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笔搭桥,海峡一似通途

2012-04-09余义林

台港文学选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作家文学传统

余义林

2012年5月29日,历时三天的海峡两岸作家论坛在福州落幕。作为海峡文学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作家论坛由福建省文联与中国作家协会港澳台办公室共同主办,由海峡文学艺术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作家协会、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福建省文学艺术对外交流中心承办,台湾印刻文学生活志杂志社、台湾东华大学华文系联办,并被国台办列为重点交流项目。从5月27日至29日,郑愁予、陈若曦、亮轩、吕正惠、简政珍、詹澈、龚鹏程、鸿鸿、吴钧尧、陈建功、孙绍振、刘登翰、何镇邦、傅溪鹏、阎晶明、南帆、杨少衡、项小米、赵玫等两岸知名作家、评论家及文学界人士,在本次论坛“传承和创新”的主题下,在广阔的文学范围内,围绕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乡野记忆与城市经验、社会责任与创作个性、闽文化与台湾文学等議题展开研讨,就母语的漫游与延伸,文化与文学的辩证互动等话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对话与交流。

在开幕式上,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张健,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分别致辞。张健指出:继承与创新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内在动力,也是新世纪两岸作家繁荣中华文化的共同话题。两岸作家汲取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光大五四新文化的传统,创造了不同的文学格局。台湾文学底蕴深厚、富于创新、追求多元,大陆文学气势磅礴、长于叙事、精益求精。两岸作家以不同的文学风格,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袁荣祥指出:“一脉相承的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连接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长期以来,闽台两地作家传承和发展闽台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创作出一大批各具特色、广受欢迎的文学精品佳作,涌现了一大批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作家,为建设两岸同胞的共同精神家园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张胜友和台湾东华大学华文系主任须文蔚,分别代表大陆和台湾作家在开幕式上讲话,表示将通过本届论坛,共同促进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深入研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红,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张帆,省级老领导何少川、叶家松,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马照南,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龚守栋,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陈维山,中国作家协会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王巧华,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林江玲以及福建省直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文学是一座桥梁

台湾诗人郑愁予,曾经以一首充满乡愁情调的《错误》而蜚声两岸诗坛。他在发言中首先自诵了写于金门的短诗《桥》、《烟火是战火的女儿》等,希望金门成为一座两岸交流的桥梁。他认为文学交流是一切交流的基础,其影响最为长远;对于两岸来说,搭建文学的桥梁更为必要。郑愁予并强调作家的性灵、人道主义的关怀、文化的关怀,认为不可即称文人为文化人,文化永远是正面的。陈建功强调两岸文学要互相学习,特别分析了台湾作家蓝博洲先生所著的报告文学《幌马车之歌》,他说:该作的成功,除了作家的立场、情感及素朴平凡的人物观等因素以外,冷静的叙述、白描的笔法和文体的自觉也是关键。该作中受访者轮番的陈述、疏理和日记与作品的摘引、报章的记叙以及文书档案的引用,直至每一章节后面的注释,无不昭示着历史现场的真实与严谨。这种以完成题旨和以艺术征服为原则的文体探索,对大陆作家具有启发意义。

大陆作家项小米认为:真正的好小说是藏在纸面下的东西,它不是作家说出来的,而是作品背后传达出来的。所以她在写作时,遵循尽量保持客观描述的方法,而不是去做过多评判。她还通过自己少年时代的经历与故事,对作家与时代以及对时代精神的理解进行了阐述。她还说:即使是赶上了蒙昧的时代,美依然是不可抗拒的,尤其是在畸形社会中依然存在着纯洁的爱,朴素的情怀。无论今天的人觉得多么可笑,但那却是真实的,是我们青春岁月的全部。她还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引起了与会者兴趣。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台湾诗人、评论家简政珍。他认为:从诗歌看,也有两种书写。一种是宣告式的现实书写。诗作与现实太近,没有书写的转化。现代诗简化成了目的论的产品,诗作变成宣泄情绪的工具。其做告白引发读者的想象空间非常有限,所谓诗可能已经类同口号或是陈情书,“诗”已经不是诗。另一种是营造生命情境的书写。诗人在社会良心与想象力的拉扯中找到适当的平衡点,既不玩弄文字游戏,也不让诗作沦落成简单的社会服务的工具,透过艺术的营造,使诗充满生命感与哲思的意涵。写作动机的似有似无是最高的技巧,应在沉默的语境中展现生命的情境。对于台湾诗歌,简政珍评论道:现在的诗人很喜欢“说”,其实一说,诗就毁了。诗的目的是要让读者说,而不是自己说,尤其不能在诗里说。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台湾诗坛多年来的欠缺,不过这种状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逐步有所改变。

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传统?

台湾评论家吕正惠表示,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台湾也有些人在很多方面藐视中华文化传统。因为从五四运动起就批判传统,好像传统已经完成了历史任务。在民族危机的时代,这种矫枉过正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而现在是要重新发现传统魅力的时候了。很多人都崇拜西方文化,认为西洋人很了不起,但其实是误读了西洋文化。西方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侵略文化、掠夺文化,拿他们的民主来说,很多事实都证明那个自由民主是他们的,不是我们的,所谓“人权、人本”,不包括弱小民族。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重建民族自信心,只有具有自信心的民族,才能重建自己的民族文化。大陆作家赵玫的发言印证了吕正惠的说法,她充分肯定了地域所呈现的城市记忆、东西方传统文化在自己写作中的特殊地位,并着重向台湾作家们介绍了天津这座城市的多元历史积淀和她的地域写作。

台湾小说家陈若曦,通过台湾官方用语的争论,讲述了坚持中华文化传统的必要性。她说,台湾甚至有人提出要设立四种官方语言,即台语(闽南语)、国语(汉语)、英语、客家语,提倡台语文写作,其实是要达到“去中国化”的目的。这是很可笑的。美国在美利坚合众国成立的时候,基本上是脱离英国而来,但也没有创造所谓的国语,而是就使用英语。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对台湾官方语言问题,我们还是要举起传统文化的大旗,坚持传统,反对台独,恪尽中华知识分子的职责。

大陆评论家何镇邦认为,传统是道德的范畴,属于文化的层面,而文化的边界却很宽,不应将什么都往“文化”里装。两岸可以共同面对的传统,一个是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一个是五四以后百年文化传统。继承传统首先要辨析传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统中哪些可以继承?首先是爱国主义,这是传统中最重要的。二是人文主义。传统文化中最可爱的是人文主义精神,五四新文化传统的核心也是人道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以人为本,从来都是儒家精神。三是拿来主义。鲁迅所倡导的“拿来主义”,也就是要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精神。四是包容精神。“君子和而不同”,既包容,又有所坚守,这是中华文化传统另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对于传统中的糟粕,比如重男轻女、某些农村大办红白事等等,是需要摈弃的。要把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台湾诗人詹澈通过自己务农、领导农民运动的切身感受,认为文明应该是螺旋的、蓝色的、上升的有机东西,指出“农业精神的消失是人类危机的开始”。中国文明之所以到现在屹立于世界不倒,就是有儒释道三家在撑持,此外还有先秦诸子百家,尤其是名家、法家和墨家。外国有一个资料记载,爱因斯坦的书房里没有几本书,但是他却收藏并注解了一本经,即我们的《道德经》,可见这本经是非常的重要。9.11后美国经济就不断滑坡,一直滑到现在抓不住,只好不断地印钞票。而中国大陆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却在不断地崛起,成了一个世界都在研究、瞩目的奇迹。他觉得个中的原因主要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起作用,阴阳五行表明什么是总在变的,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两岸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智慧,中国的知识分子有责任把这个告诉世界。

怎样理解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关系?

南帆是对这个问题做出思考的学者之一,他在发言中说,传统是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当我们一无所有地进入这个陌生的世界,是传统为我们提供了值得依赖的拐杖。另方面我们又是否要考虑,“传统会不会成为一种僵硬而沉重的躯壳,窒息了一个民族的活力?”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正是感到了传统的威胁,才使得彻底反传统成为新文化主将的动机。而在今天,我们对传统和时代进行分析的时候,很多却没有足够的责任心,人云亦云,逞口舌之利,甚至有人在内心并不相信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一个时代文化的内部坐标会有纵横两轴。纵轴来自传统的继承,横轴指的是社会历史的横向冲击。横轴是主动的,活跃的,开拓性的;纵轴是被动的,守成的,循规蹈矩的。一个时代文化的任务是促使社会成员如何更好地与这个历史阶段相互协调,而不是兢兢业业地复制某种传统范式。我们既需要依赖传统,同时还需要开拓传统。吸收传统之中的创新精神,这就是最好的继承传统。

阎晶明则对共同时代背景下的两岸文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两岸同根同源同文,确实有共同的文化传统,但我们更关心文学的现实环境。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两岸在很多具体的文学问题上,关注的程度并不同。比如鲁迅,大陆已公认他是现代文学的鼻祖和开山者,但在台湾,他的社会基础和公众影响完全不同,因而对台湾读者介绍鲁迅异常艰难,甚至对台湾文化来说是个陌生的领域。他希望两岸在对待经典作家的层面上形成共识。须文蔚特别强调了当代华文文学的概念。他认为,台湾文学一半以上是美籍华语作家写作的,其实现当代文学需要各种视野,而不必要用区域概念切割作家。要像英语系文学、西班牙语系文学一样,只要是华文书写就应该是华语文学,过去提“世界華文文学”的概念,应该把“世界”拿掉,就是“华文文学”,把中华文学放在世界框架中来思考。对两岸来说也是这样,打破区域创作的封闭状况,去除中心和边缘的分野,重新理解文学、重视个人创作,创造出中华文学现实的整体状态。

围绕上述三个方面,与会台湾作家龚鹏程的发言以“论文学滑坡”为题,描述文学在当前因电子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而受关注的程度降低,次文化趋势冲破雅文学,尤其是知识阶层分化情况严重。但社会整体的文学消费仍以不同方式在发展。他呼吁社会总体对文学体制、文学环境要关怀,作家要探讨文学跟现实世界的关系尤其是与大众的关系,而不是关起门来搞文学。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人鸿鸿“在街道上书写自由”的发言介绍了台湾作家和他本人同文学写作相结合的社会行动参与;小说家吴钧尧介绍了“台湾青年写作潮流”,其中大胆批判台湾传统父权社会遂出现了一个文学时代;冲破传统力量的束缚使台湾重要的边缘文学成为主流。但鼓吹地方之声固引发回归效应也导致思维的相似性和作品的雷同化。散文家亮轩以其对大陆深入观察的经验谈“我看大陆的出版业”,并进行两岸纵横比较。大陆作家傅溪鹏从报告文学的角度呼吁“精短创作,做‘文学轻骑兵”,希望多出短篇报告文学佳作。学者刘登翰以闽台两地为例,论述闽南文化对两岸文学创作的影响。他们的发言各具亮点,引发交流的浓厚兴趣。

会议其间,与会嘉宾到福州市三坊七巷和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采风。主办单位并协同福建省曲艺家协会、福州市三坊七巷管委会和福州市曲艺团、福建省诗歌朗诵协会等文化单位或表演团队,于5月28日晚,在古色古香的福州三坊七巷衣锦坊水榭戏台,为“海峡两岸作家论坛”举办了一场“闽都文化表演小专场”,节目多数系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涉及福州地方曲艺、民间音乐,同时朗诵了林觉民《与妻书》、冰心《我的故乡》、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等经典诗文,展示了地方文化魅力和福州人文风情。表演精致,别开生面,来自台湾的作家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会前,华文诗坛著名诗人郑愁予尚应闽江学院中文系邀请,前往该校为师生做了题为《传统文化精神与中国现代汉诗》的讲座,听讲师生反应热烈,与诗人进行了贴近深入的交流互动。会后,多位台湾作家尚参观了福建省博物馆,厚重丰富的八闽文化也大大加深了与会者对福建人文与地景的感受和认知。他们表示对这样的参观永远时间不够,希望今后有机会再来。

此次“海峡两岸作家论坛”亦系首届海峡文学节策划方案中的中心活动,此前已举办了2011海峡诗会——两岸诗人诗音书画笔会、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闽都)笔会、“流散华文与福建书写”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时隔数月论坛活动却将海峡文学节推向了高潮。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台湾作家亮轩称“现在的两岸交流要比以前来得深刻。”简政珍认为此次活动高品质、高规格,对此表示赞赏。

此次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文艺报》、新华社福建分社、中新社福建分社、《人民日报》海外版福建记者站、《新闻出版报》福建记者站、香港《文汇报》福建办事处、香港《大公报》福建办事处、《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福州日报》、《福州晚报》、台湾东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海峡电视台、东南电视台、华艺广播公司、东南广播公司、《海峡瞭望》杂志、《炎黄纵横》杂志、《生活·创造》杂志、《闽都文化》杂志、中新社新闻网、东南网、海峡作家作品网等新闻出版媒体对活动做了采访、报道。

(作者系《文艺报》副刊部主任)

猜你喜欢

作家文学传统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们需要文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