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二陈汤治疗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观察

2012-04-25杨庆堂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脑病科漯河462000

陕西中医 2012年8期
关键词:二陈汤脑血管病性肺炎

杨庆堂 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脑病科(漯河462000)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卒中患者罹患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其发病群体为卒中患者,与卒中后机体的功能障碍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为7%~22%,是卒中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并导致医疗费用急剧增加[1],也是导致出院延迟、影响功能恢复、出院后预后差的重要因素。因此防治SAP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笔者采用中药干预防治SAP,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16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发病在5d内急性脑卒中临床诊断为SAP、中医辨证为痰热蕴肺证患者,SAP临床诊断标准为:卒中发生后胸部影像学检测发现新出现或进展性肺部浸润性病变,同时合并2个以上临床感染症状:①发热≥38℃;②新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胸痛;③肺实变体征,和(或)湿罗音;④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同时排除某些与肺炎临床表现相近的疾病如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等[1]。将11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男36例,女22例,平均年龄64.89±7.96岁,病程平均为2.69±1.48d,脑梗死患者40例,脑出血患者18例;对照组男34例,女24例,平均年龄65.34±8.02岁,病程平均为2.61±1.42d,脑梗死患者38例,脑出血患者2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脑卒中(包括出血性、缺血性)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或者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的结果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新加二陈汤(方药组成为制半夏、苏子、黄芩、陈皮各12g,甘草、枳实、射干各9g,生大黄6g,括楼、茯苓各15g,以上中药加水400mL,头煎取汁150mL,二煎取汁150mL,两次药液混合,早晚分服,由漯河市中医院制剂室煎制);2组均2周为1疗程。

观察指标 观察体温、咳嗽、咯痰、血常规、胸部CT片及痰培养情况,治疗前采集一次,治疗结束后(最后一次用药后的48h内)再采集一次,并进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指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4项均完全恢复正常;显效:指以上4项中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指经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不够明显;无效:指经治疗72h后病情无明显好转[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治疗结果 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Ridit分析)

2组患者发热退热、咳嗽咯痰缓解时间、热退3d后再发热例数等临床症状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临床症状比较(t检验、χ2检验)

讨 论 由于脑血管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这些人群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及引起脑血管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当发生脑血管病时,往往促发原有疾病的加重或引发新的病症,这些均为脑血管病的并发症,对脑血管病的病情及预后有明显的影响,肺炎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肺炎是卒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5%~25%卒中患者死亡是细菌性肺炎所致,发病第1个月,卒中合并肺炎约增加3倍死亡率[3]。卒中诱导免疫抑制是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因素,其他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卒中的严重程度、类型、部位、意识水平、喂养方式、心房颤动、糖尿病、吞咽障碍以及是否机械通气等,其中吞咽障碍是肺炎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生率为37%~78%[1];由于长期以来国内医院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脑卒中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多并有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人工气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情况,SAP感染耐药菌株率特别是多种耐药、泛耐药菌株率逐步上升,治疗费用及治疗疗程越来越长,卒中的康复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选择中医药干预治疗SAP具有重要意义。SAP属中医中风、内伤发热、咳嗽等范畴;我们临床上所见SAP患者多以痰热内盛、痰湿郁热为主,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咯黄痰或者白粘痰,咯痰不畅,常并有恶心呕吐、流涎、饮食作呛、吞咽困难、纳差、便秘等症,我们认为此主要为胃之受纳通降功能失常、肺之宣发肃降失司所致,故当治以化痰除湿清热,恢复肺胃功能;先贤对此亦早有论述,如《丹溪心法附余·中风》“火载痰上,所以舌强不语,口眼喎斜,痰涎壅盛也”,《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临证指南医案·咳嗽》“因于湿者,有兼风、兼寒、兼热之不同,大抵以理肺治胃为主”。本方新加二陈汤中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健脾祛湿 、化痰止咳,大黄、枳实通腑泻热除湿给湿痰热以出路,苏子、黄芩、栝楼、射干共奏宣肺化痰清热之功能,从而热清、咳止、痰除,胃降肺畅,症状好转。

本观察结果显示,新加二陈汤治疗组治疗SAP临床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从而有利于加快疾病康复。

[1]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组.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075-107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新药(西药)临床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M].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7.

[3]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猜你喜欢

二陈汤脑血管病性肺炎
应用中药“二陈汤”合“止嗽散”加麻黄、杏仁、黄芪、党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One Case of Professor ZHAO Jun'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s Height After Menstrual Onsets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二陈汤加减影响睡眠期上气道-食管压力研究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