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三环路北段道路景观植物应用现状

2012-04-20练观萍

四川建筑 2012年3期
关键词:绿带女贞立交桥

练观萍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道路植物景观作为道路景观的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城市道路绿化水平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的整体建设,而且也关系到城市景观的美化与改善,另外,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与经济水平。成功的道路景观设计更是对提高城市形象有着直观的作用,是宣扬城市的重要窗口。

1 成都市三环路北段的道路概况

成都三环路2002年10月28日正式通车,它的绿化工程设计工作的起止时间为1999年6月~2002年2月,历时3年,总投资66亿元,总长51km。到现在为止,三环路的建设基本上满足了交通的畅通,为缓解成都市内的交通压力做出了不菲的贡献,道路绿化也在逐步地完善和提高过程中,树种的选择和应用已得到充分的体现。

2 成都市三环路北段道路植物景观的现状调查分析

统观整个三环路绿化,东段为乔灌结合带,以树木为主;南段为色块图案段;西段为芳香植物段,主要种植黄桷兰、栀子花等香花;北段为林荫大道段。总结一句话:“绿树、青草、红花相映,三环路真给成都营造了一个自然生态大花园。[1]”

本文主要是以成都市三环路北段,即金牛立交桥到成绵立交桥这一路段的道路绿带为调查对象。由于立交桥及其桥下的植物比较复杂,不在本次调查的范围之内。该路段为林荫大道段,在树种的变化方面体现得较丰富,下面将从三个目标路段对该路段进行分析。

2.1 目标路段一:金牛立交桥-成彭立交桥

从金牛立交桥向成彭立交桥延伸,该路段的道路绿化可以说是规整而又有特色。根据成都市道路绿化现状,行道树的种植方式多采用树带式,四板五带的道路布置形式,中间分隔绿带为8 m宽,两侧分隔绿带为4.5 m宽,整个路段绿树成荫,起到很好的生态绿化遮阴效果。

从树种的选择方面分析,该路段正体现出了林荫大道的特色,应用的乔木占很大的比例。涉及的乔木主要有7种,分别为秋枫、大叶樟、紫叶李、栾树、天竺桂、雪松和银杏;灌木6种,分别为海桐、雀舌黄杨、小叶女贞、伞房决明、红花继木和金叶女贞;草本花卉植物有7种,分别为狗牙根、美人蕉、樱草、三色堇、羽衣甘蓝、杜鹃和冰岛罂粟。其中灌木的应用主要是小叶女贞,而花卉植物多是用在连结立交桥的路段,只有美人蕉是用于中央分隔绿带的天竺桂林下作色彩陪衬。

从道路景观植物的断面布置形式上分析,该路段的设计模式为典型的四板五带式,中间分车带为8 m宽,两侧分车带为4.5 m宽,再加上两侧的行道树和护坡,并选取4个长约100 m左右的路段重点塑造树木和花卉景区,形成分位导向的景观效果。四个区段的种植设计主要利用乔木栾树、女贞、大叶樟、天竺桂、三叶木、银杏等的绿荫效果,分别突出不同区段的方位特点及景观变化。同时,三环路按不同方位在三环路两侧,拟建一条宽50 m的绿化带和10块大型森林绿地,常绿树种和混播草坪,则形成三环路四季常绿的特点。

从植物配置模式方面分析,该路段的植物配置平面图和断面图(如图1、图2),分为三个部分,行道树、两侧分隔绿带、中央分隔绿带。行道树的植物配置相对较简单,有两种,秋枫-狗牙根类,郁郁葱葱的常绿乔木起到很好遮阴效果;另外一种是银杏-狗牙根类,银杏有很好的抗污染,净化空气的作用。两侧分隔绿带的植物配置在应用树种方面变化多些,有三种配置模式:紫叶李+大叶樟-小叶女贞,法国冬青+大叶樟-小叶女贞,栾树+大叶樟-伞房决明+小叶女贞。中央分隔绿带的植物配置有五种模式:雪松-小叶女贞+雀舌黄杨+狗牙根类,银杏-海桐+狗牙根类,天竺桂-小叶女贞+狗牙根类,红花继木+金叶女贞+狗牙根类,雀舌黄杨+狗牙根类。

图1 金牛立交—成彭立交植物配置平面图

图2 金牛立交—成彭立交植物配置断面(单位:m)

总体来说,该路段的植物由于管理到位,长势都较优良,只是个别树种出现枯叶和树形出现畸形等现状。道路绿化起到了有效地改善道路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2.2 目标路段二:成彭立交桥-川陕立交桥

该路段的道路植物景观相对目标路段一在树种选择方面变化较少,只是连结立交桥的路段采用了一些色彩明亮的花卉植物作为醒目的识别标志。通过片植的方式种植有三色堇、金盏菊和小叶女贞球。

在植物配置方面也只有少许差异,行道树:秋枫-狗牙根;两侧分隔绿带:紫叶李+大叶樟-小叶女贞;中央分隔绿带:雪松-小叶女贞球(或环绕小叶女贞绿篱),银杏-海桐,天竺桂-环绕小叶女贞+美人蕉,小叶女贞球-金盏菊+三色堇。在道路景观植物的断面布置形式方面和种植设计形式方面跟目标路段一都是一样的。

2.3 目标路段三:川陕立交桥-成绵立交桥

该路段的道路植物景观则有些差异,行道树还是应用的秋枫,整条路段两侧分隔绿带都是大叶樟+栾树—伞房决明+小叶女贞,而中央分隔绿带有两种配置方式:天竺桂-小叶女贞绿篱+美人蕉;银杏-海桐。

对于该路段需要指出的是,人流作为其动态景观构成要素,占有较重的比例。由于成绵立交桥靠近北湖公园,行人较多,很多路段又缺少人行天桥,横穿马路的事件屡屡出现,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3 成都市三环路北段道路植物景观的特点分析

(1)三环路北段的主题是“绿荫林景”,整个路段依据这一大特色,选择多种常绿乔木,如:大叶樟,栾树,雪松,天竺桂;同时夹杂一些落叶乔木如:银杏和紫叶李,使三环路北段显得郁郁葱葱,整体具有美感。

(2)在植物配置方面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各种乔灌木分层搭配,纵向从上到下依次是高大乔木、中层乔木、低矮小乔木、灌木以及草本花卉植物,横向则进行有序地间隔栽植。

(3)在植物树种的选择栽植上很好地体现了适地适树这一特色,大量的采用乡土树种,如大叶樟、银杏、雪松等,这样不仅体现了地方特色,还能保证种植的植物成活率高。

(4)三环路属于城市快速路,其设计的定位主要是满足交通安全问题,所以绿地的安全防护显得尤为重要。在连结立交桥的路段都选用了低矮的灌木或花卉植物作为引导视线的作用,满足行车视线的要求。

(5)整体性的效果凸显。三环路北段只是快速路的一部分,整个三环路都是四板五带的断面形式,具有良好的畅通性。东南西北各个路段的主题依次是“花团锦簇”、“芬芳四溢”、“缤纷色彩”、“绿荫林景”,在设计手法上互为利用、互为统一、形成一个整体。

4 成都市三环路北段道路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良建议

(1)品种比较单一:树种结构类型相对三环路其他路段较单一,在乔木和彩叶植物的应用方面选择的树种较少,搭配的方式就几种,显得比较单一。另外,虽然该路段的主题是绿荫林景,横向的树种选择上可以多选择一些常绿树种,满足其主题要求,但在纵向的垂直空间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地栽植一些彩叶树种,这样既不影响其主题要求,又可以满足驾驶员对色彩变化的视觉需求。在灌木的应用方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基本上只选择了小叶女贞,它在灌木方面的出现频率达到80%以上,选择可以更多样些,比如红花继木、杜鹃、栀子花、南天竹等。

(2)植物配置层次结构过于单调:道路绿化只考虑到高大乔木,忽视灌木、藤本、地被等植物在道路绿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得植物空间层次感不够丰富,植物色彩单调乏味,植物在配置方式上模式化、缺乏新意。可在中层选择一些小乔木,如鸡爪槭、紫叶李等树种,丰富景观空间层次。

(3)道路绿化的植物有些生长不良,缺素症状显著:大叶樟、秋枫、雪松、银杏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不良的现象:黄化病、干梢、生长不良等。这些症状大多是因为缺乏管理,空气净化不足导致的。可以在中间采用一些自动喷灌的方式对各树种进行浇灌,这样即使不能改变整个三环的空气质量,也能对植物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4)绿化养护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绿化的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5 结束语

三环路北段在整个景观效果方面基本上满足“绿荫林景”这一主题,只是在设计时有些细节没有考虑后期会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道路绿化的树种选择应丰富、配置形式多样,要做到乔、灌、花、地被、草相结合,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相结合,形成具有丰富的四季变化的景观绿化带。其次,应该加大管理力度,适当强化修剪、整形,自然式的乔木行道树与规则式的灌木造形相结合,通过修剪突出植物的个体美,既增加了植物配置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又从视角美感上突出道路绿化的个性和特色,让三环路北段不显得过于单调。同时应加大对绿化养护资金的投入,提高绿化的养护管理水平,避免过多的植物出现生长不良、缺素等现象。

[1]周述明.成都市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评价及其环境效益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

[2]王毅娟,郭燕萍.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与生态环境[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4)

[3]潘江琼,徐峰.基于交通安全的道路植物配置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83-11086

猜你喜欢

绿带女贞立交桥
女贞和乌鸫
立交桥下不宜锻炼
北京不同道路绿带银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英国绿带经验对我国城市开发边界管控的启示
福州市主干道分车绿带对骑行通勤者暴露于细颗粒物的影响
法兰克福绿带体系规划历程与更新策略
宜毕高速陈贝屯互通立交桥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大叶女贞锈壁虱药物防治试验
盐胁迫对金森女贞生理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