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市海洋旅游文化发展研究

2012-04-12张金忠宋欣茹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2年11期
关键词:大连市自然保护区海洋

张金忠,宋欣茹

(1.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大连 116029;2.中共瓦房店市纪委 大连 116300;3.大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大连 116012)

大连市海洋旅游文化发展研究

张金忠1,2,宋欣茹1,3

(1.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大连 116029;2.中共瓦房店市纪委 大连 116300;3.大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大连 116012)

大连是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其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存为海洋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文章对大连市海洋旅游文化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大连市海洋旅游文化的发展对策。

海洋;旅游文化;大连

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凡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能使旅游者舒适、愉悦、受到教育,能使旅游服务者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1]。

大连旅游文化发展取得显著的成绩。1999年大连市推出“浪漫之都”的旅游形象定位,2003年大连注册了“浪漫之都”游文化品牌,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42个系列的相关产品,开创了国际旅游业先河。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评估,其价值约1 000亿元,并将成为大连在未来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重要的无形资产。2007年大连市提出了“风情海岸”旅游休闲概念,形成了以滨海休闲为主体,温泉滑雪、乡村体验、节庆活动等多种旅游休闲业态蓬勃发展的新格局,为打造旅游休闲的国际名片打下了良好基础。大连创造性地开发了夏季“3S”(阳光sun、海水sea、沙滩sand)和冬季“3S”(温泉spring、运动sport、购物shopping)系列旅游产品,以海文化为背景,开发海滨风光、海岛休闲、海洋生物和科普、海洋娱乐、海上运动、大连海鲜、山林休闲、温泉旅游、节庆活动、婚庆主题、体育健身、历史文化、工农业旅游等系列旅游文化产品,这些产品体系使大连旅游文化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大连赏槐会、国际服装节、国际啤酒节、国际沙滩文化节、东亚国际旅游博览会、夏季达沃斯等节庆活动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

1 研究综述

一些学者对大连海洋旅游文化进行了研究,他们从海洋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渔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取得了丰硕成果。

海洋文化方面,赵一平等认为:大连海洋文化所具有的“三开四味”特点,预示着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应有价值,以及海洋文化内涵丰富的海洋旅游将成为大连新世纪旅游的热点[2]。王雪莲等认为:以海洋文化为灵魂,深度挖掘海洋资源,不断丰富产品文化内涵是大连发展海洋旅游的生命线;突出浓郁的地域特色,推出多元化海洋旅游活动,树立多品牌海洋主题形象是大连海洋旅游发展的重点[3]。张淑香等认为:科学构建特色海洋旅游文化,让文明发达的“值得向世界推荐的城市—浪漫之都”大连,在推进全域城市化新发展、新跨越的同时,辐射辽宁、引领全国乃至东北亚海洋旅游文化群的发展[4]。张韶华等认为:大连要全面推进海洋的开发,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发展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品牌,努力提高海洋文化的层次,带动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5]。

生态旅游文化方面,谢春山认为:若在传统的海滨风光旅游项目之外,将海岛的自然风光和丰美的渔业资源结合起来,开发、创意出一些自然、原始、参与性强的专项旅游项目,这种极具吸引力的休闲娱乐式的旅游方式,即突出了大海的特色,又符合“生态旅游”的潮流,应是大连形成海洋文化游的一个方向[6]。纪国明认为:大连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可以形成“大连市区—旅顺口风景区—老铁山自然保护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庄河冰峪沟省级旅游度假区—南部海滨风景区—仙人洞自然保护区—长海县风景区—金龙寺森林公园—安波温泉”等生态旅游热点和黄金路线,并以旅游区为节点,构建旅游资源区域体系[7]。

休闲渔业文化,宋玮等认为:大连的休闲渔业开发应注意挖掘渔家民俗文化、海洋渔业文化等内涵,组成形式多样的休闲渔业产品。从文化旅游的终极关怀角度和文化旅游兴趣的转换角度,实现休闲渔业产品的有效连接,从而构筑大连休闲渔业产品体系[8]。

2 大连市海洋旅游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大连市海洋旅游文化发展现状

2.1.1 海滨自然景观文化

大连东濒浩瀚的黄海,西临一望无垠的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倚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广阔的腹地。大连海岸线全长1 906km,占辽宁省海岸线总长度的73%,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

(1)海水浴场。大连海域面积2.3万km2,海水资源丰富,宜建海水浴场的岸线111.7km。目前有星海公园、老虎滩、大小付家庄、棒槌岛、金石滩、黄金山、仙浴湾等60余个海水浴场,海滩宽阔平缓,海水清澈洁净,自然条件好,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大连海域分布有黄渤海分界线自然奇观。大连老铁山前的岬角是观看黄、渤两海分界的好地方,此处与山东蓬莱登洲头隔海相望,黄海和渤海在这里交汇,蓝色黄海和黄色的渤海水泾渭分明,形成一道清晰的界线,天然地划分出两个海域。

(2)海岸地貌。大连沿海一带的海蚀地貌发育十分典型,各种海蚀平台、海蚀桥、海蚀洞、海蚀崖等地貌形成了大量的奇异的礁石风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金州区大李家镇朱家屯一带,长达10km的海岸形态各异的灰色礁石构成凝固的动物园奇观;金州区黄海沿岸的金石滩,这里有我国罕见而完整的震旦纪、寒武纪的地质地貌和沉积岩石,丰富多彩的生物化石。连绵20km的海岸线浓缩了古生代距今3亿~6亿年的地质演化史,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地质博物馆;滨海路景区的西北部有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的“莲花山”的地质构造奇观[9]。

(3)自然保护区。大连市现有各级自然保护区12个,其中: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包括: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蛇岛蝮蛇、铁山候鸟,保护区面积为14 595hm2;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海滨喀斯特地貌,保护区面积1 350hm2;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赤松-柞树原生系统等,保护区面积3 575hm2;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斑海豹,保护区面积672 275hm2。②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大连长海海洋珍贵生物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刺参、皱纹盘鲍等海珍品及温带岩礁生物群落,保护区面积220hm2。③市级自然保护区7个。分别为大连小黑山水源涵养生态功能自然保护区、大连金石滩海滨地貌自然保护区、大连三山岛海珍品资源增养殖自然保护区、大连老偏岛-玉皇顶海洋景观自然保护区、大连海王九岛海洋景观自然保护区、大连长山列岛珍贵海洋生物自然保护区、大连石城乡黑脸琵鹭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718 929hm2,其中陆域面积为31 076hm2,海域面积为687 853hm2[10]。

2.1.2 近代海洋战争历史文化

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等近代战争遗迹是大连重要的文化景观[9]。大鹿岛至黑岛南海域发生的中日甲午海战,民族英雄林永升在黑岛南海老人石附近壮烈殉国,此处现已被设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庄河花园口是甲午战争时日军侵占旅顺的第一登陆点。旅顺口区是我国日俄战争遗迹最集中地区:东鸡冠山北堡垒、日俄监狱旧址、电岩炮台、白玉山、军港公园、旅顺博物馆、苏军烈士陵园等珍贵的历史遗址等,被称为“半部中国近代史”见证的历史文化景观,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

2.1.3 海洋主题公园文化

主题公园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补充和现代旅游中的重要类型之一,正以其独特的内涵和新颖的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11]。大连目前有老虎滩海洋公园和圣亚海洋世界2个海洋主题公园,是展示海洋文化,突出滨城特色,集观光、娱乐、科普、购物、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主题公园。老虎滩海洋公园是中国首个现代化海洋主题公园,拥有亚洲最大的珊瑚馆以及世界规模最大、展示极地海洋动物最多的海洋动物馆,全国最大的半自然状态的鸟语林,全国最大的花岗岩群虎雕塑,全国最长的大型跨海空中索道,大连南部海域最大的旅游观光船,四维影院等,是首批由国家旅游局评定的5A级景区。圣亚海洋世界是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大连本地成功建设并运营的旅游景区,该景区包括圣亚海洋世界、圣亚极地世界和圣亚珊瑚世界3个场馆,当年以拥有中国第一座海底通道闻名全国,如今已变身为让你感受惊奇、体验浪漫的情景式海洋主题乐园,以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海洋动物表演见长,是首批由国家旅游局评定的4A级景区。

2.1.4 涉海工业文化

大连涉海工业基础雄厚,海洋产业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旅游资源。大连港始建于1899年,地处西北太平洋的中枢,是东亚经济圈和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是该区域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大连港拥有悠久的历史、秀丽的海上风光和丰富的现代港口设施,成为具有特色的工业旅游资源。近年来,大连结合自身特点,打造出受国内外游客欢迎的大连造船厂旅游系列产品。结合大连港东部地区搬迁改造,把有近百年历史的港务局办公楼、红色灯塔等代表性建筑景观纳入港口工业旅游的范畴,把曾接待过国内外诸多知名人士的“大连号”豪华游船,也投入港口工业旅游营运中,从而提升这个城市港口工业旅游的档次、丰富港口工业旅游产品的内容,形成独具大连特色的港口工业旅游文化[9]。

2.1.5 海洋民俗节庆文化

海洋文化是大连旅游资源最重要的特征,挖掘海洋文化资源能充分发挥大连各大节庆活动的特色。大连的民俗节庆文化围绕海洋做足文章,很好地将服装文化、体育文化、海滨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会展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大连的海洋民俗节庆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如国际钓鱼节、冬泳节、沙滩文化节、长海马祖旅游文化节、长海渔家风情节、北海渔民节、龙塘海灯节等。节庆文化是大连概念文化“浪漫之都”得以体现的有效途径,是大连旅游文化品牌的特色部分。

2.2 大连海洋旅游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连有丰富历史、军事、商业、经济和科技的海洋文化底蕴,但挖掘开发不够,具有大连城市特色海洋文化旅游产品不突出。与大连丰富的自然资源相比较,拥有众多文化形态的大连,文化资源的开发明显落后于自然资源的景观化进程,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也没有得到较好提升,与建设东北亚滨海旅游名城的目标还存在差距。

3 大连市海洋旅游文化发展对策

3.1 突出旅游特色,深挖文化内涵

海洋旅游文化的开发既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结合当地的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创造出独特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猎奇心理,提高区域旅游的竞争力[12],又要充分利用多种社会资源,通过优化配置、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市场卖点[13]。大连海洋旅游开发应注意挖掘渔家民俗文化、海洋渔业文化、海洋军事文化等内涵,组成形式多样的海洋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同时,加强对高品位、高质量特色旅游项目的创意与营造,增强吸引力,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得到多方位的陶冶,从而使大连海洋旅游业达到一个新层次。

3.2 整合旅游资源

海是大连最原始的文化符号,是大连一切浪漫元素的基础。大连海洋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景区景点众多,节庆也较多。整合推出海滨风光、海岛休闲、海上运动、渔家风情等海洋旅游文化系列线路,要注重挖掘其文化内涵,使游客能够充分感受到大连海滨极致的浪漫风情。同时,要解决好大连海洋旅游的淡季问题。在旺季要注意丰富夜间海洋旅游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海洋旅游市场,以思想观念的转变带动工作思路的创新,引领东北乃至环黄渤海旅游新时尚,有效推进“风情海岸”品牌建设。

3.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充足的人力资源可以为海洋经济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可以对海洋旅游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大连市在引进海洋旅游与海洋经济科技人才的同时,可以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海洋经济人才。对现有海洋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大海洋科技投入,增强海洋经济创新能力,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建立和完善滨海旅游信息系统、海洋旅游文化信息系统,建立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服务的旅游信息咨询系统。

3.4 加强历史文化的挖掘和现代文化的培育

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魅力将成为新推动力。海洋文化通过辐射效应与渗透效应,可以提升大连旅游资源的品味,增强旅游的精神文化内涵,赋予旅游产品差异性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一是要突出历史文化的开发。大连有古代城(堡)遗址、民间艺术和节庆习俗、以及俄日异域文化、近代战争遗址等,把这些厚重的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融入现代城市建设,融入现代舞台或影视表演,展现品牌历史文化的现代意义,展现大连强大的海洋旅游文化魅力。二是要注重现代文化元素的培育和开发,把时代元素植入现代旅游[14]。在挖掘历史文化元素的同时,也要结合现代旅游发展的潮流,培育和开发时尚的旅游文化元素。比如,海洋极地馆、圣亚海洋世界、世界和平公园、蛇博物馆、金石滩等的建成,为大连营造出浓烈的海洋文化氛围。在以后旅游项目开发中,要打造以滨海休闲度假、邮轮旅游、沿海主题游船旅游、游艇旅游、帆船旅游、海岛旅游等为重点,充分演绎蓝色浪漫、动感阳光、惬意休闲的主题。

[1] 王明煊,胡定鹏.中国旅游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8-9.

[2] 赵一平,李悦铮.海洋文化与大连海洋旅游开发[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22(03):88-92.

[3] 王雪莲,吴忠军,赵耀.大连海洋旅游开发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09-116.

[4] 张淑香,林志伟.关于科学构建大连特色海洋旅游文化的思考[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88-90.

[5] 张韶华,林宪生.大连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1(21):133-135.

[6] 谢春山.旅游文化:大连建成中国旅游名城的深厚底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85-88.

[7] 纪国明.大连生态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7):2-3.

[8] 宋玮,勾维民.大连市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08(1):46-48.

[9] 王媛媛.大连旅游文化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9:20-24.

[10] 姜周.大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基础研究成果汇编[R].大连: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94.

[11] 保继刚.主题公园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分析[J].地理学报,1997(3):237-245.

[12] 韩志强,郑耀星.福建海洋文化旅游发展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8):10-12.

[13] 苏勇军.宁波海洋文化及旅游开发研究[J].渔业经济研究,2007(1):26-30.

[14] 海峡西岸山区绿色生态县自然文化旅游发展问题研究[J/OL].(2011-03-17).http://www.fzskl.comHtml2011317/201131715559.shtml.

猜你喜欢

大连市自然保护区海洋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DALIAN THE SEA IN THE NORTH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Book6 Module1 Small Talk Teaching Plan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