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是建筑之根 文化是建筑的魂

2012-04-14庄裕光

四川建筑 2012年3期
关键词:越来越近传统建筑

庄裕光

(古典园林专家、教授)

近年来,随着经济好转,建设规模日益恢弘。投业主所好,西风东渐,欧陆风刮遍全国。前建设部部长叶如棠把建设中出现的这种现象概括为“四远四近”:与自然越来越远,与官场越来越近;与生活越来越远,与逐利越来越近;与文化越来越远,与浮华越来越近;与传统越来越远,与西化越来越近。设计单位为了的经济效益,不得不屈服于业主或地方领导,致使“似曾相识”的建筑到处开花。有些房地产商,为突出企业形象,将已建楼盘在各地复制,使“似曾相识”的风貌蔓延。

2007年6月,全球23个国家的1000多位市长、规划师、建筑师、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聚会北京,发表了《城市文化北京宣言》:“城市发展正面临着传统消失、面貌趋同、形象低俗、环境恶化等问题,建设性破坏和破坏性建设的威胁依然存在,城市文化正处于转型过程之中。”并提出:“文化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涵,新世纪的城市文化应该反映生态文明的特征,充分反映普通市民的利益追求。城市是市民的居所,也是市民的精神家园。城市的形态和布局要认真吸取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营养;城市的风貌和特色要充分反映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城市的建筑和设施要努力满足普通市民精神文化和物质的基本需求;建设形神兼备、浑然一体的城市,实现城市建设形式与城市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城市规划和建设要强化城市的个性特色,城市文化担当着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重任。”

城市建设中缺少个性的现象,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重视。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指明了方向。在制定城市文化发展的战略中,不但要有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规划,尤其需要城市文化建设规划,需要研究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理论问题、实践操作问题,并付诸实施。一座城市如果失去记忆,也就失去了竞争力,连旅游者都没有兴趣,城市又如何发展?值得业界建设者的深思!

中国建筑学会2012年1月在北京发出《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倡议书》: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为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指明了方向。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筑文化道路;做好继承与发展、传统与时代的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精神,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落实节能减排方针,反对盲目攀比等浪费资源的倾向;提升建筑文化品味,凸显地域特征;坚持改革开放方针,提高科技水平,是当代建筑师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猜你喜欢

越来越近传统建筑
鲨鱼来啦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些事物离我越来越近
一些事物离我越来越近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