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2012-04-17林玲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特色区域政治

林玲

摘要:本文认为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丰富、平台拓展、效益提升等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当前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接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区域特色文化资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嫁接机制

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环境,更加多样化的挑战及更加艰巨的任务与使命。如何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资源,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成为各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引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很多地区积累和形成了一批特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既包括以物质形态呈现的古建筑遗存、文化历史古迹、民俗传统等,也包括特色文化源流、文化气质的传承与发展等。它承载了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是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特色的重要体现之一。比如浙江在经历江南文化自身的长期孕育和熏陶、海洋文化的冲刷和洗练后凝炼形成的精致、优雅、豁达、和谐的休闲文化理念和文化气质深刻地影响了浙江人民的文化心理和精神气质,展示着浙江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构建浙江软实力的重要品牌。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新时期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精神的重要来源。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多样的载体,丰富了新时期高校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发挥这些文化资源的作用既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与传承特色文化、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题中之意”,同时也是扩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视野、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平台、丰富内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力与实效性的迫切要求。

二、当前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疏离”

一是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有待进一步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从总体上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放性、主动性仍存在欠缺,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扎根”。集中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被动迎接挑战多,导致对新要素、新平台的引入精力不济、关注度不够。当前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改革在步入深层次过程中各种利益矛盾的冲突更加激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承担着更大的压力。这使得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疲于应付各种突发性事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资源要素的引入、平台的拓展关注度欠缺。同时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存在着定向思维固化的问题,他们往往将高校思想政治平台拓展的方向单一集中在教学、科研上,缺乏对于校外平台、资源的有效关注,尤其是对于所处区域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仍处于思想“盲区”状态,没有充分认识到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工作平台拓展、内涵丰富之间的紧密关系,割裂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区域文化土壤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说,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存在着关注不够、认识不清、理解不透的状况。

二是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及机制探索仍处于自发和零散状态。当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将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比如开展文化寻根、文化寻访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在一些重要历史人物故居等地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等。但整体上仍处于自发性、个案状态,很多只是社会实践项目的选题设计与“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对象主体之间的“耦合”,缺乏基于专业化的深层次考察,缺乏在渠道及机制层面对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探索。

三是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土壤有待进一步夯实。这其中存在着复杂的原因,既有区域文化资源的建设与发展水平的不足导致其自身权重的式微,进而影响到其介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程度。也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主观上对文化潜在育人功能认识的缺乏的问题。当前在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技术主义、功利主义的趋向,单纯强调对网络论坛、微博等新兴舆论阵地的占领,过分强调“短线操作”,通过处分等手段发挥立竿见影的警示效应。对文化涵养、文化熏陶等思想政治工作长线项目缺乏开发、运用的耐心,同时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对文化资源、文化特色、文化品牌等的专业解读能力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也直接影响了区域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入。

三、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是破解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接的思想障碍。思想障碍是推进工作开展最基本、最深层的阻碍。要改变 “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无暇顾及其他另类议题的考察”的“无暇论”观念,要改变“认为两者对接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难度高”的“畏难”情绪。树立“区域文化特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拓宽视野、丰富内容、延伸平台、构建品牌的重要抓手”的理念,并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议程及话语体系。通过学校电视台、校报校网等开展广泛宣传,进一步创新理念、统一思想,为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与思想基础。

二是加强区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接的理论研究。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往往具有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涵,传承着一个区域独特的文化民俗与精神气质等。尤其是对一个地区文化特色、文化精神的认识、理解、运用等需要有良好的专业背景的支撑。当前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接,涉及到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思想政治工作与区域文化之间嫁接点的发掘与拓展、对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中“潜在思政资源”的厘清与迁移运用等,内容相对复杂且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照。在新的历史时期,亟须加强区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接的理论研究。高等院校可以在社会科学部或者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等教学或研究单位开展专项对策研究工作,或者以重大课题定向招标的形式,对该课题进行专项研究。但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无论是以相关部门还是以课题组的形式主持研究,都必须要高度重视组建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力量,吸纳高校学生工作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者、文化学者、教务处、对外合作处等职能部门人员、一线学生工作人员等力量,充分兼顾理论研究与一线实际工作的结合,兼顾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推动要素及关联要素之间的协调。通过研究,厘清区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接的内容、方式及机制等,为实践提供良好的支持。

三是探索与建立区域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机制。要形成两者之间的内容嫁接机制。明确区域特色文化源流、文化气质、文化精神中的哪些要素可以作为新时期大学精神塑造、大学生人格修养及道德品质养成中的重要内容,并重点研究以怎样的方式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比如开设文化赏析的选修课程、举办文化论坛、在提炼校园精神与文化特征、开展“我们的价值观”讨论及大学生道德修养主题讨论活动中更好地吸纳与兼顾区域精神及文化特质的传承等,在高校两课教学、党校教育及相关思想政治类课程中增加区域文化精神的相关内容,在网络论坛、微博中建立“文化风采”展示的相关专题等。要注重区域特色文化遗存、文化古迹、革命活动纪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开发,把他们纳入常态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围绕这些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主体宣传教育活动,比如革命活动纪念地及革命事迹寻访追怀活动,建设网上文化资源展示长廊,通过3D制作技术将区域特色文化古迹更为立体地展示在受众面前,既扩大宣传效果,又很好地教育承担这项工作的大学生群体。艺术类院校还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挖掘文化古迹、革命活动纪念地背后的潜在内容资源,编排话剧、舞台剧等,以多样的艺术形式熏陶大学生的心灵。要探索与形成两者之间有效结合的运行机制。高校在编制年度校园文化建设计划、思想政治工作规划以及两课教学计划时,就要将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和校内平台、校内资源一起统筹考虑,将区域文化精神等相关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范畴,尤其是要立足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伸展性大、文化张力强的优势,在主题活动设计、专项任务部署中对其特殊的优势予以重点考虑,尽可能地提升平台使用效益,比如五四纪念活动等就可以考虑将平台延伸到具有关联意义的校外文化平台。要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规定动作”的同时,依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做“自选动作”,比如依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举办新文化精神与人才培养高端学术论坛、举办特色文化艺术节等,凝练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品牌。要探索与形成两者之间有效结合的保障机制。高校要在师资队伍配置、资金保障及其他软硬件供给上为区域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大的支持。比如在专项课题研究中,通过合理的课时折合办法及项目制的运营方式,更好地集聚校内外的研究力量。对一些区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接项目,在项目起步阶段给予其“孵化待遇”,在资金供给、人力资源支持上予以一定倾斜。

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引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创新、平台的延伸、载体的丰富提供了新的考察视角与方法,同样它对于新时期高校办学如何更好地吸纳社会资源,更好地推动开放办学将带来有益的思考。

猜你喜欢

特色区域政治
特色种植促增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中医的特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完美的特色党建
分区域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