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经营 构建和谐林业

2012-04-13周建宇李晔男

关键词:森工森林保护鼠害

滑 莎 周建宇 李晔男

(1.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省带岭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 带岭 153106)

森林资源保护经营对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黑龙江森工近年来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就黑龙江森林资源现状和森林保护经营状况作详细介绍,分析由于森林资源锐减带来的严重后果,并提出保护森林、创建和谐林业的总体目标。

1 森林保护经营状况及森林资源现状

从解放初期到现在,黑龙江森工在森林保护经营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巨大成绩,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应该看到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采伐方式不当,采伐量过大。1990年以前,黑龙江森工木材产量约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1/3左右,可见采伐量之大。先是搞大面积皆伐,后是搞高强度大面积择伐,资源少了,就反复轮回采伐。同时,森林更新和抚育严重滞后,大片林地演变为次生林,人工更新也多为纯林,致使森林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森林资源锐减。

目前森林资源的现状是:(1)公顷蓄积量低下,全省平均公顷蓄积量为83.2m3,不足建国初期的60%,低于全国平均87.0m3水平,是我国东北四大家林业之末;(2)成过熟林减少,林木组成失衡,现在中幼龄林面积为701.4万hm2,占有林地面积的83.6%,成过熟林仅占5.1%;(3)林分密度低,成过熟林每公顷只有200~500株,近熟林大部分都不超过700株,多为稀林或疏林;(4)采伐木胸径由开发初期的40cm,下降到约20cm,单株材积由1.2m3下降到约0.30m3;(5)因林地都是经过多次采伐,灌木杂草丛生,卫生条件差,林下幼苗树较少,目的树种幼苗幼树更少。

上述情况说明,现在黑龙江森工森林已远离了原生态,林木生长量和质量低下,必将带来严重后果。

2 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失衡带来的后果

2.1 动植物资源减少

黑龙江森工林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物种十分丰富,植物有110科1 100余种,其中乔木、灌木、藤本植物22科94种,以森林为栖息地的野生动物,兽类16科44种,鸟类4 625余种,两栖类3科7种,昆虫69科491种。

现在由于森林资源锐减和质量变化,使本区原为6针4阔的混交林,变为2针8阔的次生林和人工林,珍贵树种红松、黄菠萝、水椴、榆、山槐、红毛柳等已近枯竭,2010年起已开始禁伐或限伐。本区已近绝迹的野生动物有东北虎、豹、豺,已濒危的有原麝、雪兔、紫貂、猞猁、黑熊、水獭等。

2.2 水土流失严重

森工林区的采伐迹地上,大大小小的侵蚀沟比比皆是,并在不断扩大,地表径流加大加速,河流含沙量比有记载时平均提高40%左右。河水暴涨暴跌严重,1995年,东宁县163条河流,竟有162条干涸,仅剩的绥芬河也曾断流,伊春676条大小河流中有许多河流经常干涸,只有雨季才有流水。

2.3 水旱灾害频发

宏观上说,水灾与大气环流有关,但微观上说,植被的破坏,导致水灾加剧也是直接原因,尤其山区更是如此。森工林区过去是大河涨水成灾,近些年来,小河涨水也翻起大浪成灾。就伊春而言,南岔河、亮子河、大丰河、五道库河、巴兰河、双子河等,都多次发生洪涝灾害,特别是1996年,由于南岔河,岭西坡的呼兰河,遇暴雨,两条河流同时暴涨,给铁力、桃山、朗乡、带岭、南岔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都与植被的破坏有直接关系。

2.4 森林病虫鼠害多发

据了解,近十多年来,牡丹江的林口、伊春的带岭等林区都多次发生大面积落叶松松毛虫、森林鼠害灾害。森工林区每年发生病虫鼠害面积,由十年前的每年16.7万hm2增加到今天的每年28.0万hm2,每年防治费多支出500多万元。就连多发生在北纬44°左右的舞毒蛾,1996年已在北纬49°的乌伊岭林业局大面积发生,面积高达9.3万hm2,造成很大损失。多种病虫鼠害都有蔓延的趋势。

上述仅举几个实例,实际上森林的破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比这些灾害大得多。黑龙江森工森林,特别是大小兴安岭的森林,它是我国面积最大,纬度最高,国有林最集中,生态地位最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对保卫我国东北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全国十分之一的耕地和草原得到有效庇护,东北亚各国都从中受益。现在森林资源受到如此之大的破坏,必须引起我们的警觉,必须善待大森林,与大森林和谐共处,科学保护经营大森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3 保护经营大森林,创建和谐林业

3.1 遵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

1998年9月,国务院对东北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003年6月25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通过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2010年11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大小大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并于2011年1月16日正式启动。上述文件、工程和规划都明确指出,加快林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要坚持三大效益结合,生态优先;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的原则;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协调发展林业等。党中央、国务院为我们搞好森工林业指明了方向,虽然现在停止采伐会给企业带来一定困难,但这是为了让森林休养生息,为以后更好地发挥森林在生态环保方面的独特作用,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我们必须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经营力度,以达到党中央、国务院在上述文件中提出的各项要求。

3.2 加强森林保护经营,加快培养森林资源

3.2.1 严格保护森林资源

企业要严格执行禁伐令,不得乱采或超采,加强监督检查;要严禁个人偷伐滥采,依法治林;要尽量以电、以煤代木,解决职工群众的燃料问题;要加强森林病虫鼠害和森林火灾的防治工作,确保森林安全。

3.2.2 采取多种方式,加快森林更新步伐

主伐停止了,采伐迹地少了,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快森林更新步伐,适合人工更新的要尽快实施,对大面积分散的林中空地、疏林地,应实行人促更新或人工补植,对裸露的山脊、石头塘,要尽力实行移土,换土栽植,对道路两侧,场屯周围,要尽快绿化,恢复森林植被,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

3.2.3 加大低质(效)林改、造力度

因多年高强度采伐,很多林子变为低质(效)林,对不同的低质(效)林应实行不同的改、造方法,有的可先造后改,有的可改、造结合,通过改、造,使稀林变密林,纯林变混交林,萌生林变实生林,低质林变优质林。

3.2.4 加强良种壮苗培育

要加强母树林、种子园建设,培育良种,不断提高良种利用率。加强育苗基础实施建设,提高育苗机械化和经营管理水平。育苗应针阔结合,以乡土树种、珍贵树种为主,为更新造林提供充足的苗木来源。

3.2.5 加快成林抚育进度

成林抚育是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如林分选择,采伐木的确定,树种的去留,间伐强度的确定,幼苗幼树保护等,都必须一一落实。一切措施都必须从培育森林资源出发,坚持“三砍三留”的原则,按照近自然育林的理念,培育多树种、多层次、森林永覆盖的针阔混交林。

4 结语

(1)森林破坏容易,恢复难,破坏后的后果是严重的,必须经过20~30年的努力,才有可能恢复原生态。

(2)必须采取保护与经营并重的方针培育森林资源,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也不能无故向森林伸手。

(3)要科学经营森林,不得以任何借口破坏森林,森林经营还要与时俱进,摒弃传统的习惯做法,改进森林经营工作。

(4)近自然育林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学者公认的科学育林理论,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5)善待森林,构建和谐林业,森林也会善待人类。

猜你喜欢

森工森林保护鼠害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草原鼠害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我们的故事
研究新形势下森林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沙巴大会魅力分享 森工健维盛装起航
家人相约年度庆典 2018与森工同行
森工健维年终庆典盛大召开 全国各地新老家人激情绽放——暨感恩一路有你,森工健维年终盛典表彰大会
森工健维招商会 不怕新人考察和提问
探析新形势下森林保护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玉树草原鼠害防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