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影响

2012-04-29崔丽丽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体育史晚清

崔丽丽

摘 要:晚清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影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体育方面:促进中国近代体育文化形成、晚清体育会的相继成立与发展以及基督教青年会在华体育活动事业推展;学校体育方面:推进体育纳入学校课程中,开始重视体育师资的培养以及促成教会学校“以学辅校”推展近代体育;体育思想方面,促进军国民体育思想的尚武精神以及促使国粹主义体育思想的新发扬;传统武术方面:促使传统武术的基础崩溃,并入教育与城市生活。

关键词:体育史;晚清;义和团运动;中国近代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4—0040—06

Abstract:The Boxer Uprising that was caused in Late Qing had deep influen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aspects of social physical education, it promoted the form of the Chinese modern physical educati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athletic association in Late Qing, and the proceeding of the YMCAs sports activities in China. In the aspects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t helped the physical education become the official curriculum. The execution of the teachers train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missionary schools policy of “an educational service organization that takes religious activities as the dominant factors” to promote the modern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aspec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deology, it promoted the advocate military affairs spirit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deology of an entire nation in arms and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deology of national essence. In the aspects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 it attributed to the decline of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 and made it merge into education and the city life.

Key words:sports history; Late Qing;Boxer Uprising;physical education of modern China

甲午战争后的义和团是中国华北地区农民延续民间结社的组织形式,开设拳坛,进行神秘色彩的武术活动,面对西方帝国列强侵略者,全民拿起原始、落伍的武器,力不从心地站到民族战争的最前线。在中国

的传统体育史学上,义和团运动几乎贯穿了整个华北地区广大下层民众的武术活动,其间的武术与神秘性的民间宗教活动,其影响层面涉及中国近代各阶层,对中国封建守旧迂腐的批判,以及激发晚清王朝救亡图存实施“新政”等等值得肯定。而中国近代体育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环境下孕育成长,融合西方体育内容、方法和思想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体育,形成中国近代体育及体育思想,由此可见,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关系与影响。

1 社会体育方面

1.1 促进中国近代体育文化形成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入侵前,西方传教士、外交官、商贾、冒险家等蜂拥来华,西方近代体育文化逐渐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联系,中西体育价值观念开始在人们头脑中发生冲突。由于中华民族的保守排外的心理,在自给自足的封闭社会里,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是社会的主宰,国民既不需要也不提倡竞争精神,更害怕竞争会打乱他们平静的生活,文明古国的优越感和唯我独尊的盲目排外心理,当然不允许以竞争为宗旨的西方体育文化介入生活中。刘长飞与王德峰[1]的研究中指出,中国的戊戌维新革命,倡办新学,在新军和新学教育中首先承认和推广西方近代体育,中西体育文化开始正面冲突。但是,西方近代文化是伴随着侵略者的船坚炮利闯入中国的,中华民族素有爱国传统,因此对西方近代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反抗心理,而义和团运动的反帝国反洋教农民爱国运动便是在排斥、敌视西方体育文化,坚持、维护民族固有体育文化,提倡国术(武术)、国术救国,成为重要的中华民族心理主要特征。

清政府内外用兵连连惨败,进一步加深了民族危机,再加上代表广大下层群众的仇外义和团运动,使得国民开始认真反思:西方近代文化是否一切皆差,中国素有的传统文化是否一切皆好。因此,义和团运动后,从中西方物质文化的比较开始,逐渐推演到精神文化,使得中国国民得到许多启示,开始以新的眼光重新评价、审视西方近代文化,最终促成辛亥革命的成功,使中国传统文化失去赖以为生的支柱。因此,义和团运动也具有反封建性质,大大动摇了儒家思想的主宰地位,促使西方资本主义新思想、新观念进入中国,更影响到后来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中国近代文化扎根于中国大地奠定了基础。经过了这一场风暴的洗礼,中国国民抛弃了许多固有偏见,一方面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自身进行调整和改造,另一方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开始吸收、融合西方近代体育文化,形成中国近代的体育文化。

综上所述,义和团运动促成中国近代体育文化融合与形成,使代表西方竞技性质体育的田径、体操、球类等,成为中国近代体育项目的主体,而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则降到次要地位。但是这一融合结果并不等同于中国近代体育文化的倒退或全盘西化,而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吸收、融合了西方近代体育文化之后,越发显得充实和丰富。总之,作为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近代体育文化,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1.2 促进体育会的相继成立与发展

易剑东[2]考察中国近代体育得知,广大的中国乡村一直保留着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西方体育观念难以渗入民间,即使是大量开展西方体育的城市,居民的体育观念也颇为传统,这与中国近代的“中体西用”观念是一致的。义和团运动后,中国人民深知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提倡尚武精神,强国强民、民族爱国主义流行于当时,体育会纷纷成立,其目标和任务各异。有组建武装力量革命性质:如徐锡麟、秋瑾等创办的绍兴体育会等,他们以体育为掩护,发展会党,为革命培养武装力量,活动内容以实行兵操、枪操等军事技能为主;有提倡尚武精神,保卫商界利益:此类创办者皆为一般商界资产者,入会者以一般工商业主、店员、职工,以上海商团体育会、苏州商团体育会等,他们为保护商业为目的,实行武备,借以保护公益,意识到自外国人入侵中国,遂有以强制弱之势,中国人必须靠自己的力量,重视体育,合群团练,以为自强自卫之基,其实施内容有徒手体操、兵式体操、柔软体操、木枪、竿子以及田径运动等;有注重体育实业发展:以上海的精武体育会最为典型,他们以研究、实施武术为根基,并逐步开展球类、体操、举重、拳击、摔跤、射击等多项体育运动。姑且不论体育会其最终目的或性质为何,它对西方近代体育的引进和传播,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提倡尚武精神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精武体育会”,它是义和团运动后成立的最大民间体育组织,没有任何政府拨款,却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且影响广泛,其独特的组织形式、运作机制值得深入探讨。

义和团运动后,促成晚清政府推行新政教育改革,废科举、武举,奖励游学等,其中废除武举制度,并没有使传统武术衰落,反因习武之人涌入城市,加上当时社会习武之风很盛,以精武体育会为例,其成员多为工商界人士,当时工商界人士迫切需要保护自身性命及财产,更体现了当时社会潮流与个体需要的契合与一致。由此可知,晚清体育会是一个社会团体,具有进步性、开放性、公益性三方面的社会价值。正如赵岳峰与郑志林[3]所言,晚清体育会具有宗旨鲜明、组织严密、活动经常,以及民主性、开放性等特点,符合当时的民心、民意,因而产生了强劲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在中国近代体育史上写下了不可遗忘的一页。

1.3 促进基督教青年会在华体育活动事业推展

基督教青年会在1896至1911年期间,也就是晚清义和团运动如火如荼展开反洋教、反侵略爱国运动与晚清政府急欲图强求变时期,有鉴于中国大众对近代体育项目认知的贫乏,所以特别注重宣传体育工作,再加上政治上的仿洋改制以及社会上尚武之风,教育上对体育注重等外在因素支持下,基督教青年会藉由以下三方面推展:一是运动项目的传入推广:如篮球、棒球运动就是由基督教青年会所传入,并举办许多小规模的校际比赛,以吸引更多学校参与扩大推广层面;二是运动训练班的成立:基督教青年会注重发展青年人的德育、智育、体育和社交能力,在其会所设置游戏室和各类体育运动设施吸引年轻人到会所参与活动,其中以开设各式各样的体育训练班最受欢迎;三是通过演讲会等方式在各学校间广为宣传:基督教青年会经常在京、津各校演讲,宣传西洋体育,以激发中国学生的兴趣,推广近代体育。

义和团运动后,基于政治上的改革需求,积极向西方学习,基督教青年会因洋而贵,造就了它的发展空间。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可谓处于内忧外患的动荡中,朝野社会普遍弥漫“救亡图存”的实际需求。中国近代在政治上的仿洋改制,社会上尚武风气提倡,教育上对体育的重视,留学生对近代体育的支持,或不平等条约保护下日渐增多的传教士和教友,都为基督教青年会体育事业的传入提供有利条件。而这些现象在义和团运动激化清政府新政的推行下,民思西化蔚为风尚,积极地促进基督教青年会在华体育活动事业。

2 学校体育方面

2.1 促进体育纳入学校课程

晚清义和团运动前引进西方体育,大力提倡兵式体操,在体制上,先是模仿德、日,继之以英、美系统为体育改革的核心,体育概念和目标混淆因而形成。 义和团运动后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政治纷乱,经济萧条,加上清政府实施新政,接受西洋文化是受制于强大的外在压力,不得不做的处境,因此对近代体育的吸纳过程,不能仔细过滤筛选,甚至囫图吞枣,但对体育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义和团运动后促成的“新政”教育中废科举、兴新学,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虽只可言为学了西方皮毛,对体育缺乏详细研究,但新学制正名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存在地位,使体育正式纳入学校课程中,可以说对体育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起了正面作用。就历史观点考究缘由,乃中国近代体育在烽火中成长,自始至终无法摆脱军操训练、尚武救国的框架,这与主政的清政府迫于现实需要所采取急功近利策略有关,或许说是历史必然性罢。因此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之役后,“尚武”为强国方法的教育宗旨,“兵式体操”纳为学堂正式课程。

晚清义和团运动后激化了清政府实施新政教育改革,废除科举。1904年,仿照外国兴办学校,在课程中开设“体操课”,每周23课时,小学以教授“游戏和普通操”为主,中等和高等学堂以“兵式体操”为主,有的学校也学习武术。当时,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教会学校提倡田径、球类等活动,许多学校受其影响,也在课外开展这类运动和竞赛。辛亥革命以后,基本上沿袭晚清的学制和课程,体操课的情况改变不大。直至新文化运动后,1922年的学校课程纲要才开始把体操课改为“体育课”,每周仍为23课时,教学内容也由兵式操为主改为游戏、田径、球类和体操等综合教材。以后,在教育部内设立了主管体育的机构,制定和颁布了学校体育的一些法规和教材。就以上历史的进程关系探讨,义和团运动促进了清政府西化政策,破除封建守旧观念,将体育纳入学校课程中,对以后学校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2.2 促进体育师资的培养

近代体育引进中国之后,体育师资缺乏成为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重大困难。向中银[4]研究指出清政府引进外籍人才的原因中提及,借才异域的必然性,在于人才奇缺,以及用才不当鼓励无方。晚清新教育的发展加上清政府之前并无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机构单位,造成体育师资来源混杂,直接使得学校体育受害,到处充斥着由军人充任体育师资的现象,形成许多弊端。此现象在义和团运动后,军国民主义教育使体育顿受重视之际,更加凸显师资的不足,清政府为解决体育师资问题,采取了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在各地设立速成班,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学部电行各省在师范学堂设立体育专修科,以养成小学体操教师;二是录用检定合格的教师。在此前后,赴日专攻教育和体育的留学生陆续归国,他们仿效日本某些体育学校的办法,在中国创办体育学校和体操专修科。1905年以后,他们创办了一些短期体育训练班、传习所,另外新创办的公立私立体育专门学校和体操专修科主要有:大通学堂体操专修科(1905)、四川体育专门学堂(1906)、江苏两级师范学堂体操专修科(1906)、四川耀梓体育学堂(1907)、王氏树人学堂体操科(1907)、河南体操专科学堂(1907)、奉天师范学堂体操科(1907)、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体操科(1907)、中国体操学校(1908)、中国女子体操学校(1908)等。这些体操学校和专修科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体育学、教育学、生理学、解剖学、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等。以上体操学校和专修科,大都在辛亥革命前夕停办,其中中国体操学校和中国女子体操学校办学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留日归国学生徐一冰、徐傅霖和王季鲁三人在上海创办中国体操学校,1920年迁往浙江吴兴县,修业年限两年。1924年校舍被战火焚毁,后又勉强支撑数年,于1927年停办,毕业学生共36届,1 500余人。许多学生毕业后,又先后在上海、苏州、杭州、广东等地创办一些体育学校。中国女子体操学校也设在上海,第一任校长是徐傅霖的妻子汤剑娥。该校后来改名为中国女子体育师范学校,1937年抗战爆发后停办,毕业学生共46届,1 700余人[5]。

2.3 促进教会学校“以学辅教”推展近代教育、体育

晚清义和团运动兴起主因之一,为洋教势力借助帝国主义强势入侵结果。一般而言,外来文化若欲生根于传统文化的上壤中,必须关联传统文化,经过一番过滤与改造的适应过程,是为本土化(Indigenization);若外来文化不经此适应过程,强行移植,势必引起本土文化中成员进行反抗的本土运动(Nativism)。而基督教在清代在传入中国时,时值中国政权、文化并衰之际,以强势文化的姿态和保护传教条约的不平等方式,强行传入,立即引发无数重大的纠纷。传教运动可视为价值取向的社会运动,其意义在于促进或改变社会变迁的方向,而反教运动可视为反价值取向的社会运动,其目的在于抗阻传教及传教带来的社会改变以维持现状,由于二者目标互异,冲突的产生势所必然。

义和团运动的反洋教战争中使近代来华传教士见识到传播福音的艰难,迫使他们调整传教政策,抛弃固有的陈旧观念,以适应独特的中国国情。传教士从中国人重视教育的传统和利玛窦推行教育成功的经验中认识到,在中国教育极受推崇,因此,他们逐渐改变传教策略,采行“以学辅教”,由单一的传教转向创办教育[6]。义和团运动后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由于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科举制度废除,近代学制的确立,新式学校的涌现,中华民国的建立,为教会学校提供发展的大好时机,由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可谓盛况空前,上海的圣约翰大学、震旦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南京的金陵大学,北京的燕京大学,广州的岭南大学等等,都是独立的教会学校体系。教会学校的出现打破中国传统陈旧僵化的教育观念,陈新生与陈武[7]指出在中国近代体育史上,教会学校对传播西方近代体育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途径,西方近代体育专项及其竞赛活动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王其慧与李宁[8]也指出教会学校开展的球类运动,主要是足球、棒球、网球、篮球、排球、墙球等,并常举行校际比赛。可以说,教会学校的体育活动,是西方的田径、球类传入我国的主要途径之一。由此推论,义和团反洋教运动,促使西方传教士改变“以学辅教”的传教方式,进一步促使近代中国教育、体育迅速成长,可谓义和团运动反洋教运动造成影响的深远。

3 体育思想方面

3.1 促进军国民体育思想的尚武精神发扬

中国传统的体育思想观,就是主张身心一体,在锻炼方法上又主张身心结合,而且世界古代体育中,大多强调以人体的肢体活动为展现形式,独有中国和印度的体育中,强调有“气”在体内运行,内在观看不到的活动形式,因此“行气”是中国传统体育十分突出的特点。反思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体育,主要都存在民间、宫廷、军队、士大夫、文人、僧道、隐士之中,学校体育极不受重视。商周时期,射、御之术是中国最早的学校体育,春秋战国,应是中国学校体育较为兴盛时期,然自汉武以降,中国多数统治者都行重文抑武、文武分途,直至明、清为服务于政治而设有军事体育学校外,历代官学或民学都是学文,并不设体育为正课,这和西方古代学校教育重视学校体育形成极大的反差。中国传统体育始终认同道德观念,例如,射箭、礼射、投壶比赛都曾是“礼”的内容[9]。中国传统学校体育的衰弱和不受重视,限制与削弱了体育在增强人民体质方面的根本作用,并对整个社会体育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一方面,中国传统体育的竞技性,由于重文轻武思想和文武分途教育制度影响,与西方古代体育(古希腊罗马)相较是很弱的。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使民族危机和民族意识高涨,因而资产阶级改良派为了救亡图存,也积极提倡近代体育。比如康有为认为:体育可以动荡其血气,发扬其身体,认为其与德育智育教育一样,是教育不可缺之一物。谭嗣同也提出“静”、“堕”必然导致中国亡国,人们只有“喜”、“动”,社会才能崛起,他所谓的“喜动”,主要指的就是体育运动。严复、梁启超等也都提出类似的主张。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鼓动宣传下,在一定程度上社会上形成了耻文弱的风气。在20世纪初,健全体魄、舒畅筋骨来挽积弱而图自强的体育思想,越来越在教育界成为共识,尤以义和团运动后,1903年4~5月拒俄运动和苏报案相继发生,尚武精神养成,兴起了以民族主义为宗旨的军国民主义思潮,当时无论爱国志士、革命党人都认为养成尚武精神,必须从体操入手,来增强国民体质。1905年京师大学堂总督张亨嘉在关于举办京师大学堂运动会的思想时曾说道:“世界文明事业皆刚强体魄之所造成也。吾国文事彪炳而武力渐趋于薄弱,陵夷以至今日,为寰海风涛之所冲激,士大夫之担学事者,乃知非重体育不足以挽积弱而图自存。”这种思想观念,在义和团运动之后颇具代表性[10]。

3.2 促使国粹主义体育思想的新发扬

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一度将传统武术和练武之人,列为邪教异端加以严加禁止,认为武术皆为“刁顽之民”所为。然而中国志士仁人都认为:日本蕞尔小岛,能一胜中国,再败苏俄,原因在于所谓武士道者夸炫于宇内,从而使国内识时之士,渐知拳术之为国魂,是以尚武救国观点,重新重视武术的推展:或以强种强国的角度,提倡、继承和发展武术的要求,因此武术再度受到垂青。国粹主义的体育思想,乃根植于爱国主义思想中的具体表现,一国的国民自有他种族上、文化上的特质,这种特质,设法使之发扬而光大之,乃国民的天职,因而认为体育课程中,不应将固有国技(武术)抛之脑后,太重外国的体育。诚如麦克乐[11]所言:“中国武术流传最古,体育之一线命脉维持不坠者,赖有此尔,”“周末勇士倍出,游侠之士散处闾阎。重气节,轻生死,济困扶危,排难解纷。盖武术者,不独可强健体魄,亦可以增进德行。”言下之意,武术为一种传统文化,也是一种文化国粹,更是塑造爱国主义的具体象征,这也是义和团运动后,武术受重视,国粹主义的新发扬,这种作法在晚清最具影响力的精武体育会中表露无遗。创于1910年的精武体育会,宗旨在复兴、推广、发展中华武术,强国强种,振兴民族,发扬尚武精神。为了发扬“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精武会订立十条“精武式”规范。1919年教育部在京召开中学校长会议中,决定全国中学校一律添习武术,不仅提倡传统文化,更可锻炼身体,养成自卫能力,凸显学校体育仅单调以体操为主课的军国民主义教育迷失,意义重大。

另外,在义和团运动后,晚清西化政策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高峰其间,一片反传统浪潮中,强调传统武术,未始不是抗拒新文化的具体动作,也适时反映了中国近代文化民族体育的特色。要批判武术,应正确认识武术的历史及今后的发展,义和团运动掀起中国近代西化的风起云涌,然而也引起社会朝野要人及社会贤达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值得反思的是,以新文化立场看,进步的思想家,虽可蔑视中国的一切传统文化,但也不可认为一切西方文化都是好的,都可替代中国传统文化,任何极端的观点都不够公平。因此在中国近代新旧文化的冲突过程中,既不可故步自封,因噎废食,也不可在强势的西洋文化冲击下,失去中国特有的国粹。义和团运动中,以传统文化为诉求的武术,在近代国粹主义体育思想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4 传统武术方面

义和团运动过程中,代表中国传统武术的团民与下层农民被迫站上主流舞台,拿起“传统刀枪”对抗西方“船坚炮利”,致使晚清以武术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体育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4.1 传统武术的基础崩溃

晚清传统武术和社会生活方式是息息相关的,农闲时期,民间常有团练习武的活动,但义和团运动后,西方经济入侵,破坏中国传统农村经济,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逐渐销蚀了传统武术的生存基础。从鲁西兴起的大刀会和义和团,可以清楚看到村社组织和传统经济生活的破坏,从而影响武术生存。由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12]的史料可知,鲁西原来是重要的产棉区和棉纺织手工业区,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于进口棉纱的影响,鲁棉的传统市场逐渐丧失。念准与黄鉴衡[13]也认为由于海运的开辟,大运河的航运意义渐渐消失,间接造成鲁西北运河经济和沿岸城市的衰落。由于社会经济崩溃,越来越多人生活艰难,加剧了社会动乱程度,促进了保镖行业和村社自卫组织的发展。马良[14]对此情形曾加以描述:“当清同治初年,中国内乱治平,人民经此一翻扰乱,深知武术为自卫利器,非尚武无以自立。而武术既可强身,又可镇定地方社会,故当时武术颇盛。(当时交通未便,各大商贾运输财金货物,并各官宦富绅,凡欲迁移家族,运送财物,皆以重金聘请武士护送。故各省各处逼设镖局,广邀武士,以待延聘。)当时社会皆知,武术为最良体育,既可强身,又可自卫,使其子弟从而学焉。”王建吾[15]对华北调查提出:“近年中原连年大战,华北农民不堪受兵匪之蹂躏,各地农民群起自卫,红枪会、黄沙会、天门会、大刀会、绿枪会、黑枪会、黄马褂会遍及华北各地,尤以冀南、豫、鲁、苏、皖北部为最盛。”王振民[16]提及:“河南省当时盗匪特多,农民仿照邻省邻县,组织红枪会以自保。(后来不知怎样,匆有黄、蓝、白、黑、绿各种缨枪会出现,大刀、小刀、扇子、提篮、大仙、黄沙、清道各种缨枪会也纷纷成立,不下二三十种)。”另外,根据1955年的一份调查史料,当时随着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乡村练武传统也被带入工商业行会中:“当时机行中的武术馆多至几十间,机行中每个人都学会一些武术。…工人闲暇之余,常请武术拳师到馆教武术,但学武是自愿的。各堂馆都立有规则[17]。”

三元里抗英斗争前后广州民间练武组织的情况,更清楚表明列强侵略对武术演变的影响。耆英等人在1846年(道光二十年五月四日)的《筹办夷务始末》奏折中称“抗英斗争后,在清政府支持下,社会纷纷改组为以练武为目的的新社学;…若社学则各据其乡之父兄子弟,互相保卫,无事散处田间,有事听官调遣,法有类乎士兵,意不外乎保甲”。19世纪后期,基督教势力的扩展和民族矛盾的加深,带有秘密宗教色彩的练武组织,成为人民精神和组织方面进行自卫的有利武器。

杨少雄、苏肖晴、杨啸源[18]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以农民为主,以传统文化特别是民间宗教和拳术为主要武器的反帝爱国战争,对武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马良[14]提出两方面深远影响:“盖因义和团起事,惟持刀枪棍棒各器械,且平时操练,亦是武术,故政府即以为民间自由存置武器,堪致巨变,遂严禁人民存置武器,武术因亦大受影响,…反此,各村镇庄乡,经此巨变,借武术之力得以保平安者,亦复不少。此等村乡对于武术教育,不惟不见退化,反从此更加进步。”另外,八国联军入侵,清政府归咎于义和团,因此严禁民间习武,秘密习武教团和民间会党因而转入地下或转入军中。

4.2 促使传统武术并入教育和城市生活的进程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加上先前变法维新夭折,1901年迫使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新政中有三项措施对武术产生重大影响:废绿营、兴新学和禁淫祀[18]。清政府在甲午战后编练新军,1903年,全面废绿营,编练新军,对习武升迁之路受阻,武术传统的教育功能不复存在。而清政府废科举,兴新学,对武术产生两方面影响:第一,因废科举,习武之人,多改事“他业”,这里所谓他业,大抵有经商、当武术教师或私人保镖、到军中任武术教官,到城市办武术会等;第二,各级学校必修体操,武术也被认为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4]。至于禁淫祀方面,王复旦[19]指出清政府认为各地迎神赛会(即庙会),主要内容是迷信运动,于是下令禁止,这对以庙会为主要活动中心的民间练武组织带来极大的打击,而这些组织的“老师”因而成为城市武术会的一个主要来源。

王建吾[15]认为:“华北改良国术之运动,当首推马良所提倡之中华新武术,次当述及天津之武士会及北京之体育学校。”除此之外,精武体育会也对“国术改良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马良自1901年起开始创编、传授各科新武术,新武术各科专书,如中华新武术教材,包括摔角、拳脚、棍术和剑术等四科,并大力在军中推广新武术。 韩锡曾[20]认为精武体育会,不同于新武术,而是整理和推广传统武术。1915年和1924年的中国精武体育会章程中规定,该会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为主旨,不争斗护短长,对各流派武术兼收并蓄。伊见思[21]认为,北京体育学校(体育研究社)比较注重于理论研究和教学,并专事研究中国旧有武术使成系统为宗旨,以提倡尚武精神,养成健全国民,对武术主要有以下三点贡献:第一,促进体育列为学校体育课程;第二,与马良等共同发起举行1924年“全国武术运动大会”;第三,对拳术教学方法的改进。由以上观点,晚清义和团运动促使中国人民民族自觉,使得传统武术并入教育行列,也因应社会自卫尚武的实际需要,使武术纳入了城市生活。

5 建议

5.1 探求体育存在价值,以明确未来走向

中国近代体育起源与发展,受西方影响极深,通过西洋传教士、中国留学生、晚清体育会、教会学校、基督教青年会对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中国近代“救亡图存、强兵强种”对体育的寄望需求下,西方近代体育几乎成了中国近代体育的基本内容。中国近代内外情势危机,属于非常时期,体育“救亡图存、强兵强种”手段化、工具化是可以理解的,反思20世纪末竞技体育的发展,造成全球体育职业化、商业化、政治化,值得深思;国内体育发展,长久以来重视奥运金牌的得失,国家体育政策偏向体育精英分子,忽视多数民众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值得进一步探讨。

[JP3]5.2 重新调整民族传统体育在国家体育政策中的定位

晚清义和团运动源于中国传统民间武术,却成为晚清政治斗争工具,对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影响深远,值得警惕。新时期下,体育竞技化、政治化日趋严重,全球各国在强调本土化的主流意识下,有必要重新调整民族传统体育在国家政策中的定位,坚持体育的本质,避免沦为意识形态的政治工具,以利于体育长远发展。

5.3 提倡兼具本土化与世界观的体育教育素质

鉴往知来,对国内的体育改革,我们应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强调本土化和世界观的融合,运用体育提升个人全面素质,教育人人成为具备运动能力、体育素养和健全身心的体育人。

参考文献:

[1]刘长飞,王德丰.试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近代社会的演变[J].天中学刊,2000,15(3):93—94.

[2]易剑东.社会学与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6,12(2):13—17,35.

[3]赵岳峰,郑志林.清末的体育会[J].浙江体育科学,2000,22(4:)63—64.

[4]向中银.浅析清政府引进外籍人才的原因[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4):80—84.

[5]舒新城.主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M].上海:上海书店,2000:35.

[6]杨齐福.教会学校的兴起与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J].扬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5):99—103.

[7]陈新生,陈武.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与近代体育的兴起[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6(4):86—88.

[8]王其慧,李宁.中外体育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79.

[9]杜俊娟.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和近代体育之特点[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0(1):17—20.

[10]张九洲.论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3):81—86.

[11]麦克乐.五十年来中国之体育及武术[N].申报特刊,1922:179—185.

[12]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中国海关与义和团运动[M].北京:中华书局,1983:99.

[13]念准,黄鉴衡.建国前广州的体育社团(上)[J].广州体育文史,1988(1):86—92.

[14]马良.中华北方武术体育五十余年纪略[J].体育与卫生,1924,3(1):21—22.

[15]王建吾.华北之体育[J].体育季刊,1935,1(2):2.

[16]王振民. 我所接触的豫北红枪会[M]//文史选辑.台北:文史资料出版社,1963:178.

[17]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州工人参加三元里抗英斗争情况调查记录[M].广州:广东文史馆,1955:345.

[18]杨少雄,苏肖晴,杨啸源.试析中华武术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嬗变成因[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1):42—46.

[19]王復旦.民众体育节期之建议[J].体育研究与通讯,1936,4(1):34.

[20]韩锡曾.精武体育会创始人考辨[J].浙江体育科学,1995,17(2):49—53.

[21]伊见思.体育研究社略史[J].北京体育丛刊:创刊号,1924:11—15.

猜你喜欢

体育史晚清
体育史教材发展概况与思考
我国近现代体育史学的历程浅析与未来展望
体育史的困局与突围:北美体育史协会“主席论坛”述评
当代中国体育史现状及问题研究分析
体育史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论严复翻译理念与翻译实践的矛盾及统一
晚清师范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
论晚清民间戏曲中的“皇权隐退”
有情总被无情恼
我国当代体育史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