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体育文化价值趋向研究

2012-04-12宋亨国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全球化价值

宋亨国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民族体质与健康研究中心,广州 510631)

当代体育文化价值趋向研究不能不认真考虑和探索其发展的基本指向。从哲学层面上看,当代体育发展终极指向于 “人本关爱”。这一指向不是区域之内的狭隘的形而上的探索,而是构建于全球化,尤其是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基础上的务实的哲学思考。这是研究当代体育文化价值趋向的根本。从目前来看,对这一命题的探索存在诸多不足:一是主观臆断——不考虑当代体育存在的现实情况而 “想当然”地进行思考;二是孤立说教——完全以奥林匹克全球化作为蓝本,孤立地进行当代体育价值趋向的论证;三是照本宣科——笼统地、一般地从文化价值论的角度上谈论体育的价值,未考虑到当代体育文化因发展语境的不断变迁已经具备了多样的或正在变化的价值体系。对此,本文试图从文化全球化导致世界体育结构变化的现实语境中,来考虑当代体育文化可能出现的价值趋向。

1 当代体育文化价值体系的整合与分化

百余年来,世界体育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其一,现代奥林匹克全球化进程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 “体育文化认同”。19世纪末,顾拜旦和其密友安德列·罗里在复杂社会背景下,正式提出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构想:“个人的自由运动原则,应当按照奥林匹克运动会方式组织的定期国际比赛中体现。古希腊部落时代,古奥运会表现了部落的共同性和和谐思想,现代奥运会也将遵循这一宗旨,并将其传播到世界所有的民族。”“让我们把划船、击剑和赛跑运动员送往国外,以此开创一个运动员的自由运动,这将使世界思想注入古老欧洲的血液。这使我能在你们的支持下提出按照现代要求复兴奥运会的建议。”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奥林匹克运动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对体育价值的认同成为人类的共识,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各类体育文化的发展。民族体育振兴,新兴体育文化不断涌现,这些共同构成了当代体育文化体系的基本格局。其二,不同体育文化,尤其是传统体育文化在历史发展条件下,内在文化秩序、主体内容、运行机制及表现方式大相径庭,这就决定了当代体育内在文化秩序的构筑和表现形式纷繁复杂。其三,当代体育文化的整合能力被大大提升了。在奥林匹克文化的引领下,当代体育成为一种文化和经济实体,其利用强大的 “社会身份”和 “利益空间”整合各种资源,“工具理性”“科技理性”“经济理性”“人文理性”等不仅成为当代体育文化的显著特性,而且也成为其主要的文化内涵。从整体上看,虽然当代体育仍无法摆脱奥林匹克文化秩序的影响,包括对技术、规则、范式、组织形式、传播机制、精神内涵的复制、丰富,以及奥林匹克 “话语权”的树立等一系列的形式,但是,我们应该尊重一个客观事实:在世界体育格局不断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文化正努力地开拓着自身的发展轨迹,并在不同的发展语境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输出着自身的文化特质,于是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世界体育格局的分化。这种分化并非意味着脱离,而是在人们多样化体育需求的基础上,各类体育文化开始自主性地探索和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发展模式。这对当代体育文化的价值趋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就一般意义而言,“价值是以主体 (人)尺度为尺度的,依主体 (人)不同而不同、变化而变化的,具有鲜明的 ‘人性’、主体性。”[1]也就是说,离开了人,各种价值也就失去了原点和归宿,体育文化亦是如此。体育给人类生活所带来的价值应该集中体现在实践和精神层面上。实践层面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一是以具体的项目实体作为平台和纽带,使人们参与到各种体育实践活动之中,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二是体育文化受多元因子的作用而具备了许多后天形成的价值体系,如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科技价值等。而精神层面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指导和规范体育实践价值体系过程中不断产生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个性、校正和规范人的行为、净化人的心理等具体效果;二是从抽象和理想层面给予其联结主体一个精神信仰、寄托和追求的载体。这两个价值表现层面共同指向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品质,促进人的积极发展。由于人能够进行有意识的价值选择,因此,对不同体育文化的价值需求和价值取向便存在多样性。虽然当代体育文化多元价值功能的形成有着复杂的背景,但随着社会发展,人类自主意识、健康意识的深层次觉醒是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百废俱兴,世界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奥林匹克文化因契合时代的基本品质,如竞争超越、团队合作等,而迅速成为人们经济、政治、精神生活中的现实需要。这种现实性不仅体现在个体之间的联系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奥林匹克、社会的深层关系上,即奥林匹克逐渐突破人类个体之局限,成为一种能够促使不同群体,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整合力量。但随着这一态势的逐渐深入,人们却逐渐认识到在奥林匹克不断整合其它资源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做出价值抉择,但却表现出较大的单一性和限定性。具体而言:其一,奥林匹克运动的 “工具化”发展态势日渐深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权力、经济、科技、政治、市场等价值空间呈现出统一化的设定局面,各类利益群体在可能的条件下不断扩张着所属的价值空间和影响力,他们或积极或 “迫不得已”地采取各种充满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实践手段改变着原有的利益格局。尤其是到了上世纪中后期,依托经济全球化,奥林匹克更以一种 “对象化、外向化的行为模式”与 “高度社会化的活动方式”[2]迅速走向全球。这种在价值被过度物化时代所产生的,并以自然科学精神作为基本文化规范的现代体育运动,从本质上来说 “就极易走向以牺牲自然本质为代价而换取社会性价值的异化悲剧。”[3]其中,典型的工具性特征就是 “政治化”和 “商业化”发展趋势。前者使奥林匹克成为国际政治 “普遍使用”的工具,后者使奥林匹克运动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在这种趋势下,“标准化”“职业化”成为必经之路,各种危机,如兴奋剂滥用、贿赂、人文精神丧失、球迷骚乱、赌球等也由此而来。其二,奥运会项目的急剧增加产生了 “病态膨胀”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本质都体现为利益最大化需求。其中不论是国家利益还是民族利益,都期望借助这一有效的平台实施既定的发展战略。这样一来,体育文化的价值就被人为地 “标准化”和 “统一化”了。然而,随着人们对奥林匹克文化价值的深层次觉醒,以及多元传统体育文化振兴的客观推动,当代体育文化的价值属性逐渐出现了多样化的回归趋势。

2 当代体育文化物化价值体系的趋同性

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体育逐渐由一种单一的或单纯的文化现象转变成为一个综合的文化、经济实体,尤其是在奥运会的引领下,其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科技价值被极大膨胀,越来越成为一个矛盾集合体,从而更加深刻地影响着和左右着人们的现实生活。

从实践层面上看,一方面,体育全球化使普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对体育的价值取向出现了某种趋同性。体育文化通过自身内含的不同体育文化特质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体育产生共性的需求,进而深入影响到支撑人们日常生活的其他相关价值,从而形成了广泛的体育价值趋同性。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体系日渐突显,它们虽然在当代体育全球化进程中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体现出的价值效应却有着相似的结果。在以政治为中心的时代,体育成为国家政治活动的工具,政治家们利用体育的世界效应来实现或表现自身的价值,比如中国的 “乒乓球外交”,参赛运动员成为国家的代表,美苏对彼此奥运会的抵制等等。而到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时代,体育迅速成为一个经济实体,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4]。这一过程的实质就是体育开始冲破时空限制而无限地扩张自身的价值体系。在一段时期内,对于体育全球化,尤其是奥运会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价值效应,人们欢欣鼓舞,并乐观地认为已经找到了现代体育发展之路。但随着这一趋势的全球蔓延,它所带来的破坏性力量日渐显露:当现代体育的经济价值效应走向全球化之时,当人们在现代体育的联结中出现了 “经济价值”尺度之时,人类对现代体育的价值观和具体的实践方式也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以各种途径和方式继续整合不断质变的现代体育,期待进一步获得更大的利益。从整体上看,体育所表现出的政治、经济价值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并扩大了体育联结不同群体的范围,并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引导着人们在体育实践中的具体行为。也就是说,在体育这种价值实现机制的作用下,人们参与体育的方式已经从原始的肢体交流,拓展为复杂多样的形式。对于这一纷繁复杂的态势,人们迄今还无法确认一种能够完全适应于这种联结和交往方式的有效规范。因此,面对当代体育多元的价值体系和表现形式,人们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回归体育的价值原点,遏制其全球化的趋势;二是积极面对当代体育价值多元化趋势,构建合理有效的机制和规范。显然,回归之路无异于杀鸡取卵,并非可取之道。

但是,构建与当代体育全球化相匹配的规范方式,并不是靠单纯地修正多元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和表现形式就能够实现的,它还关系到各种系统的体育组织、机构、制度等的建立和完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求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尤其是对当代体育发展能够产生较大影响的群体和组织的价值观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当代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系日渐丰富和复杂,尤其是近十几年,人们为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地把其内含的一些价值无限扩大和膨胀,出现了深层次的“异化”现象。因此,建立一般民众普遍认同的合理高效的权力机构、组织体系以及监督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单纯强调某一种体育文化的发展,或是偏执于某一群体的利益获得,都不会对人们的体育实践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思辩体育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体育联结范围无限扩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不同规范方式,都是以其在人们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多样价值观念发生相应转变为必要条件的。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代表的西方体育价值观冲破地域性而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享资源就是以契合时代的价值观念,特别是竞争超越、个性自由、公平民主、教育共享等观念为必要条件。其内在机制是区域认同的体育价值体系扩展到了全球范围,并在扩张的过程中不断纳入其他文化范式,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能够通过体育进行平等交流的价值共识。而其他体育文化,尤其是传统体育文化虽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世界体育体系中的弱势单位,但所表现出 “本土化或民族化”趋势,使其有了确立自身文化身份的平台,从而实现了从规范框架外到了框架内的转移,并开始以特有的价值和表现形式共同构建当代体育的价值体系。虽然重新构建当代体育全球化价值共识的道路极其曲折而漫长,甚至还会伴随各种尖锐的利益冲突和 “异化”现象,但无论如何,这一趋势不可避免。因为如果没有多元体育文化共同整合,没有更具 “人本关爱”内涵的一致的价值准则和表现形式,人类将无法摆脱因体育异化而带来的诸多危机。因此,在当代体育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的今天,多样体育文化通过自身文化身份的确立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整合其既有的,以及后天形成的价值体系,从而在实践价值层面上重新构筑当代体育文化全球范围内的价值趋同[5]。

3 当代体育精神文化价值体系的多元化趋势

当代体育实践层面的价值是物化了价值体系,它还要受精神文化价值和理想性价值的支撑和引导。多样的体育文化作为不同的整合力量共同构筑当代体育价值趋向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其内在制度文化共同作用的过程,它受到种种既定的外部条件制约,因而并不能充分地表达每一个体育文化实体内涵的深层价值取向。但多元体育文化所蕴涵的不同的精神文化价值或理想性价值则可以完全摆脱各种外部条件的限制,它们表征出的是不同民族对体育文化的心理作用和精神寄托,深刻反映出蕴涵的民族精神。就此而言,多元的精神文化价值构成了当代体育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努力寻求更大生存和发展空间的传统体育文化而言,精神内核成为其发展的原始动力。但是,这种价值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趋向如何呢?它亦像当代体育实践层面的价值那样将趋于某种共识价值吗?

就价值形式展现的具体语境来看,当代体育文化实践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价值在不同的文化和群体结构条件下的体现是极为不同的。体育文化内在价值的实现,实质就是与其他文化价值在人们现实生活的实现划分了一个明确的界限和基本范围,一些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可以使体育文化价值实现最大化,但有些则可能阻碍体育文化价值体系的实现,甚至可能造成体育文化价值内涵的缺失。正因如此,体育文化实践层面的价值及其实现是有限的或是被限定了的,而精神层面的理想性价值则是永恒存在的。体育文化就价值本原来说,它所内涵的精神价值主要表现为通过主体肢体和心理的实践参与来不断规范、校正其行为和塑造其健康的心理机能和道德素质,但是当体育被赋予和纳入了多元的时代内涵、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更多抽象性的哲学内涵时,它的精神价值体系就会进一步超越实践层面价值的范畴,而只能给主体间接地提供一种有限意义上的寄托和规范。也就是说,有可能使人们通过体育实践获取利益时具有了某种超越性和理想性意义。

在体育全球化进程中,奥林匹克文化的活动处于中心地位,其各个层面的价值体系都占据着统帅和引领的地位,尤其是精神文化价值体系不仅引导着体育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而且对其他体育文化既有的文化范式和特质产生了剧烈的压迫效应,迫使它们不得不努力寻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传统体育在茫然改造之中丧失了自身内在的精神文化价值,从而失去了其价值指向的民族心性。于是,多样的体育精神文化价值在世界体育体系中便不可能具备独立的 “话语权”,甚至在不断湮没的过程中逐渐和物化了的价值体系趋同起来。但是,在不同体育文化寻根溯源、诉求于独立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情况会得到极大改变。各种体育文化身份的不断确立,彼此以较为独立的姿态进行复杂的 “和合”,这就使得不同的体育精神文化价值不必再从属于或认同于主流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系,而可能在这种复杂的语境中展现出多样化的局面。这样,不同体育文化的实践群体和实践对象的关系就可能会上升到一种理想的高度,并在这种理想或理念的引导下遵循各自不同的体育实践价值规范来获取自身的需求。尤其是在新体育文化不断涌现,以及传统体育越来越被世界认同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以其内在的精神文化价值体系作为本原而接受更多实践价值规范的制约。因此,伴随着体育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可以预见到,当人们参与体育实践的领域、层次或具体对象发生改变时,其内含的不同的精神文化价值因其超越性和理想性不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对于传统体育文化而言,作为其文化之核心的理想性价值是有可能保留在其传统特征中的。

但传统体育精神文化价值在文化全球化时代的确证,并不意味着原封不动的照搬。传统体育大都是受母体文化的滋养,以及依托民族血缘和地缘资源而形成的,其价值体系本身就是一个矛盾集合体。因此,在传统体育突破地域或民族范畴而走向更大舞台的时候,它所内含的精神价值体系必须与已经开始发生转变的实践价值体系重新联结起来,能够为新的传统体育价值范式提供终极意义的指导和支持。而这就需要对传统体育的精神文化价值进行创造性的改造。一方面,要站在文化全球化的高度,以民族心性去厘清和剔除其内含的一切消极或附加的因子,从而能够真正找到具备永恒生命力的精神文化价值本原。另一方面,则要依据变化了的传统体育范式对其精神文化内含的进行创造性的构建,从而在二者之间找到一种能够有效关联的纽带。在这方面,我们从日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转换中能够窥知一二。在精神文化层面,文化全球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各体育文化内含的精神文化价值的趋同,而是有可能将其按自身的存在形式和发展轨迹确证和保留下来。这就使当代体育在全球化范围内出现了各种理想性价值共同作用于各具体文化范式的局面。其一,由于各种体育精神文化价值体系存在着巨大的再认识和再解释空间,因此,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对当代体育趋同的实践价值提供指导和理想性的支持,从而在人们的各种体育实践中形成一种 “迭加”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其二,这些多元的体育精神价值由于自身独立文化 “话语权”的获得,而可能在哲学高度上形成一种 “和合”的态势。

4 结语

当代体育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仅导致了多样体育文化实践价值体系出现了趋同的可能性,即导致了全球普遍存在的物化价值体系;而且导致了多样的体育精神文化价值有可能通过创新性的改造而进一步得到确证和保留,从而形成一种绚丽多彩的理想价值体系。一方面,在多元体育文化和合共生的现实语境中,普适存在的体育价值范畴是每个主体实现自身需求获得多元利益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对不同体育文化多元发展范式的积极探索是进一步拓展世界体育文化价值内涵,实现不同体育精神文化价值体系 “和合”并存的必然选择。

[1]孙伟平.论价值的主体性与客观性[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1):31-33.

[2]郝勤.宝筏西渡 紫气东来——《太乙金华宗旨》的西渐与东西方体育观的差异[J].体育文史,1996(2):26-28.

[3]胡小明.竞技运动文化属性的皈依——从玩具到工具[J].体育文化导刊,2002(4):16-19.

[4]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5]宋亨国.论多元体育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9(5):48-50.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全球化价值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全球化陷阱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