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和传承——体育评书发展研究

2012-04-12

湖北社会科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老梁评书形式

肖 宁

(武汉体育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停播了2年的梁宏达主持的《体育评书》在新浪网体育频道恢复播出,20期节目,又掀起一阵收视热潮。从学术界对体育评书创新的肯定,到对体育评书的批评,再到体育评书犀利回归。到底如何评价体育评书,体育评书未来如何发展,值得研究。

一、体育评书的定义及分类

评书,古代称为说话,又称说书、讲书,是我国一种传统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是曲艺的一种,它以折扇、手帕、醒木等为道具,多讲说长篇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评书的黄金年代,每当到评书的播讲时间,人们都端坐在收音机旁聚精会神地聆听播讲。听评书是当时人们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的普及,人们的娱乐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加上传统评书内容陈旧,评书的受欢迎程度逐年下降。为了改变评书日薄西山的状况,评书界从业人员努力适应时代潮流的变化,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首先,电视评书的出现,打破广播一统天下的评书格局,它大量借鉴了电视的表现形式,突出声音和画面的融合。[1](p42)其次,评书在播讲内容上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评书多是长篇历史故事和英雄豪侠传奇,解放后出现很多近现代革命题材的作品。一方面,传统评书为永葆生命力,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口。“音乐评书”、“学术评书”、“新闻评书”等相继出现。[2](p78)另一方面,我国体育解说评论风格单一化,受众期待新的可听性强的体育评论节目。体育评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体育评书的定义。

体育评书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评书是指体育评书类节目,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将体育的内容以传统的评书的艺术形式演绎。体育内容包括体育事件、体育新闻、体育人物、体育历史等等。例如:张少佐说的奥运评书,马岐先生的评书说奥运,梁宏达(老梁)的《体育评书》节目等等。狭义的体育评书是特指梁宏达(老梁)的《体育评书》节目,该节目播出时间长,影响大,具有代表性。2005年12月24日在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首次亮相,他注重播讲内容的时效性,以评书的形式,对体育赛事,体育事件等进行叙述、介绍、讲解、评论和烘托,标志着一种新的体育评论形式正式诞生。是一种评书化的体育评论,是中国电视体育评论走向民族化未来形态的有益探索。[3](p56)体育评书类节目的出现,不仅是体育解说评论形式的创新,而且拓展了评书的内容,它不但对我国体育解说评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体育评书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体育评书进行不同的分类:

1.从节目性质的角度,可将体育评书类节目分为两类

一是新闻类体育评书。它侧重于体育解说评论的内容,是评书化的体育解说评论,属于新闻类节目,将理性和娱乐性相融合。以老梁《体育评书》为代表,还有天津电视台《奥运演义》等节目。

另一类是文艺类体育评书。它凸显评书形式,评书说体育,从节目分类来看,属于文艺类。播讲者多为评书大家如马岐、张少佐。由专门的团队对评书进行创作,充分发挥传统评书的特点,凭借评书艺术家的深厚功力,引人入胜。内容上涵盖奥运历史和赛事。

2.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的分类,体育评书可分为广播体育评书、电视体育评书、网络体育评书。评书播讲中充分发挥各媒体的优势。例如电视体育评书节目充分发挥了电视的媒体优势,给评书配上了相应的体育内容的画面。电视的这种将现代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节目形式风格独特,令人耳目一新,使观众兴趣盎然。

二、体育评书的发展历程

体育评书于2005年底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首次播出。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各家电视台、电台纷纷策划播出各类体育评书类节目。2010年7月,中国教育电视台体育评书节目停播,体育评书类节目风光不再。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体育评书在新浪网恢复播出。体育评书呈现出高潮——低谷的波浪式前进的发展样态。

(一)体育评书的初创阶段。

2005年12月24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体育沙龙节目中推出体育评书,在听众的建议下,第一次将梁宏达的体育评论节目命名为体育评书,体育评书这一新名词首次正式出现。[4](p2)体育评书节目将体育解说评论和评书形式相结合。在这期节目中,体育评书播讲者梁宏达(老梁)谈到,“大家可能经常听各种各样的体育评论,比方说你听黄健翔说足球,听张卫平说篮球,听蔡猛说乒乓球,……,另外你再听评书,大伙听得更多的,单田芳单先生的,袁阔成袁先生的,刘兰芳刘先生的,这两个节目的结合,是我们节目的一个特色。”老梁还谈到了,体育评书和传统评书的不同点:在播出方式上,传统评书为录播,体育评书为直播。在内容上,传统评书多为播讲过去发生的事,如《隋唐演义》、《岳飞传》,讲述历史故事,而体育评书是对直播前一周内发生的体育重大赛事的点评,强调播讲内容的时效性。准确的说,是将体育评论评书化。初创阶段体育评书以广播为载体,听众多为体育迷,受众相对局限。

(二)发展阶段。

2008年,老梁的《体育评书》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为了配合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更名为《奥运评书》(北京奥运结束后,又更名为《体育评书》),除了继续吸引过去的广播听众外,还吸引了大量电视观众,影响日益扩大。借助北京奥运东风,一时间,各媒体纷纷推出体育评书类节目。例如:北京电台播出的《评书奥运》,由著名的评书大家马岐先生播讲。天津电视台公共频道推出的《奥运演义》,由天津十佳主持人林铁主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联手大地评书艺术研究所共同精心打造的“评书说奥运”系列节目,由评书巨匠袁阔成先生担任顾问,他的弟子著名青年评书演员张少佐播讲等。节目涉及内容更加广泛,包括赛事评说、奥运历史、奥运故事、体育规则、体育趣闻、奥运人物等。一些评书大家也加入到播讲者的队伍,涌现出一些专业的体育评书创作者。除了直播之外,也采取了录播的方式。体育评书类节目进入到快速发展期。2009年,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老梁《体育评书》节目正式落户新浪网,受众进一步增多。节目与受众互动更为便捷。

(三)低谷阶段。

北京奥运会之后,体育评书类节目在各个媒体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相继停播。在众多体育评书类节目中,影响最大的、播出时间最长的还是老梁的《体育评书》。2010年7月老梁的体育评书正式在中央教育电视台停播,体育评书走入低谷。

2012年7月,伦敦奥运会期间,老梁的体育评书在新浪网体育频道恢复播出。话题从解读开幕式的英式幽默与高贵,到质疑羽毛球消极比赛,再到分析易建联为什么救不了男篮等,精彩纷呈。据新浪网统计主题为“刘翔摔倒是怎样一出戏”的一期节目点播量高达700多万,在微博上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相关话题在播出后3小时升至6万多条。[5]20期节目播完后,无数网友意犹未尽,但最终还是曲终人散。

三、体育评书成功的原因

在众多的体育评书节目中,老梁的《体育评书》最为成功,不管是从受众的反应,还是收视率来看,都是得到一致的好评,是一档成功的体育评论节目,它时效性强,信息量足,跳出体育说体育,引人深入思考。体育评书的生动、幽默,引人入胜的特点,这是我国体育解说评论中所缺少的,也是受众所期待的。

(一)内容为王。

体育评书之所以有稳定的观众是由于播讲内容决定的。体育评书选取的内容注重实效性,一般受节目播出周期的限制,每次都讲直播前录播前一周之内的事情。老梁在节目中多次谈到对体育评书内容和形式的看法。他认为播讲内容是受众喜爱的,这是节目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内容选取上,注重紧跟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互动信息中把握受众的脉搏,使节目内容切中受众的心扉。据老梁自己介绍,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每天都收到6万多条短信,平均一秒钟有300多条。节目到电视台、网络播出后互动信息更是铺天盖地。在老梁的体育评书中经常揭露体育界的假丑恶,求真相,深受体育爱好者的喜爱。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思想的日益活跃,受众的判断、辨别能力普遍提升;他们希望信息对等,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老梁的体育评书节目的宗旨是“乐在挑刺,放言无忌,”节目内容针砭时弊,正好符合了受众的心理期待。

(二)老梁在体育解说评论评书化实践中的尝试。

传统评书擅长讲故事,并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在有趣的、吸引人的故事的播讲之中宣扬忠君爱国、侠肝义胆、惩恶扬善、爱恨分明等道德观念。评书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程式,如开始念一段“定场诗”,或说段小故事,正式表演时,介绍新出现的人物,就要说“开脸儿”,即将人物的来历、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征进行描述;如果赞美事物、人物时,会念大段骈体韵文,称作“赋赞”,富有音乐性和语言的美感;说演到紧要处,常常又会使用“垛句”或曰“串口”,即使用排比重叠的句式强化说演效果;使用“关子”和“扣子”作为根本的结构手法制造悬念。[6](p55)话语表达的快节奏,使受众感到酣畅淋漓。

老梁的体育评书中经常借用评书的表现手法分析体育事件,评说体育赛事、人物。以此做到“张嘴有趣”。但并未全盘照搬评书表现手法,而是有取有舍,取舍的标准是符合体育评书这个体育评论节目的需要。由于体育评书追求信息量大,所以传统评书中的“赋赞”、“串口”往往舍弃。在2009年9月16日中国之声的体育评书节目中,老梁谈到了对体育评书形式的看法,他说“(体育评书)内容真照传统评书那么说呀,大家可能不太满意,你比方说,马上就08奥运会了,要说奥运会的评书,按照纯粹传统评书格式,您一听就不满意,奥运赛场上啊,我们看彩旗飘飘啊,有飞龙旗、飞虎旗、飞彪旗、飞豹旗、三十六杆天罡旗、七十二杆地煞旗、再场上一看啊,那是人山人海呀,人至一万铺天盖地,人至十万彻底连天,一行行一列列,那是高大的魁梧,瘦小的精神。这大队人马走进了比赛场地,我们看,排排阵阵那都是非常有讲究,什么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人三才阵,四方阵,五丁六甲阵,七甲迷魂阵,八卦阵,九宫阵,十面埋伏阵。如果我说到这,这么多废话还没说到比赛,你想,你等着听体育评书不得骂我吗。”而适当地借评书的表现形式,能使大家耳目一新。说的时候能更放得开,旁征博引的,古往今来的,体育内体育外的社会人生都能融合到节目中。“通过说体育赛事的传达,能使大家感受共同的喜怒哀乐,当然最主要的是给大家带来快乐。”借用评书形式使长期以来严肃的体育评论节目,显得活泼生动。

1.定场诗的运用。每次节目开始,“岁月如梭天天天,寒来暑往年年年。指点江山侃侃侃,体育评书谈谈谈。”拍醒木,告诉大家体育评书开始了。[7](p44)

2.节目标题回目化。例如:《于海江偷下兴奋剂 孙英杰误服大力丸》、《按不住的超龄席卷国青国奥 死不绝的黑哨吹遍足球篮球》,仅从标题看,就感到内容的故事性。

3.借用唱的表现手段。在老梁的体育评书中并非像传统评书中唱一段说一段,但讲述需要达到喜剧效果时,他也会唱几句流行歌曲。如在《刘翔摔倒是怎样一出戏》这期评书中他唱了Beyond的《海阔天空》,粤语歌词“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普通话谐音为“钢铝锅破过就没修过”,通过一句歌词的粤语谐音造成笑点。在大话世界杯之解析悲情南美这期节目中,又唱起郑智化的“别哭我最爱的人,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我一刹那凋落……”来渲染足球比赛中拼尽全力但因运气不好而失败球队的悲情。

4.多用顺口溜、新民谣,造成播讲朗朗上口,一气呵成。例如:“刘翔好不好问问局领导,刘翔行不行问问孙海平,刘翔伤不伤问问赞助商,伤势大不大问问冬日娜。”这期节目中就是运用顺口溜将节目串起,从四个不同角度分析刘翔摔倒的真相。“不看世界杯不知道狼多肉少,不认识齐达内不知道脾气小,不认识姚明不知道个儿太小,不看奥尼尔不知道你是小小小小鸟。”等这些段子也深受体育迷的喜爱。

(三)正确处理体育评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内容,也有它的形式,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是指事物内部各种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形式是指构成内容的各种要素或内容的外在表现方式。体育评书也有自己的形式和内容。正如梁宏达所说:“体育评说的特点不是形式决定内容,恰恰是内容决定了形式。”[8](p115)评书在体育评书中必定是形式,体育丰富的内涵是体育评书的内容。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处理体育评书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会导致本末倒置,严重影响到体育评书未来的发展。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的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内容和形式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作为一定内容的形式,可以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内容,反之亦然。内容决定形式也表现于内容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形式的不断变化。文艺类体育评书和新闻类体育评书要把握好各自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四、制约体育评书发展的因素

(一)体育评书播讲内容存在先天不足,尤其是文艺类体育评书。传统的评书主要是讲古,以长篇为主,多改编自经典的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而关于体育方面的文学作品和故事,几乎没有。评书提倡与时俱进,说新故事,但是在实际进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尤其在单田芳播讲近现代题材的评书作品《千古名将张学良》被诉侵权后,评书界对近现代作品的改编格外谨慎。主观上制约了文艺类体育评书内容的更新。

现在是信息时代,评书虽然是传统艺术形式,但要与时俱进,就要让这种艺术形式更多地反映新生活、新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缺乏体育评书人才。评书人才缺乏,体育评书人才更缺乏。评书艺术后继乏人的情况相当严重。据评书界人士估计,全国能独当一面的评书知名演员不超过一二十人,况且大多数年龄偏大。评书界的新人数量少,且社会认知度有待提高。懂体育又能说评书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三)单打独斗,没有团队支撑,文化产业化的落后。传统评书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受众,逐步成为非物质遗产保护的传统文化形式,随着老一辈评书名家的逝去,书坛后继乏人,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市场模式化运作困难。老梁的团队过分依赖老梁,评书的选题、角度、播讲几乎都由其一人完成,所以节目中有些地方就显得力不从心。比如五年的节目都是同样的一首定场诗,在体育评书刚开播的头几期老梁表示每隔几期节目换一首定场诗,结果是不了了之,还有初期的节目都设计回目,而后来的节目就没有了。体育评书要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团队支撑,这也是体育评书的领军人物梁宏达所需要改变的。

综上所述,体育评书是体育解说评论的一种创新的形式,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传播是有益的。同时,体育评书又给评书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有利于评书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体育评书可持续发展符合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和大繁荣的国家政策。

体育评书是一个新生事物,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是正常的现象。如何使体育评书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培养相关人才的问题是关键,而人才培养又是一个系统工程。体育评书在2008北京奥运的结束后走入低谷,2012年,伦敦奥运期间恢复播出,是昙花一现,还是东山再起,这还很难判定,但是要想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快文化产业化的步伐,实现电视节目等各类节目制播分离,组建高素质的工作团队。

[1]梁宏达.梁宏达体育评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http://news.beelink.com.cn/20120816/2931715.shtml百灵网.新浪多元化奥运视频报道掀网络热潮.

[3]路云亭、乔冉.电视体育评论的民族化转型——评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体育评书》[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10).

[4]苗巍.《体育评书》何以制胜[J].记者摇篮,2010,(9).

[5]冯现玲.如何规避电视体育新闻评论的同质性——以《体育评书》[J].东南传播,2011,(11).

[6]郝玉鑫.中国教育电视台《体育评书》的叙事创新[J].当代电视,2009,(5).

[7]王群、徐力.电视体育解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8]路云亭.电视体育评论的表象性实验——《体育评书》的解构困境[J].天津体育学院,2010,(6).

猜你喜欢

老梁评书形式
浅谈评书的艺术特色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蒙养山房评书法
完美无缺
完美无缺
老梁中套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福安评书弹指间道尽千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