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术后复发致肋间动脉-肺静脉瘘形成1例

2012-04-12张程鹏申晋昌汤雪松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9期
关键词:胸廓肺静脉肋间

张程鹏,申晋昌,汤雪松

患者,女,52岁。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鲜红色血,量约200 ml,共咯血3次,期间无心慌、胸闷、昏迷等,经内科治疗4 d后效果欠佳。20年前因“右侧乳腺癌”,行右侧乳腺癌根治术,其后行辅助化疗。3年前出现右侧肋骨转移行局部放疗,放疗期间出现前胸壁皮肤坏死溃烂并感染,感染控制后出院。查体:右侧乳腺缺如,右侧胸廓可见一大小约5 cm×6 cm局部凹陷,皮肤表面溃烂,呼吸动度较对侧弱,胸廓无挤压疼,右肺呼吸音减弱,左肺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右侧乳腺癌术后改变,双肺转移瘤。血RBC3.9×1012/L、WBC4.5×109/L、PLT183×109/L。

使用GE公司生产Innova3100IQ DSA机作为透视及图像采集;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5F动脉鞘,选用5F RLG导管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及右侧胸廓内动脉造影,见右支气管动脉、右侧第3/4、4/5肋间动脉及胸廓内动脉增粗迂曲,动脉早期呈广泛网状结构,血管壁毛糙不规则并与右肺静脉分支沟通显影,实质期右胸壁及肺内可见团状肿瘤染色。在透视下经导管给予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5-FU、顺铂、表阿霉素行动脉内灌注化疗以促进皮肤溃烂部位的愈合;再行动脉栓塞术,采用较大明胶海绵碎粒将参与供血的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逐个栓塞,栓塞后再次造影原肺静脉瘘口未再显示,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咯血症状消失,1周后各项检查结果基本正常。

大咯血时无论肺内原发灶是良性或是恶性病变,支气管动脉作为肺内营养血管均为主要的出血血管;起源体循环的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等均可能参与病灶部位供血。本文患者除支气管动脉供血外,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均参与供血,且后两者动脉供血为主,将病变区的供血动脉逐一栓塞后一般可以达到止血目的。肋间动脉-肺静脉畸形并动静脉瘘采用普通X线摄片诊断意义不大,只能大致了解肺部异常影像;CT增强扫描可进一步详细了解病灶及较大异常出血灶,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出血动脉的判断及有无动静瘘形成DSA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唯一“金标准”,且对病变血管介入栓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报道采用固体加油剂的混悬栓塞剂收到较好效果;采用直径约2 mm且经高压消毒后的大颗粒明胶海绵,并将其与造影剂混合后在透视下缓慢注射,并随时复查造影,以便观察栓塞情况,造影证实完全栓塞后停止栓塞;在栓塞之前应注意观察有无脊髓动脉显影,如有脊髓动脉显影应做超选栓塞。动脉栓塞仅仅是止血而不是病因治疗,它可以为患者赢得进一步治疗的宝贵时间,但是不能代替外科手术抗结核、抗感染、抗肿瘤等病因治疗。本文患者在栓塞前还针对其病变特点给予了一定剂量的抗肿瘤药物,其目的一是杀伤转移的肺部肿瘤,二是让被肿瘤侵蚀而溃烂的皮肤尽可能恢复正常。

猜你喜欢

胸廓肺静脉肋间
胸廓成形术在重度脊柱侧弯畸形矫正中的应用
“呼吸肌的运动和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模型制作
双侧胸廓内动脉起点异位一例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胸骨正中小切口与肋间侧切口瓣膜手术围术期的对比分析
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弯刀综合征术后肺静脉狭窄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心房颤动患者左右下肺静脉共干合并左侧房室旁道一例
腹腔镜在儿童胸廓出口处疾病中的应用
DSCT肺静脉成像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