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灵活多样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

2012-04-18宋秀英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元628040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大专数学课程多元化

宋秀英(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元 628040)

构建灵活多样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

宋秀英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元 628040)

结构单一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建立灵活多样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要做到:建立多元化的大专数学教学管理模式,建立适合不同专业群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建立灵活多样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必须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为目的,必须以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必须以开设多样化的数学课程为前提。将大专数学教学与多样化的网络资源融合起来,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多元化;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大专数学教学管理模式;大专数学课程体系;思维能力;应用能力;课堂教学;数学课程;信息化教学

一、结构单一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传统的数学教学体系结构单一,而社会需要适应经济发展的各方面的人才,随着专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结构单一的大学数学教学体系已不能全面发挥数学的巨大功能,特别是在高职院校逐渐崭露头角的今天,高职学院数学教育体制更显得势单力薄,已不能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2、随着目前高职高专专业的不断增加,不同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尽相同,因而需要建立灵活多样的数学教学体系以适应专业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3、高职高专学院分为一专和二专,生源质量相差比较大,如果不根据自已院校的实际情况,盲目引用其它院校的数学教学体系,就会极大地制约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不能适应学院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建立灵活多样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

1、建立多元化的大专数学教学管理模式。

大专数学教学当前的定位是为专业课程服务。大专数学课程的开设作为基础课程,往往被大多数学院管理者所忽视。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受诸多因素如学生基础差、开设课时少等的影响,越来越发挥不了数学的基础性功能,甚至常常被认为“高职数学无用”、“高职数学可开可不开”。而事实上,大学数学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不仅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而且它的应用性是非常广泛的,在生产生活领域,在各专业领域,数学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的管理者首先应重视大专数学,要想将大专数学的功能淋漓尽致尽致地发挥出来,必须建立灵活多样的大专数学教学管理模式,不要时时想到拿来主义,要从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组织讨论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教学管理模式,并组织实施,进行信息反馈并及时完善。

要建立多元化的大专数学管理模式,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数学教学的地位与作用,数学教研室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数学师资培养和人才的引进,建立大专数学与专业结合的应用数学教研室,发挥教研室的功能,体现大专数学的无穷魅力。

2、建立适合不同专业群的多元化大专数学课程体系。

各大专院校应加强交流,定期讨论制定适合不同专业群的大专数学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适合不同基础的学生,同时应当注意体系的灵活多样性,以便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使用。当然大专数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应该以深入调研为前提,充分分析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达到这些目标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依据这些能力目标制定相应的大专数学课程体系。

3、建立灵活多样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必须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为目的。

目前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大部分是以“考试”为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会多做几道题,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分数。“应试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对相当一部分基础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在这种体制下学习显得十分疲惫,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欠佳。“学高数的孩子伤不起,搞笑毕业照网络疯传”从某个角度揭示了“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学习高数非但没有让学生体会到它的无穷魅力,反而让他们在痛苦的深渊中无法自拔,这如何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怎么能够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专业问题的能力。基于此,要建立灵活多样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必须摒弃以“应试”为主的的传统的教学体制,建立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新的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建立多元化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身的评价方式,如笔试、机试、课题测评、论文提交、竞赛等评价系统,允许百花齐放,让个性得以自由发展。这些多元化的测评方式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更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尽其所能地学,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当然这需要教师具有较好的掌控学生学习过程的能力。教师可以首先制定健全的测评机制,包括实施细则、评分标准,还可以将不同的测评机制赋予不同的权重,将测评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最终给学生一个公平合理的评价结果。

4、建立多元化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必须以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

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延伸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不要局限在课堂中学习,允许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地方学习,比如图书馆、数学实验室,或者到生产实践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学生可以选择与教师在一起,也可以选择脱离教师的视线自主学习。当然,这些学习方式均是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任务之后,由学生选择的,不管何种学习方式,最终学生都要得到一个成果,教师要对每位学生做好课堂学习效果评价。例如,在学习微分方程时,教师首先将提出若干问题:微分方程的定义,微分方程和中学学习的方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微分方程的阶、解、通解、特解的含义,如何求解微分方程,微分方程与现实生活和专业课有哪些联系等。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来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将这些结果以作业的方式交与老师评价,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讲解自已对微分方程的认识,从而教师可以对每一组学生作好课堂综合评价。

大专数学教学应该实行小班教学,这样便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看似好像是浪费资源,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种小班教学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客体的教学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教学效果是大班教学不能比拟的。

5、建立多元化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必须以开设多样化的数学课程为前提。

将大专数学课程分为公共必修模块、公共选修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公共必修模块为高等数学,不同层次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可必修高等数学的不同内容,但一元函数微积分部分在每个专科院校均要开设。公共选修模块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课程。专业选修课如数据分析处理与应用、计算方法、多元函数微积分等,可供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开设。

同时,在大专学院开设数学建模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数学建模是向学生传授综合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培养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数学建模的培训和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灵活的想像能力、抽像思维的简化能力、与时俱进的开拓能力、学以致用的应用能力、使用计算机的动手能力、信息资料的查阅能力、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团结协作的攻关能力等。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体会数学的强力功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已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将大专数学教学与多样化的网络资源融合起来,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信息化教学资源,就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数字化素材、课件、教学材料、网站和认知、交流、情感激励工具等等,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模式的出现,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有力支持,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较的优势,充当着更多的教与学的中介和角色,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教师工作强度。

长期以来,大专数学教学很少用到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因为大专数学教学重在“教学生做题”,而教会学生做题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粉笔+黑板”、手把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反而会让数学教学显得更加枯燥,没有活力,没有更多地提供时间给学生思考,没有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最多能演算几道题,其它收获甚微。

数学教师要大胆创新,将大专数学教学与样化的网络资源融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比如,制作动态的电子课件,制作网络课程或精品课程,在数学实验室进行教学等,当然,这些教学方式都可以辅之一定的“手写”方式,效果会更好。

[1]韩中庚.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2]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24/08/ 478002-104068816.shtml.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G632

A

1008-7508(2012)07-00068-02

2012-05-08

宋秀英(1974~),女,四川乐山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学讲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现代教育技术。

猜你喜欢

大专数学课程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人大专询民生事 审计问题改好没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网络时代背景下大专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探索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
大专护生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