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基于大学职能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2-04-02杨春芳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21期
关键词:大学服务文化

● 张 涛 杨春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无论在自身发展还是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后隐含着一些难以回避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高校发展同质化现象、教学质量下降及就业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高等教育发展必须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加快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

一、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动力

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首先要思考 “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即谁是发展的原动力。就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发展而言,主要是因应以下几个要求。

(一)教育主体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在快速发展中。然而“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既是给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一道艰深命题,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准确概括。当前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学校的知识贡献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具体而言:有限的财力与教育投入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办学规模扩大与严峻的就业形势之间的矛盾,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之间不一致的矛盾,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以及科研成果、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与提升教育贡献率要求之间的矛盾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期存在。解决这些矛盾,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快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二)满足教育客体需求变化的必然要求

从客观上看,人口结构的变化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情况,我国当前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6.60%,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前者下降了6.29个百分点,后者却上升了2.93个百分点。学龄人口下降以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带来的18-22岁适龄青年在2008年达到高峰之后也在逐年减少,这势必引起高校生源的竞争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全社会人口老龄化比例的上升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老年人准入和多次教育的新需求。从主观上看,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变成“上好学”,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越来越强,需求的类型也越来越多。这种教育需求要求加快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

从教育的外部环境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导致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诸要素发展方式的转变,高等教育必须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更好地发挥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从教育的内部环境看,《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的颁布,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以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扩大教育开放为重点,在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试点。外部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内部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有利的资源和环境条件。

二、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内容与要求

从“发展”的本质看,它是“事物在规模、结构、程度、性质等方面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变化过程”,[1]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也强调规模的发展、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提高等问题,但在实现途径上主要通过挖掘现有高校的潜力,实施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从大学职能来看,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内容与要求主要体现在:

(一)人才培养: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也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就必须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转变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办学体制和单一的培养目标以及改变由此带来的人才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及与社会需求严重失调的现象,变成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其基本途径就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高等学校要完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适合自己成长的途径和条件。二是要完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开设供受教育者灵活获取的、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资源基础和保障。三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成长和教育发展的规律,为人才培养提供多样化的支持条件,提供可供自由选择的教育资源和成长空间,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保障。

(二)科学研究:由分散性转向合作性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是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实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成果创新的基本途径。实现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必须要直面“如何提高自主创新水平,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这一根本问题,建立一种合作性的科研管理机制。其一,通过培育科研团队促进人员合作。高水平科研团队在研究项目的选择上会更加审慎,其研究项目的论证会更加科学。强化科研团队的培育要求学校营造宽松的合作性学术氛围,更重要的是引导教师根据研究方向和研究特长培育和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形成各有学术特长、研究注重合作的学术队伍。其二,通过机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在科研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要整合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现有资源,探索两类组织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使其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和研究特长,形成优势互补态势和资源共享机制,以实现校内科研与行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与合作。其三,通过机制创新优化科研环境。要实现人员和机构的合作,高校必须营建一种合作性的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形成激励性的科研管理工作机制和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如对于基础研究,引导教师把个人兴趣与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结合起来;对于应用研究,把以学科为中心的科研模式转到以应用和为社会服务为中心的模式上来等,使教师既掌握某一专门领域的专精知识,又能成为具有参与实务和决策能力的专家。

(三)服务社会:由被动性转向自觉性

服务社会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不是高校的初始功能,是高校“教学、科研和教师专业技能服务的扩充”。当前,随着公众和社会对高校服务社会的需求不断增大,“公众是否愿意继续支持高等教育,并不是取决于教学和科研的价值传统,而是取决于他们是否可以通过公共服务活动获得直接而迅速的利益。”[2]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了我国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或发挥的还不够好。

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就得回答“如何履行自觉服务及怎么履行自觉服务职能”的问题。我们不仅要知道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应该积极去做,还要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停止或继续这些服务,更重要的是在不影响高校重要工作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完成相应的社会服务工作,因为服务社会的范围和规模变得很大很复杂,就会开始扭曲高校最基本的学术特质。[3]首先,要自觉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自觉参与推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学研用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增强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产业创新力。其次,要自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入开展政策研究,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服务于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战略研究和对策研究,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科学化水平。再次,要自觉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非学历性教育,通过开展科学普及、教育培训等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为人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服务。总之,当今时代,高校不是被动适应社会的附属品,“应作为社会需要的、能够帮助它思考、理解和采取行动的一种智力权威机构,能够完全独立和完全负责任地就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发表意见”。[4]

(四)文化传承创新:由学校教育转向文化引领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四大职能之一,这既是对大学职能认识的丰富和发展,更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形势、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发挥大学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高校要承担好传承创新文化职能就必须做到:

首先,传承优秀文化,实施文化育人。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是因为它代表着社会先进文化和崇高道德的高度,不仅是社会的文化权威,而且是社会的道德楷模,代表着真理和社会的良心。随着大学日益走进社会的中心,特别是大学内日益丰富的文化资源,完善了大学传承文化的客观条件。因此,大学必须坚守自身的使命,努力追求真理,崇尚学术,涵养学术勇气和文气,坚定不移地守护大学的精神家园,使大学在创新和服务中以其先进思想和品格影响社会、引导社会,永远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大学引领社会文化就要承担起对青年文化引导的使命,培养学生的学术良知、精神脊梁和社会责任,培养他们的理性精神、人文情怀和人生品味,使他们学会在喧嚣纷繁的世事中自处自立,为已经或将来可能陷溺的人心构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其次,注重国际合作,推进文化交流。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世界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文化的多元化成为必然。国与国之间“经济、政治、外交、生活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归根到底乃在于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5]处理文化冲突和融合多元文化的前提就是推动各种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在“引进来”过程中,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和文化成就,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在“走出去”过程中,坚持民族文化自信心,通过孔子学院和其他教育国际援助机构,全面宣传民族文化和特色文化,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形成引领国际发展的文化合力。

三、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保障

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既包含了对教育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又是当前高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以下两点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保障。

其一,校长领导是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关键。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转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就要让真正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高校校长拥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教育充满热爱并深深扎根于教学第一线。通过加强校长职业培训,结合大学职能,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价值目标不断培养领导价值观,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提升校长领导力和执行力,推动教育家办学。

其二,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是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保障。根据社会契约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自由开展学术活动,是高校不断进步的社会规范基础和内在精神动力。但是,随着高校职能的膨胀,社会参与的不断广泛,自身惰性的加剧以及来自社会和公众的改革呼声,使得高校必须密切社会联系,参与社会变革。高校要根据教育规划纲要中“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要求,加强章程建设,完善治理结构,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保持大学独立品格和适时参与社会的平衡,为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提供基本保障,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形态。

[1]冯契.哲学大辞典(修订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9.

[2][3][美]詹姆斯·杜德斯达.刘彤等译.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0,120.

[4]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3.

[5][美]塞缪尔·亨廷顿.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3.

猜你喜欢

大学服务文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