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忻州甜瓜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开发探索

2012-04-13郝建文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忻州甜瓜产业化

郝建文

(忻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山西忻州034000)

甜瓜,又称甘瓜或香瓜,属葫芦科一年蔓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沙漠地区,大约在北魏时期随着西瓜一同传到中国,于明朝开始广泛种植,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1]。甜瓜含大量水分和碳水化合物,可消暑清热、生津解渴、除烦;甜瓜中的转化酶可将不溶性蛋白质转变成可溶性蛋白质,有助于肾脏病人吸收营养;甜瓜还含有苹果酸、葡萄糖、氨基酸、甜菜碱、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可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及营养素[2-3]。由于甜瓜的这些功效,使其年消费量很大。种植甜瓜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也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可行之路。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春夏季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瓜类产品的干物质积累多、品质好。甜瓜是忻州市地方传统名产之一,也是全市区域农业特色和主导产业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产品闻名遐迩。笔者主要针对目前忻州甜瓜生产现状,探讨其产业化开发对策,旨在为忻州甜瓜生产提供参考。

1 忻州甜瓜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生产现状

近年来,甜瓜作为忻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稳定在0.2万hm2左右。忻州甜瓜以忻府区、定襄县、原平市为集中产区,3个县市(区)总栽培面积约0.13万h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5%。栽培品种以薄皮甜瓜为主,占98%以上,厚皮甜瓜比例较小。栽培方式以露地地膜覆盖播种为主。在目前栽培条件下,年平均每公顷收入3.00万~3.75万元,年总产值4 000万~5 0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忻州、太原、大同、朔州、内蒙古、北京等地。全市农户的栽培效益水平参差不齐,悬殊较大,较高的每公顷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少数可达30万元,而最低的仅为2.25万元,说明提高种植效益潜力巨大。而甜瓜增加效益的关键不仅是提高产量,更重要的是提高品质。例如,2010年6—7月中旬上市的精品甜瓜,价格可达10~16元/kg,而一般甜瓜售价仅为2~3元/kg。随着人们对优质、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越来越高,甜瓜消费市场的季节性需求变为周年性需求,一般需求变为高档次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

1.2 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瓜类枯萎病等病害和连作障碍等问题有待解决 虽然嫁接换根技术能有效降低甜瓜枯萎病的发生,但嫁接后果实甜度、风味等品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近几年频发的病毒病、炭疽病、细菌性果实腐斑病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甜瓜的品质和产量[4]。保护地特定条件下出现的连作障碍,是随着保护地面积不断发展而呈现出的新问题。目前,对此研究还很薄弱,研究人员正在寻求多种解决方案[5-6]。

1.2.2 农资成本上涨,瓜农持续增收有难度2010年农技人员对种瓜所需的种子、农膜、肥料等农资价格进行调查发现,每公顷甜瓜的生产成本比2009年增加9 000多元,增幅超过20%。

1.2.3 瓜果市场不稳定,产后“卖难”现象普遍每年甜瓜销售价格偏低,特别是优质甜瓜的销售单价上不去,没有体现出优质优价[7]。忻州市的甜瓜栽培方式单一,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最早上市时间一般在6月下旬,且集中在25~30 d上市,容易形成烂市、低价倾销现象。

1.2.4 科技含量低 农户零散种植,缺乏统一培训、规划和指导,不能有效解决支持重点优势产业的发展,更谈不上现代农业和跨越式发展[8-9]。农民们不能够严格执行无公害、绿色食品栽培关键技术,也制约了忻州甜瓜向精品发展的进程[10]。另外,在科技服务体系中,部分镇级农技力量不足,一人兼职多岗、年龄老化等现象严重[11]。

1.2.5 种子市场混乱 现在市场上的甜瓜品种有上百个之多,这其中不乏假冒伪劣种子,农民购种无所适从,种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甜瓜种子多、乱、杂的状况令人担忧,影响了甜瓜生产的健康发展[12-14]。调查中还发现,部分优质种子的销售数量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瓜的积极性。

2 忻州甜瓜产业化开发思路

2.1 提高对甜瓜产业化发展的认识

各级政府要将忻州甜瓜产业化发展提高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要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和思考忻州甜瓜产业的发展,提高对忻州甜瓜生产及产业化开发重要性的认识[15]。政府部门要加大经费投入,不仅在研究上予以扶持,还应扶持和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网络。市、县、乡各级科研和技术部门应加强对其进行技术支持,实事求是地解决目前甜瓜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忻州甜瓜产业得到持续健康和稳步发展。单纯靠科研部门或乡、村单一的发展模式,产业化发展只是纸上谈兵,难以上规模、出效益。只有对甜瓜产业化的认识提高了,才会根据目前甜瓜产业存在的问题,增加经费和科技投入,实事求是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强做大忻州甜瓜产业。

2.2 依靠科技支持,提升甜瓜产业优势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聚集资金、科研、市场等要素来服务甜瓜产业化生产,帮助瓜农持续增收[15]。县、乡应成立甜瓜技术研究和开发中心,联合加强对甜瓜新品种的引进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组装和集成,尽快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的品质优、外形美、抗病性强、耐运性好的甜瓜品种,提高商品竞争力。栽培中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果品质量。对每个大棚进行测土,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等先进技术。加快连作障碍问题的研究,销售中杜绝生瓜上市[16]。

2.3 坚守安全质量底线,实现瓜果的精品生产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外市场的统一与规范,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大力推行无公害甜瓜生产将是提高忻州甜瓜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生产重点。在探索减少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基础上,加大对瓜农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杜绝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禁用的农药和化肥。同时,积极示范推广绿色甜瓜产品的生产,扩大应用面积,力争生产出A级绿色食品以供应市场[17]。

2.4 加快忻州甜瓜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和落实

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注重生产的模式化、规范化,保证上市商品标准化[18]。在优质甜瓜的栽培过程中,要经常对瓜农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使其树立标准化思想,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和实施质量,在密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采取科学的模式化管理,使农业生产工厂化,从而生产出外观相同、瓜个大小和成熟度一致、配备包装的商品进入市场。只有建立起严格、科学的质量标准,才能真正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也才能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从而使忻州甜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走向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之路。

2.5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忻州甜瓜产业化进程

农民专业合作社首先可以推进甜瓜标准化生产,为农户统一供应种苗、农资和技术等[19]。统一甜瓜生产,建立甜瓜生产档案,统一收购、包装和销售,不仅能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同时,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促进农村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强化农民的社会分工和合作意识。农民专业合作社凭借“民间性、自主性、联合性”的独特优势,利用产销联合平台,以合作理念实现新增长,稳定瓜果市场,解决产后“卖难”问题[20]。

2.6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依靠合同或某种相对稳定的机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享利益、共担风险。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农户获得农产品的后续利润,并且能获得较为稳定的供求关系,大大减少了各种交易成本,例如生产技术成本、交易成本、运输成本等,也降低了市场风险。对龙头企业而言,同样可以降低市场中的交易费用,获得较为稳定的原料来源以及劳动力[21]。龙头企业外连国内外市场,下连农户生产经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龙头企业+农户+市场的产业化模式连接了市场和农户,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具有强劲的活力。龙头企业在甜瓜产业运营的生产区域化、规模化和经营的市场化、专业化,以及服务的社会化方面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22]。

3 忻州甜瓜产业化开发前景分析

目前,全市甜瓜种植面积0.2万hm2左右,有效实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不断增强财政支持力度,进行忻州甜瓜产业化开发,就一定会实现忻州甜瓜的规模化开发,全市的2 000 hm2甜瓜年产值可望突破1.5亿~2亿元,可实现每公顷增收2.25万元,使忻州甜瓜驶入快车道,成为全国闻名的特色产业基地、名产基地,成为太原、晋北乃至京津地区优质甜瓜供应基地,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1]齐三魁,吴大康,林德佩.中国甜瓜[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

[2]马克奇,马德伟.甜瓜栽培与育种[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3]柴文玉,刘忠贵,陈志军,等.酒泉市西甜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2011(1):49-50.

[4]王喜庆.黑龙江省西瓜甜瓜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瓜菜,2008(2):53-54.

[5]许文奎,刘石磊,张家旺,等.辽宁省保护地甜瓜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中国瓜菜,2009(1):54-55.

[6]吴明珠.当前西瓜甜瓜育种主要动态及今后育种目标研讨[J].中国西瓜甜瓜,2003(3):1-3.

[7]马跃.透过国际分析,看中国西瓜甜瓜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瓜菜,2011(2):76-77.

[8]杨世先,张娜,张建康,等.通海县兴蒙乡甜瓜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07(3):36-38.

[9]张晓华.永昌县西、甜瓜产业发展现状及分析[J].甘肃农业,2011(3):76-77.

[10]王宝海.江苏省西瓜甜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J].中国瓜菜,2006(3):49-50.

[11]时小红.河南省西甜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方园艺,2010(11):208-209.

[12]刘志强.阎良区早春厚皮甜瓜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9,12(2):100-102.

[13]王敏,梁振深,冯学杰.海南省厚皮甜瓜设施栽培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瓜菜,2009(3):64-65.

[14]马跃.中国西瓜甜瓜产业经济若干问题分析[J].园艺学报,2009(增刊):2036.

[15]刘君璞,许勇,孙小武,等.我国西瓜甜瓜产业“十一五”的展望及建议[J].中国瓜菜,2006(1):1-3.

[16]宋琰.贵阳市无籽西瓜产业化开发对策 [J].耕作与栽培,2004(2):10-12.

[17]马蓉丽,焦彦生,赵美华.山西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04,32(4):41-45.

[18]王林娟.秋延后甜瓜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前景分析 [J].陕西农业科学,2010(1):150-151.

[19]马跃.改革开放30年大背景下的西瓜甜瓜产业20年[J].中国瓜菜,2008,22(6):55-58.

[20]马光跃,陈红玉,桑选民,等.厚皮甜瓜在山西省产业化开发前景[J].北方园艺,2001(6):37.

[21]童莉,王欣,张刘宾.新疆西瓜种质资源多样性及产业化模式[J].干旱区研究,2003(4):303-306.

[22]焦彦生,马蓉丽,侯志钢.山西省辣椒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06,34(1):8-11.

猜你喜欢

忻州甜瓜产业化
甜瓜的重量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阳煤忻州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阳煤忻州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薄皮甜瓜新品种垦甜1号的选育
我喜欢吃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