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寨沟县甜樱桃穿孔病d e发生和防治

2012-04-13张燕春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真菌性树势树体

□张燕春

九寨沟县位于川西高原东南部,海拔1 4 0 0~4 0 0 0 m,气候冷凉干燥,降雨量少,年均温低,昼夜温差大,光照强烈。该县2 0 0 3年从烟台引进甜樱桃进行试栽,结果表现该区域适合甜樱桃生长,所产甜樱桃果大、色艳、含糖量高,栽培效益较高,后向农户推广,扩大栽培面积。由于农户缺乏栽培技术,管理粗放,导致树体高大,树形紊乱,病害时有发生。针对近年生产中甜樱桃穿孔病发生日趋严重的情况,笔者进行了调查和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危害症状

据调查,我县甜樱桃穿孔病包括两种: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褐斑穿孔病。两种病害常常混合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果实和枝梢。除为害樱桃外,还侵染桃、杏、李等多种核果类果树,全县产区都有发生。它们的具体症状表现和危害分别如下。

1.细菌性穿孔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受害后,初为水渍状半透明淡褐色小点,后发展成深褐色(紫褐色或黑褐色),周围有一淡黄色晕圈的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遇到下雨或湿度大时,病斑后面常溢出黄白色黏质状菌脓,随后病斑边缘发生裂纹,病斑脱落后形成穿孔或部分与叶片相连。

2.真菌性褐斑穿孔病 叶片初发病时,有针头大的紫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并相互联合成为圆形褐色病斑,直径1~5 m m,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粒,即分生孢子块和子囊壳,最后病斑干缩,脱落后形成穿孔。

二、发病特点

根据观察,该病原菌主要在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遇到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开始发生甜樱桃穿孔病,以风雨传播为主,1年中可以有多次发生危害。同一株树,往往下部因为通风和光照条件差、湿度大而较上部发病早且重,自下而上逐渐蔓延。同一果园往往有多个发病点同时发病,并迅速传播整个果园。

在我县甜樱桃栽培区,两种穿孔病一般在6月前后进入降雨季节后开始发病,发病早的7月上中旬就可表现出穿孔症状,发病严重的树8月上旬即开始落叶。不同年份,具体发生早晚和严重程度主要看当年雨季来的早晚和降雨量多少,如果5月进入雨季,6月前后降雨量大且阴雨连绵、阴天多的年份发生严重。一般情况下8~9月为发病高峰,可一直持续到深秋季正常落叶。该病危害后造成早期落叶,影响树体生长和花芽分化,导致树势衰弱,降低第二年结果产量。不同果园,栽植密度大,树体高大、郁蔽,通风透光条件差的果园发生较重;管理粗放、杂草多的果园发病也较重。不同立地条件,平地、凹地、河滩地果园较丘地、坡地果园发病重;砂质土、黏土果园较壤质土果园发病严重;阴山比阳山果园发病严重。

三、防治方法

对该病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主要采取以下3点。

1.休眠期防治 冬季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及落果,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降低发病机率。修剪时疏除密生枝、下垂枝、拖地枝,改善生长季节通风透光条件。

2.加强栽培管理 地势低洼、容易积水、树势偏旺及黏土果园,要注意排水;增强树势,增施有机肥料,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清除杂草,降低湿度;加强生长季节修剪,改善树体通风透光状况。

3.药剂防治 果树发芽前,喷施4~5波美度石硫合剂;穿孔病严重果园要以防为主,展叶后半月开始每隔1 0~1 5天喷农用链霉素5 0~1 0 0 m g/L或9 0%新植霉素3 0 0 0倍液、7 0%代森锰锌6 0 0倍液、7 5%百菌清6 0 0~8 0 0倍液,喷药1~2次。以后随着果实成熟,禁止使用药剂进行防治。果实采收结束后,根据病害发生情况,交替选择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和防治真菌性病害的农药代森锰锌、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防治,注意搭配使用。

另外,可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每月喷1次1 6 0~1 8 0倍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水=1∶1∶2 0 0),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真菌性树势树体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乔砧苹果密植园断根控水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蓝莓栽培过程中的简易修剪方法
有机肥施用对宫川温州蜜柑品质及树势的影响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柑橘促花技术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性状、树体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真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真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