尊和应对方式各维度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完美主义总分与自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自尊中自我否定与完美主义呈显著正相关,而自我肯定与完美主义相关不显著。完美主义总分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相关不显著。自尊总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按照温忠麟、侯杰泰等提出中介效应检验程序[11],在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中介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都显著后,才能分析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本研究中完美主义、自尊和消极应对方式3个变量两两相关均显著,因此可以进行进一步中介效应分析。

2.3 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程序与研究假设,用AMO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模型检验。直接效应检验模型M 1见图1,完美主义与自尊直接对消极应对方式产生影响。以完美主义和自尊因子作为外源变量,以消极应对作为内生变量,考察完美主义对消极应对方式的直接效应。拟合结果:χ2=316.505、df=33、χ2/df=9.591、RM SEA=0.131、CF I=0.825、N F I=0.813。

图1 完美主义和自尊直接对消极应对的直接检验模型

中介效应检验模型M 2和M 3见图2,包括一个外源变量(完美主义)和两个内生变量(自尊、消极应对方式)。自尊为完美主义和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因素。通过嵌套模型分析,直接对完全中介模型M 2(设置完美主义到消极应对方式的路径系数为0)进行拟合。与部分中介效应模型M 3进行比较。完全中介模型M 2 的拟合指数:χ2=191.449、df=33、χ2/df=5.801、RM SEA=0.98、CF I=0.902、N F I=0.887。部分中介模型M 3 的拟合指数:χ2=135.146、df=33、χ2/df=4.095、RM SEA=0.079、CF I=0.937、N F I=0.920。部分中介模型中完美主义、自尊与消极应对方式的关系模拟的各项指标比较理想,模型M 3能够较好的反应三者的关系。

图2 自尊对完美主义和消极应对方式部分中介效应模型

3 讨 论

3.1 完美主义、自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完美主义总分与自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完美主义6个维度与自尊总分的相关结果显示:条理性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r=0.24),担心失败(r=-0.40)与自省(r=-0.22)2个维度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且能显著预测自尊得分。这一结果与香港学者Cheng翻译的中文版FM PS的结果基本吻合[12]。完美主义者将所定的目标视为自尊的必要条件,其对自己的评价的重要方面就是自己是否实现了预定的目标。担心失败与自省水平高的完美主义者过度在意自己的错误,对批评过分敏感,他们将会体验到更多的对自身的负面评价,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导致了他们的低自尊水平。

3.2 自尊的中介效应分析 自尊是一个人评价自己的程度,是个体社会行为的重要调剂中介,是社会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自尊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自尊水平较低,自我否定,个体将会变得焦虑、退避,会表现出更多的消极应对方式。与高自尊相适应的是自信、适应、胜任等积极的情感,因此个体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自尊与社会适应性密切相关,自尊高时社会适应也会良好,因此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可能性就少。Boey以护士为被试进行的研究表明,有较高自我价值的护士较少使用消极的情绪应对方式。反过来,积极应对方式所带来的良性结果也会提升个体的自尊水平[13]。

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尊是完美主义影响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变量,所占的效应为15.7%。通过结构方程模拟,发现完美主义→自尊→消极应对的路径指数为-0.17×-0.19=0.03。完美主义直接影响消极应对方式的路径系数为-0.12(P<0.001),说明个体的完美主义人格特征对消极的应对方式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而言,个体的完美主义倾向过高,达到预定目标的想法过于强烈,就很容易导致负性认知模式,进而产生自我否定的倾向,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情感。追求完美的个体若能够考虑实际情况,设立合理的个人期望,会促进其自尊的提升。自尊对完美主义者的认知、情感与社会适应起到了良好的制约作用。高自尊使个体肯定自己价值的倾向增强,他们会想尽一切积极的应对策略解决问题,实现目标。从而消除了高完美主义者面对难以实现的高标准时所出现的焦虑抑郁心理。

本研究证实,自尊是完美主义与应对方式的中介,完美主义通过自尊的作用影响个体对外界的认知过程与反应方式。对于一个高完美主义倾向的个体,自尊能较好地缓解其高标准没有达到时的负性心理,使其向积极的情绪转化,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问题的行为模式。因此在心理咨询治疗中,应考虑来访者的自尊水平及其特点,以便采取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1]Zhang R,Mansell W.Perfectionism and psychopathology: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treatment[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01,21,879-906

[2]Paul L,Hewitt,Gordon,L,Flett.Perfectionism in the self and social contexts:Conceptualization,assessment,and association with psychopatholog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0,456-470

[3]Adler A.Striving for superiority.//In H L.Ansbacher,R Ansbacher(Eds.),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adler: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M].New York:Harper&Row,1956:101-125

[4]Rice,Kenneth G,Ashby,et al.Se1f-esteem as a mediator between perfectionism an depression:A structural equations analysis[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98,45,304-314

[5]陈红,黄希庭,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5):520-522

[6]滕沁,张宁.自尊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贫困大学生复原力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1330-1331

[7]李建伟,宋广文,王淑娟,等.中国大学生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2):1135-1136

[8]肖计划.应付方式问卷.中国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09-115

[9]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罗森伯格自尊量表中文版.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8-320

[10]田录梅.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中文版的美中不足[J].心理学探新,2006,26(1):88-91

[11]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的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12]Cheng S K,Chong G C,Wong C W.Chinese Frost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A validation and prediction on self-esteem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1999,55:1051-1061

[13]Boey KW.Distressed and stress resistant nurses[J].Issues in Mental Health Nursing,1999,20(1):23-54

猜你喜欢

完美主义主义者消极
你是完美主义的领导吗?
忌肉主义者
张小斐:一个长期主义者的梦想
完美是个坑
张小龙: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极简主义者
好人主义者做不了好人
完美主义是完美,还是完蛋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