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及历史价值

2012-04-12徐伟民

湖北社会科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群众发展

徐伟民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在近百年变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中心位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坚定地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谋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在党的指导思想中,始终在发展问题上强调人民群众的利益和作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我们党的这一思想主题进一步深化,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展现了历史发展的逻辑,不仅对现实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以人为本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和深化,体现了规律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它卓越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成效,已经为我们党数十年的奋斗历程所充分证实。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在,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方法和出发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离开了人民群众便没有生气勃勃的历史创造活动,便没有人类自身价值的实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无从谈起。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受益者。因此,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的问题必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进程的起点和归宿。换言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是人民群众主体性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基础,而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确立又是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辩证的统一整体。我们党的历史证明,只有正确地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将贯彻群众路线与遵循实事求是结合起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努力探索革命和建设的规律,遵循规律办事,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之所以能够克服困难不断取得胜利,就在于毛泽东同志不断排除“左”和右的思想干扰,做到了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的紧密结合,把发动和组织群众与不断地摸索中国革命的规律结合起来,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阶层群众,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能成功。由此可见,群众路线正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于中国国情的必然产物,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体现和具体化。偏离了规律,也就没有群众路线的正确运用与贯彻,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的自觉行动也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然受到阻碍,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就难以保障。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面对新的形势,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寻找迅速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和动力。他提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民本位”思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

探索和坚持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科学的本质要求。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站在时代的高度和国际视野,大胆改革创新,在探索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发扬群众路线的传统结合起来。具体来说,有以下两方面的价值。

其一,提出了在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需要深入研究回答的问题,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等问题。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就要求在各项工作中从群众的立场出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解决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服务。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关键是在思想上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面对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充分依靠群众,焕发群众创新活力,使群众智慧成为推动各项工作蓬勃发展的源泉。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其关键在于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认清谁是公仆,谁是主人,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主体作用,时刻铭记自己作为“人民公仆”的责任意识。

其二,研究新形势、新特点,探索新途径、新方法,遵循规律办事,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落到实处。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等诸多现实问题,科学发展观正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三个维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总结了经验教训,探寻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规律,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

二、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和谐,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在这个进程中,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是基础,社会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都是决定因素。旧的社会制度之所以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原因在于它所保护的生产关系已经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推动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也是效率和公平不断提升和完善的过程。前者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原因,后者是其表征。按照通常的理解,效率最根本的(不是全部)是指生产效率,是人们在解决人和自然关系中所表现出的水平,是生产力的外在表现;公平主要的是指社会公平,是人们在解决人和社会的关系中所表现出的性质,是生产关系的外在表现。从这个思路出发,我们就不难理解,一部人类史,可以说是人类追求效率和公平的历史;一部文化史,可以说是人类追求效率和公平的思想史。因此可以说,效率与公平是人类文明前进的首要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只有满足这样的条件,它的发展历程才能平稳、和谐,否则,就会陷于动荡,走向瓦解。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早在十九世纪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就是因为社会主义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和公平。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尖锐地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1](p123)很明显,在这里,邓小平强调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就在于能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真正统一,其原因就在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生产关系方面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从而确立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作用以及实现其利益的现实途径。邓小平在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时,就全面贯穿了这种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里,肯定了社会主义既要讲效率,又要讲公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说的主要是效率问题;“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说的主要是公平问题。

显然,效率与公平都是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但其实现途径同样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客观过程。事实上,改革开放激发了效率,也引发了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和对立。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到两者并重的政策导向,不仅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也体现了我们党针对这个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在指导思想上的变化。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地位,正是适应了这个过程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这样就必然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定不移地把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与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很好地统一起来;激发社会成员的创造活力,尊重和保护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各种知识和人才的成长,使其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多样化的利益关系能得到协调平衡,促进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的形成;法制和民主建设同步推进,健全社会管理和协调机制,促进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稳定有序、安定祥和;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相互尊重、平等和谐。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重视人的价值,以人为本,既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以激发人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努力奋进。同时强调关心弱势群体的发展,重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另一方面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解决好贫富分化、城乡差别等问题,实现东部发展与中西部发展的辨证的统一,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同步的问题,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三、以人为本在肯定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体现了个人权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民群众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作用,从而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与以往的社会形态相比,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和巨大的优越性,其根源就在于它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正是人及人的活动所推动的,否则,人类社会不会有今天的繁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活动,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进行的客观物质活动。马克思认为,它实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改造世界的过程来体现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也就是说,人的主体性就体现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体现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为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的实现,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机遇和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人民群众将最大可能地展现自己的能动性,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勾勒出许多令世界瞩目的历史画面。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历来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把人民群众的力量看成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动力所在。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也指出要看到,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她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因为 “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未来的新社会正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p649)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论述,超越了传统人本主义的局限,把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纳入到生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纳入到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去。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也证明,只有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看到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激发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看到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所在,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事业。邓小平同志总结分析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结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从关于人的本质和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出发,科学地解决了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性问题。改革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坚持肯定个人的物质利益,并作为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实践中实现了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与物质利益的结合,极大地激发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长期压抑的人的主动性、创造性迸发出来,开创了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与我们党倡导民主坚持法治的执政理念结合起来,不仅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发展和深化,同时也集中体现了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基本人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的人文精神。社会主义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经济上确立了人民群众作为生产资料占有者的地位,从而在政治上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样就为创造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肯定每个公民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各项权利和权益,把人民群众利益落到实处。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自由、平等,保障人权是近现代社会不断追求的崇高理想,更是我们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目标。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写进了宪法,这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强调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其二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集体要满足个人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为个人发展创造条件,个人也应为集体服务,尽力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作贡献,由此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型社会关系。它既区别于资本主义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人权价值观,也完全摒弃了封建主义的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温家宝强调,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3]这段话具体阐释了保障公民权益与推动社会进步的关系:人是社会个体,也是社会的主体,并由他们组成社会的整体。人的健康而全面的发展,就意味着社会的健康全面发展。从而深刻揭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个人权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确立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体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群众路线传统的发展和深化,同时也是反映人类文明优秀传统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升华,它不仅对全面小康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对我们党的建设,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孙建娥.以人为本: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N].光明日报,2004-07-23.

猜你喜欢

群众发展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让群众咧嘴笑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