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7例眼眶炎性假瘤CT诊断价值探讨

2012-04-12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89

陕西医学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假瘤肌炎眼眶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89) 程 春

眼眶炎性假瘤(Orbital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OIP)又称非特异性眼眶炎症综合征,是一种尚未明确病因的非特异性增殖性病变,多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1]。病理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无瘤细胞,并非真性肿瘤。临床表现主要有眶内充血水肿,疼痛、眼球突出、运动障碍,复视、视力下降等,可反复发作,病程迁徙不愈者可引起失明甚至发展成恶性肿瘤[2]。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除临床表现外,影像学检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CT对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有一定特征性,本研究对2006年5月至2010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47例眼眶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006年5月至2010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眼眶炎性假瘤患者47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学诊断证实为眼眶炎性假瘤。其中男28例,女19例。发病年龄15~79岁,平均41.5±5.1岁。单侧发病43例,双侧发病4例。排除外伤、Graves病、副鼻窦炎所致眶内炎症及真性肿瘤。47例患者均行CT扫描,其中42例患者同时行MRI检查。

2 方 法 CT检查:Siemens Somatom Emotion 6排螺旋CT扫描仪。横断面扫描以听眶线为基线,由眶上缘向眶下缘连续扫描,层距3mm,螺距1mm,冠状面与横断面相垂直,扫描由眶尖向前至眶前缘。其中23例施行增强扫描,复方泛影葡胺60ml静脉注射。

MRI检查:使用Simens Magnetom Essenza 1.5T扫描仪和头颅表面线圈,常规T1WI、T2WI扫描,脂肪抑制技术采用频率选择预饱和技术。在眶尖为中心的横断面、斜矢状面、冠状面扫描。增强扫描,造影剂复方泛影葡胺,0.1mmol/kg。

3 由两名工作时间3年以上的临床医师检查并记录 观察患者的CT表现,并与相应分类的MRI表现相对比。

结 果

肿块型:7例,占14.9%,CT表现为椭圆或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病灶,CT值26~48Hu;MRI为较均匀等低T1稍长或短T2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肿块均匀轻度强化,边界清。

泪腺炎型:9例,占19.1%,CT表现泪腺区肿大,椭圆形或扁平,密度较均匀,边界不清。MRI泪腺呈略高长T1、T2信号,椭圆形或扁平肿块,信号不均匀,边缘较模糊,增强扫描呈轻到中度均匀强化。

肌炎型:16例,占30.4%,CT表现眼外肌增粗,边缘毛糙,密度较低;MRI为等T1略高T2信号,边缘模糊,肿块外缘与眶壁脂肪间隙变窄,增强扫描呈轻度均匀强化。

弥漫型:6例,占12.8%,CT表现球后脂肪弥漫性病变,密度增高,呈团片状,无实质性肿块;MRI眶内为混杂T1混杂T2信号影充填,视神经、眼外肌及球后脂肪间隙显示模糊,分界不清,脂肪抑制呈稍高或低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弥漫性强化。

混合型:9例,占19.1%,CT及MRI表现为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影像。

讨 论

1 眼眶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与CT分型 眼眶炎性假瘤又称非特异性眼眶炎症综合征,目前尚不明确病因。眼眶炎性假瘤根据发病情况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临床表现多样,典型表现为眼球突出、活动障碍,眼睑充血胀痛,触及肿块,一般不影响视力,但累及视神经或视神经受压可出现视力减退[3]。本组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中年多见,多为单侧,也可累及双侧。根据累及组织和CT表现[4]分为肿块型、泪腺炎型、肌炎型、弥漫型、混合型。本研究中肌炎型最多,其次为泪腺炎型、混合型。

2 CT诊断 肿块型:表现为眶内规则或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边缘模糊。肿块贴附眼球或直肌附着点时可伴眼环增厚;位于眶尖部时可见眶尖正常脂肪消失;肿块侵及视神经及邻近眼肌时常伴有视神经及眼肌的受压移位,分界不清。泪腺炎型:泪腺呈弥漫性肿大,一般为单侧泪腺,双侧少见。表现为眼眶外上方类圆形及不规则形软组织影,分界清晰或略模糊。肌炎型:有文献报道[5]外直肌易受累,其次为上直肌、下直肌。眼外肌增粗,可单条肌肉受累,也可多条肌肉同时受累。肌腹和肌腱同时增粗是肌炎型的典型表现,同时邻近眼环也表现为增厚模糊。弥漫型:表现为框内密度弥漫性增高,正常结构模糊不清,视神经、眼外肌常不能辨认,形成“Frozen orbit”典型表现[6]。混合型:混合型有2种或2种以上类型者。

3 MRI诊断 眼眶炎性假瘤的MRI信号与病变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有关,急性期患者由于含有较多炎性细胞多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而慢性期患者由于纤维化组织相对较多,多表现为等T1等T2信号或长T1短T2信号,应用增强扫描时,肿块呈均匀性强化,从MRI信号可以初步判定肿块的急慢性情况及性质。眼眶炎性假瘤的特征性表现:视神经自肿块中穿过,增强扫描成像上更明显,这是由于假瘤的细胞成分与视神经的纤维组织所表现的信号不同。

由于MRI自身的特点,在反映眶内结构及肿块的形态、部位、大小方面与CT类似,对肿块侵犯其他结构显示也较CT清楚。笔者认为,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CT可以有效诊断眼眶炎性假瘤,MRI费用虽较高,但在辅助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需要根据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确保诊断。

[1]昊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12-920.

[2]InataniM,Kashii S,Nosaka K,et al.Orbital pseudotumor as an initialmanifestation of multicentric cattleman’s disease[J].Jpn J Ophthalmol,2005,49(6):505-508.

[3]张 虹,宋国祥,何彦津.眼眶炎性假瘤271例临床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8):484-487.

[4]Flanders AE,Mafee MF,Rao VM,et al.CT characteristicsof orbital pseudotumors and other orbital inflammatory processes[J].J Comput Assist Tomogr,1989,13:40-47.

[5]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35.

[6]郑穗生,高 斌,鲍家启.CT诊断与临床[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5.

猜你喜欢

假瘤肌炎眼眶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多发性肌炎的关键基因及发病机制
miR-340、Th17/Treg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寰枢椎脱位伴齿突后假瘤诊疗的研究进展
浅析孟毅分期论治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经验
《眼眶病多学科协同诊疗》新书发布
想要醒得快?早起揉揉眼眶
小肠多发钙化性纤维性假瘤误诊一例
睾丸鞘膜孤立性纤维假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38例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探析
实验室检测对多发性肌炎及皮肤炎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