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动因与驱动模式分析

2012-04-02曾宪文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办学驱动行政

● 曾宪文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动因与驱动模式分析

● 曾宪文

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直接动因主要来自外部引领和行政驱动,这种模式容易造成原动力匮乏和主体意识弱化。需要改变社会压力传导机制,形成开放、竞争的人才培养环境,变外部引领、行政驱动为内部激发、市场驱动,以增强特色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扭转单纯项目申报、立项至上的功利化倾向。

高校;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动因;驱动模式

为了加强对“十二五”特色专业建设的管理,创新体制机制,有必要认真总结前期的工作,研究探讨特色专业的源动力,深入分析特色专业的驱动模式,阐幽显微,彰往察来,以改进管理工作,提高项目建设对人才培养的综合效益。

一、特色专业建设的动因分析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体系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环境的变迁是特色的外驱力,它促使高校专业建设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内部行政引领是特色的内驱力,它引导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实行特色发展战略。细较之,驱动特色专业建设的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从行政管理层面来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机制僵化、单一,专业办学特色不鲜明。就本科专业来说,执行的是98年修订的专业目录,专业种类由以前的504种缩减为249种,方案设计的初衷是解决学生专业面过窄的问题,培养目标定位在“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该目录对未来学科的快速发展估计不足,对社会需求多样性、多变性适应力不够,和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衔接的专业凝练、生成机制没有形成。为了确保高等教育的平稳、有序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对专业管理采取了审慎的备案、审批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专业发展的自由裁量权、办学自主权,也抑制了专业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由于专业种类偏少,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使相同专业大量布点,造成专业同质、无特色的现象。

(二)从学校办学主体层面来看,专业发展理念偏颇。高校大规模扩招,在校生数量骤增,刺激了高校增设专业的积极性,但对专业设置往往缺乏深入的调研、缜密的论证、科学的规划。在专业结构上,贪大求全,布局松散,盲目跨越学校科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专业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在专业价值取向上,迎合考生的志愿趣向,争上社会热门专业。在专业办学效益上,采取低成本策略,那些投入少、见效快,对办学条件标准要求不高的文科、商管等类专业成为专业设置的首选。这就造成了某些专业的扎堆现象。总之,在专业发展理念上重外延、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多元、轻内联,重形态、轻功能,特色意识薄弱,专业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从专业办学主体层面来看,专业办学模式雷同。由于新上专业多,新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办学经验积累不足,抄袭、模仿现象严重。在教学内容上,采用现成的教材,课程无特色,内容无创新;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上,采取拿来主义,“小抄大”,“新抄老”,“一般抄重点”,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甚至实验环节都直接拷贝;在管理制度上,互相复制;在资源配置上,相互看齐。专业培养目标一致,人才培养模式雷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无差异,造成“千校一面”。结果,相同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差别小、无特色,替代性高,缺乏竞争优势。

(四)从高教系统内部层面来看,专业办学机制不活,同类专业间缺乏竞争,特色发展的源动力不强。计划经济体制和长期的卖方市场地位,造成了高校办学体制僵化、机制不活,官本位突出,行政化现象严重,品牌意识、特色意识、竞争意识薄弱,危机意识淡漠。尽管生源萎缩对部分高校带来了生存压力,促进了高校间的竞争,但这种竞争仅限于营销宣传、生源攫取等浅表层面,远远没有深入到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资源等深层次。加之社会评价体系不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学校和学生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得高校之间缺乏竞争平台和竞争环境,特色发展的源动力不足。

(五)从教育的外部适应性层面来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差。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大批适用性人才,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培养的大量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供需龃龉、不相匹配的状况,迫切需要改进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建设特色专业、培养特色人才。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矛盾。一要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迁,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体系的专业结构,建立专业与产业的联动机制,以产业带专业,以专业促产业,解决专业滞后于产业发展的矛盾。二是突出特色,多样化发展,解决经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和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对稳定性、滞后性之间的矛盾。三是实行特色培养,定制人才培养方案,解决企业、行业、社会组织单元或群组对人才需求的特殊性、特定性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一般性、通用性之间的矛盾。四是优化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解决特定工作岗位所涉及的专业广泛性、学科交叉性与学校人才培养的专门性、单一性之间的矛盾。

二、特色专业建设的驱动模式分析

根据上述对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特色专业建设的动因主要来自外部引领和行政驱动。这种模式归根结底是一种外部行政驱动模式。事实上,这一驱动模式正是当前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缩影和体现,说到底它是一种教育行政驱动模式。

行政驱动模式的根源来自社会压力传导、应对机制。就高等教育而言,这种压力传导、应对机制的传递、反馈途径是:毕业生群体就业压力——激发社会矛盾的可能性——引致各级政府干预——出台应对政策——部门单位贯彻落实。矛盾化解的方式是惯常的行政运作、短期的政策命令,而不是依靠长期的制度、机制和长效的法律法规。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问题明晰、策略针对、行政势能高、社会影响大。但它在本质上是防御式、被动的、临时性的,同时还存在着传导链条长、压力衰减快、反应速度慢、机制欠灵活,以及容易造成主体缺位、职能错位、源动力匮乏和责任意识弱化等弊端。

外部引领、行政驱动的管理模式反映在特色专业建设上,所产生的群众性、广泛性、先导性、示范性、带动性等优点和效果自不待言。缺点在于,行政驱动模式使人们的兴奋点、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项目的申报、经费的申请、发展的愿景等外显性因素,对方案的实施、过程的管理、目标的达成用功不够。容易造成锦标运动,形成重立项轻落实、重申报轻研究、重名誉轻实效、重目标轻过程、重包装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而且这种模式主要通过立项结果、评估检查传递激励信号,一旦外部行政压力解除,思想立刻麻痹松懈,教学改革的源动力、质量提高的内驱力、项目的长效性严重不足。

三、政策建议

展望十二五期间的特色专业建设,在制度和机制构建上,首先要改变压力传导机制,建立有序、开放、动态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机制,形成开放、竞争的人才培养环境。深入披露专业办学状况,公开专业办学信息,扩大公众的知情权和考生的专业选择权,提高社会对专业办学的认知能力,将人才培养工作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实行阳光办学,专业办学水平的高低最终由社会各界来评价。同时,逐步拆除行政防火墙,把社会压力直接传导给各个人才培养单元,将社会管理压力变成教育主体的办学压力,进而转化成办学动力。

在驱动模式上,变外部引领为内部激发,变行政驱动为人才市场和社会需求驱动,变被动防御为主动进取,变要我改、要我建为我要改、我要建,增强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理性和前瞻性,强化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实现外铄驱动向内源发展的彻底转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在项目申报和建设过程中的短期行为和功利化倾向,从而为特色专业建设提供长久的、持续的、不竭的动力。

曾宪文/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责任编辑:陈培瑞)

猜你喜欢

办学驱动行政
行政学人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