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尿管淀粉样变性1例报告

2012-04-13

山东医药 2012年18期
关键词:淀粉样变肉眼血尿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长春130021)

患者女,54岁。因左侧腰腹部疼痛伴肉眼血尿2 d,于2011年9月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 d无明显诱因出现侧腰腹部疼痛伴肉眼血尿,尿液呈淡红色,伴恶心,无呕吐、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尿常规示 RBC 90.00/μL,WBC 42.20/μL;输尿管 CT三期增强检查显示,左侧肾盏、肾盂及上段输尿管扩张,走行至L4椎体下缘水平,腔内可见结节状钙化样密度影,长约0.4 cm,CT值为457 HU;L5~S3椎体水平,左侧输尿管呈条状软组织密度影,长约8.5 cm,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其以下输尿管未见扩张;腹主动脉旁、双侧髂血管旁可见小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长0.5~0.6 cm。膀胱镜检查可见,膀胱黏膜光滑红润,无肿瘤及结石,双侧输尿管开口清晰,未见喷血。术前诊断疑似左侧输尿管癌,拟行左侧输尿管癌根治术;术中快速病理报告为左侧输尿管未见癌,上皮下重度水肿及可疑淀粉样变性,行左肾脏、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示,左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淀粉样变性,伴尿路上皮增生及局部灶化;左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慢性肾盂肾炎伴单纯性肾囊肿;刚果红染色阳性,甲基紫染色阳性。术后患者病情稳定,按期拆线后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现淀粉样变复发。

讨论:淀粉样变性是指淀粉样物质在器官的网状纤维、血管壁或组织间沉淀的病理过程。淀粉样物质是一种结合黏多糖的蛋白质,遇碘再加以硫酸则呈蓝色,与淀粉遇碘时的反应相似,故称之为淀粉样物质。在泌尿系统中,最常见淀粉样变性见于肾脏,且多为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局限性淀粉样物在泌尿道沉积很少见,特别是在尿路移行上皮中。其发病机制目前不明确,可能于慢性炎症等导致浆细胞逆流至输尿管处,分泌相关抗体等有关。本例无明显证据表明存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且发病时间较短,因此并未出现淀粉样变性的典型病变。

本病发病年龄为50~80岁,本例为54岁。该病常表现为间歇性肉眼血尿,极少出现膀胱刺激症状。本例只有间断性肉眼血尿。B超、CT及IVP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输尿管梗阻、扩张等改变,但不能确诊。原发性输尿管淀粉样变极易与输尿管癌混淆,术前多不能确诊。目前,本病最可靠的诊断手段仍然是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时,大体可见病变处输尿管管壁增厚、狭窄,其上段输尿管因梗阻导致增粗,输尿管黏膜也出现板块样改变,极少数出现钙化;镜下可见输尿管壁黏膜下有特征性的淀粉样物质分布,其周围周可见淋巴细胞等慢性炎性细胞样改变。血管壁硬化后组织易出血,形成肿块或钙化时,难与肿瘤或结石区分。当怀疑病变为淀粉样变性时,病理检查时行刚果红及甲基蓝染色,以助诊断。一旦确诊应积极全面检查,确定淀粉样变类型。本例未发现全身有淀粉样病变的证据,因此可判断为原发局限性输尿管淀粉样变。

对于大多数泌尿系统的淀粉样变性而言,外科治疗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国内文献[1]报道的手术方式由病变程度决定,包括肾输尿管全切术、输尿管部分切除以及自体移植术等。对输尿管淀粉样变,若病变<2 cm,肾脏无病变且功能良好,可行输尿管病变段切除加端端吻合术;若病变>2 cm,因输尿管病变较长,部分切除后长度不足,则可行肾、输尿管全切术;对于较小病变,经病理取活检证实为本病后,可行留置输尿管支架6周。本例病变段长约8 cm,行患侧肾脏及输尿管全切除术。对于是否行膀胱药物灌注治疗,虽有研究指出其存在进展可能[2],但由于缺乏足够实验依据且淀粉样变本身为良性疾病,我们不赞成预防性治疗。

[1]郑海红,张显军,牛三强,等.输尿管局限性淀粉样变性1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2008,24(5):631-632.

[2]刘东琳,陈佳,吴欣.输尿管淀粉样变合并炎症B超随访观察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4,3(5):246.

猜你喜欢

淀粉样变肉眼血尿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3C 273挑战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
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一例及临床分析
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合并肺结核一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星星们的小秘密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
血尿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