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苋菜栽培技术

2012-04-13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全缘紫红色苋菜

苋菜,又名米苋、名苋、赤苋、青香苋、彩苋等,是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在我国南方栽培普遍。苋菜抗性强,耐旱、耐湿、耐高温,病虫害少,是夏季的主要绿叶菜类之一。苋菜的食用部位为茎尖和嫩叶,可炒食、做汤、切短凉拌,老茎可盐渍加工。苋菜营养价值高,钙和铁的含量在蔬菜中是比较高的。

苋菜喜温暖,耐热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3~27℃,20℃以下植株生长缓慢,10℃以下种子发芽困难,植株生长基本停止;高于30℃,产品品质变劣。苋菜是高温短日照作物,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极易抽薹开花,食用价值较低,但不同品种抽薹开花有早有晚。苋菜根系发达,入土较深,耐旱性极强。苋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在肥沃、疏松、保水保肥的土壤上生长良好,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生长较差。土壤中水分充足,适当追施氮肥,可使植株生长柔嫩,品质好,产量也高。

一、苋菜优良品种

1.大柳叶彩苋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叶片阔柳叶形,全缘,叶心红色,叶边缘绿色,叶长15cm,叶宽9cm,叶柄长4cm,腋芽较多,中熟,植株耐抽薹、耐热,抗枯萎病。

2.蝴蝶苋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叶片心脏形,全缘,叶片红绿掺半,似彩蝶,叶长10cm,叶宽8cm,叶柄长4~5cm。早中熟,植株较耐抽薹、耐热、耐旱。每亩产量1000~2000kg。

3.大柳叶紫色苋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叶阔柳叶形,全缘,叶背和叶面均为紫红色,叶长15cm,叶宽7.5cm,叶柄长3cm,腋芽较少。单株重15~20g,中熟。植株耐抽薹、耐热,抗枯萎病。

4.花叶苋菜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叶卵状椭圆形,全缘,心叶叶脉紫红色,叶缘绿色,喜温较耐热,不耐寒。

5.特选圆叶全红苋菜 广东省梅州市三农种业发展有限公司产品。圆叶深红,色泽红艳、叶全缘绿边极少,叶柄浅红,品质柔嫩,株高26cm,生长期30~40天。耐热耐湿、适应性广,抗病力强。亩产约2000kg。

6.大叶红苋菜 株高22cm左右。全株有14片叶,叶片较大,大叶长13cm、宽6cm,长卵形,叶缘近全缘,深紫红色,叶片周缘为绿色;茎浅绿色,基部带紫红色,茎叶均有白色短茸毛。嫩株茎、叶肉厚质嫩,宜熟食,别具风味。耐热、耐旱性强,耐寒性弱,抗病虫能力较强。生长速度比圆叶苋菜略慢,播后40天左右即可收获。一般亩产2500kg左右。

7.尖叶红苋菜 成株高22cm左右。叶片较狭长,大叶长7cm,宽3.6cm,为宽披针形,灰绿色带深紫红色或全为深紫红色,叶缘近全缘;叶柄及茎均为紫红色,叶、茎上布满白色短茸毛。嫩株肉质略粗,含纤维多,宜熟食,别具风味。耐热、耐旱性强,耐寒性弱,抗病虫能力较强。亩产量1500kg。

8.白圆叶苋菜 株高20cm,叶圆阔,叶色白绿,叶柄白绿色。生长期30~35天。耐湿热,抗病,纤维少,清甜无渣,口感好,品质为苋菜之冠。亩产量2500kg左右。

9.红圆叶苋菜 株高25cm左右,叶面紫红色,边缘绿色,叶圆颈稍尖,叶柄绿色。生长期30~40天,耐热抗湿、抗病,适应性广,耐抽薹,容易栽培。叶肉较厚,品质柔嫩,适合炒食。亩产量2000kg左右。

10.全红叶苋菜 叶、柄、茎均为红色。叶圆形。耐热、耐湿、耐寒,抗病。生长块速,播种至收获约30天。品质优良,纤维少,口味好,适合炒食。是喜食红色苋菜地区优选品种。早春大棚栽培更能发挥其红色的优点。

11.上海红圆叶苋菜 叶面红色,叶圆形,叶柄、茎绿色。耐热、耐湿,抗病。生长快速,播种至收获约30天。品质优良,纤维少,口味好,适合炒食。是喜食红苋菜地区优选品种。早春大棚栽培更能发挥其红色的优点。对日照敏感,早春种植防早抽薹。

12.大叶花红苋菜 俗称观音米苋。叶卵圆形,叶面微皱,四周绿色,中央紫红色。茎较粗,略显红色,早熟种。温度适应性广,既耐热、又可承受较低温度。常与早春长期作物间套作,可提早上市。

二、苋菜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实施轮作。选择地势较平坦,排灌方便,杂草较少的肥沃土壤种植。播前清洁田园,翻耕深度15~20cm,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施用腐熟人粪尿1500~2000kg,或腐熟圈粪3000kg,石灰150kg。然后作成宽约1.5m的平畦,畦面整细整平。

2.选种播种 苋菜从春到秋都可以分期播种栽培,长江中下游地区播种期一般3~8月。如有大棚等保护设施,播种期还可提前和延后1~2个月。

一般采用撒播,由于种子细小,播前将苋菜种子加适量细沙混合拌匀后撒播。播种前要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撒底土,再播种。早春气温较低,出苗较差,每亩播种量为3~5kg;晚春播用种量为2kg,秋播为1kg。撒播的可用齿耙浅耧。条播的春季可稍深播、夏季宜浅播。播后不盖土或盖薄土,也可覆以细沙或草木灰或人畜粪尿,也可用镇土代替覆土。播种后视天气和土壤进行浇水追肥。条播的株行距为15cm×35cm。以采收嫩茎为主的,要进行育苗移栽,株行距30cm。

3.肥水管理 春季播种因地温低,空气干燥,出苗慢,可考虑采用小拱棚或地膜覆盖,促使出苗快而整齐。春播后7~12天出苗,晚春和秋播的只需3~5天即可出苗。追肥一般在幼苗有两片真叶时追第1次肥,每亩施10%腐熟人粪尿1000~1500kg,以后每7~10天施肥1次。每采收1次追肥1次,每亩每次施浓度为20%~30%的人粪尿500kg。

春季栽培的苋菜,浇水不宜过大,夏、秋季栽培时要适当灌水,灌溉时不能用受污染的水灌溉。要经常保持田间湿润,遇到干旱及时浇水。如遇雨涝,应立即排水防涝。

4.中耕整枝 幼苗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以免草荒影响苋菜苗生长。苋菜多次采收的还要整枝,即当主枝采收后,可在主枝基部2~3节剪下嫩枝,促进侧枝萌发。

5.及时采收 春播苋菜在播后40~45天,株高10~12cm,具有5~6片真叶时开始采收。第一次采收时就要间拔过密植株,以后的各次采收用刀割取幼嫩茎叶即可。20~25片真叶以后进行第二次采收,待侧枝萌发生长到约15cm时再进行第三次采收。每次采收,基部留桩约5cm,以利发枝,供下次采收。秋播苋菜播后约30天采收,一般一次性采收完毕。

6.病虫害防治 苋菜生长健壮,病虫害较少,偶有白锈病、病毒病、黑斑病和蚜虫、甜菜夜蛾等发生。在农业防治措施上,可选用优良抗病品种,提高作物自身抗病能力,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实施轮作,清洁田园,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高温、干旱季节,覆盖遮阳网降温促生长,并在发病初期即采收上市。

猜你喜欢

全缘紫红色苋菜
“苋菜红”来自苋菜吗
“苋菜红”来自苋菜吗
全缘琴叶榕扦插育苗的影响因素分析
天名精药材鉴别要点
传统达斡尔族荷包色彩之紫红色探析
夏季,适当吃一些苋菜!
有毒
全缘火棘果油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温度与盐度对全缘马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联合效应
[“花花”词汇之五颜六色]Purple低调华丽与生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