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模式

2012-04-13□郑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农技基层人员

□郑 菊

农业技术推广作为农业科研与农民、政府与农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生力军的农技推广人员,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主体,农技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四川省自2 0 0 9年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以来,基层农技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服务“三农”本领明显增强。但就目前我省基层农技人员现状而言,农技人员整体素质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知识水平需要进一步更新。因此,大力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深化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亟需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模式。

一、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现状

我省是农业大省,但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却相对滞后,农业技术专家相对短缺。尤其是乡镇一级,普遍存在农技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后备队伍匮乏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1.学历不高、专业技术职务偏低、非农口专业人员较多 据统计,全省乡镇农技推广人员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占6 0%,非农专业技术人员占4 0%。具体到每个乡镇,人员分布与构成更不均衡:在岗基层农技人员学历结构很不合理,主要以中专和大专为主,高学历人员奇缺。在专业技术职务方面,基层农技人员职称评聘困难,技术职务以初级职务为主,中高级技术职务者少。

2.知识老化、队伍老化,人员断层现象明显 当前坚守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基层农技人员,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毕业分配到岗,工作后长期扎根基层,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少,知识更新滞后,知识结构严重老化,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需要,农业大专院校毕业生等新生力量难以充实到基层。在年龄结构方面,基层农技队伍整体年龄偏大,老龄化现象凸显。此外,由于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差,晋升难,农业院校毕业生大都不愿融入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3.涉农农技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

在基层多数农技人员能熟练掌握大田作物栽培技术,能轻松胜任普通家畜的疾病防疫工作,然而能掌握高新栽培和特色养殖技术的人才却很少。面对当前农民急需的水产及特种养殖、蔬菜、药材、园艺花卉、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绝大多数农技人员显得无能为力,既懂专业又懂组织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更是稀缺。

综上所述,目前我省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专业技术更新滞后,已不能适应我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十大优势特色效益农业的要求。因此,采用政府主导的方式,加强对农技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培训,这是促使农技人员更新观念、改善知识结构,从而稳步推进我省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手段。

二、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年来,四川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

近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培训人数每年都有突破,培训方式每年都有创新,但同时也反映出以下一些问题。

1.培训周期短、内容多,学员难于达到培训要求 省、市级培训时间一般安排7天左右,培训内容主要讲解具备区域特色的主导品种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扶持政策,农业推广的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和管理统计技能等。对主要来自农村的基层的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的学员来讲,本身专业知识老化,更新严重滞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又知之甚少,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掌握信息技术和管理统计技能,又要学习新品种的推广、新机具的使用和急需掌握的新技术、急需了解的新方法,学员要面对的困难很多,很难完全掌握培训内容,真正完成培训的要求与任务。

2.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实效性不强 无论是哪一级培训,主要以专家讲座或集体讲授为主,培训形式都比较单一。利用实验室资源、教学实习农场作现场演示、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示范教学或考察、参观、实验等实践活动较少。当前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在内容与形式上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综合培训多,专项培训少;理论培训多,技能培训少;课堂教学多,现场考察少;概念化内容多,新技术培训少;满堂灌输多,交流研讨少;短期培训多,系统学习少。

3.教师和培训学员缺乏有效沟通

对于一般只有5~7天学习时间的集中办班学习的普通班,培训内容的重点是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对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新机具、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的掌握。培训计划中一般很少专门安排学员与教师的讨论交流活动,专家与培训教师没有机会或充足时间与学员进行集体或个人面对面的有效沟通。培训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面对还是新鲜事物的特色种植、特种养殖、加工等领域,在产前信息引导,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加工环节遇到的问题,因缺乏与农业专家沟通的信息桥梁与渠道,而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即使是参加1个月培训时间的高级技术人员,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他们更迫切需要在培训中、培训后与高级技术人员或农学专家交流,得到重点项目实施中的点拨。

三、对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模式的思考

1.集中办班 根据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和服务产业,分期分批定期开展知识更新培训。承担培训的高等院校选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熟练实践操作技能,最贴近农技人员,最了解农民需要的专家、教授授课,通过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让学员不仅感受到高等学府的学习氛围,还能掌握最新最前沿的农业新技术、新技能、新模式和新方法。在7天的培训时间内,学员们还可以结合各自的工作,交流心得和做法,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课堂上,每讲完1个专题,学员与老师应进行互动交流,学员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一起探讨,从而达到既解决问题,又相互提高的效果。

2.现场实训 通过集中办班,农技人员可以系统学到很多有用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内容比较多,有些年龄比较大的学员其学习效果可能不太理想。现场实训就是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专家教授针对不同的地块,面对面、手把手地为基层农技人员“现场直播”,做到现场讲解、现场示范、现场传技,让学员一看就明白、一学就会,从而提高乡镇农技人员的生产技能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在现场,专家教授还能及时解答学员的疑难问题,使农技人员学得快、易接受。

3.异地研修 异地研修主要是将县级农技人员和乡镇骨干农技人员选送到农业科研院所、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进行研修,以提高农技人员对先进实用技术的掌握水平、农技推广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4.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有着特殊的优势:①不受时空限制。受训学员在家或在单位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培训,主动地接收知识。同时平台也为学员创设一个有效、互动的学习环境,适应县乡特别是一些偏远地方学员的学习需求。②培训经济、高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培训,培训所需的硬件及软件是一次性投资,多次使用、长期受益,费用分摊下来,培训成本将会大幅度下降;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又能使农技人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工作时间灵活方便地安排学习时间。并且通过远程培训,可以使广大农技人员都有机会得到相关领域专家高水平的指导和培训,实现培训的规模效应,扩大培训的受训率,节约培训经费,缓解资源在省、市、县、乡级分布的不匀衡。③培训的有效沟通与合作。通过远程培训,可给专家和学员提供一个后续沟通的平台。通过在线答疑、讨论区等互动平台,实现专家与参训学员、参训学员与参训学员之间在培训学习期间的交流。在培训结束后,受训学员和农技人员在实际工作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平台发布信息随时请教,也可以通过平台解答别人的困惑,完成知识提升与实践技能的有效迁移;专家、专职培训教师和调研人员也可随时了解基层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新机具的实际情况和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相关专题的培训和科研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取得数据资料。总而言之,培训在动态交流中可以随时进行。

四、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实效的措施建议

1.深化思想认识 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的相关主体,包括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机构等,都应当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基层农技人员不能仅仅把培训作为晋升职称的手段,要正确明了自身科技素质状况,增强竞争意识,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素质。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加速知识更新,拓宽知识的视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科学制定培训规划 各级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形势与新要求,深入乡镇、农户、田间地头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就培训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制定培训规划。

3.强化培训管理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来予以保障。要结合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和管理办法,规范教学行为,明确教学目标。在组织安排上,选择认真负责的人员、优秀的师资具体承担和实施继续教育工作,力求把工作做实做细。在每次培训结束后,必须根据讲授内容和农技相关知识,组织测试,成绩合格者,方可颁发结业证书,作为基层农技人员完成继续教育的凭证。要建立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制度,继续教育证书一人一证、统一编码。继续教育证书由人事管理部门与农业主管部门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统一签证验证,统一发放,以规范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管理,保障继续教育正常有序的开展。

4.加强宣传引导 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培植和挖掘典型,认真总结经验,利用各种媒体对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社会影响,调动广大农技人员的创造性,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教兴农。

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培训模式的创建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需要不断完善、提高。通过各级农业部门、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机构等继续教育主体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努力,各种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培训模式将会日益成熟,从而为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创新能力强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农技基层人员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走基层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