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综合类高校音乐专业声乐实践课的探索*

2012-04-02艳温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声乐舞台院校

朱 艳温 静

(1.西华大学,四川 彭州 611930;2.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地方综合类高校音乐专业声乐实践课的探索*

朱 艳1温 静2

(1.西华大学,四川 彭州 611930;2.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声乐艺术实践课是高校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声乐课堂教学的延伸,对各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来说,还是一门较新兴的课程。从实践课程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各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声乐实践课的教学现状入手,对声乐艺术实践课的课程设置提出一些建议和构想。

声乐实践课;重要性;课程构想

一、实践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声乐艺术是一门特殊的、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是集演唱和表演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不同于其他学科门类,是用声音来表达、塑造、传递音乐,从而起到以声传情,以声感人的效果。同时声乐还是一门理论性兼实践性的课程,且最终必须通过实践来评判其价值和效果。脱离了艺术实践的声乐教学就好像是“空中楼阁”,不仅学生无法在艺术实践中提高声乐技能,而且将导致学生的学习成果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由此可见艺术实践在声乐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具有以下几点特点:

1.通过艺术实践锻炼、培养了老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造了大量曲目的学习机会。

2.通过艺术实践提高了学生的技术技能,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促使教师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使教师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优点,弥补其缺点,增强教学效果。

3.通过艺术实践培养学生把声乐课堂中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历练歌唱能力、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锻炼歌唱胆量、克服歌唱心理障碍、提高演唱水平。

4.艺术实践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调以学生为本,遵从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5.艺术实践课把单一程式化的课堂练习转化为动感的舞台训练。使个体的能力与集体的力量汇聚并融合,形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团队,让学生在团队精神里释放个体能力的同时建立团队合作的精神。

6.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为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搭建桥梁。

二、地方综合类高校音乐专业声乐实践课教学现状

在我国的声乐教学活动中,教学形式主要体现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受自身条件和各个艺术院校的影响,地方综合类高校音乐专业大多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据调查,绝大部分地方综合类高校音乐专业都还没有开设专门的声乐艺术实践课,多数院校基本都以参加、举办活动的形式体现。以某高校为例,实践课每周只有2—3节,以音乐会的形式举行,对于学生的对外演出艺术实践没有过多的要求。[1]更有一些院校采取在每一学年末,由学生自编自演几个节目,在校内演

1.受地域的限制,地方院校音乐专业的师资多数来源于当地实力较强的院校。所以无论从专业水平,教学方法上和专业的艺术院校相比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弱。艺术实践是一门新兴课程,只有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生才会重视和学习。

2.在对外交流上,地方院校严重匮乏。没有专业院校对外交流的优势资源,导致教师、学生在视野上的狭隘。地方院校的教师、学生不仅不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音乐动态,而且不能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更不能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学生锻炼。据调查,一些地方院校音乐表演学生在音乐表演专业读了四年,却从未上过舞台,这与专业院校层出不穷的系列专场音乐会,个人独唱 (奏)音乐会、师生音乐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地方综合类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专业能力,水平层次不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各地方综合类院校音乐专业已基本实现在全国范围招生,因全国各个省份的专业素质要求、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所以导致来自全国各个地方的学生音乐素质差距较大。

2)部分学生入校是按不同专业方向考入(如:器乐主修、声乐主修、理论主修等),所以学生在各个专业水平差距较大。[2]

3)绝大部分学生没有上舞台的经验,缺乏站在舞台上的信心和勇气,这就使开设舞台实践课的难度加大,也成为艺术实践课发展的瓶颈。

4.受办学条件的影响,多数地方综合类院校缺乏开展艺术实践课的条件。据了解,有的地方综合院校甚至连音乐厅等基本设施都没有,这些都将影响艺术实践课的开展,这些因素将不利于地方院校音乐专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开设艺术实践课、规范艺术实践课内容是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开设声乐实践课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

声乐实践课是音乐表演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分别由实践课程、校内舞台实践和社会艺术实践三部分组成。

1.实践课程是声乐课的延续。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艺术实践课程可以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开设,设置长度为四学期,每学期32学时,每星期两节课。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将课程类型大致划分为四个板块:分别为:(1)美声、民族(女声组);(2)美声、民族(男生组); (3)流行歌曲歌舞表演组;(4)小音乐剧组等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 (不按年级分组,只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由具有此方面特长的老师担任专职指导教师。教学内容为:(1)消除舞台恐惧心理、培养舞台表演自信心;(2)讲授一些基本的舞台表演要素:风度、语言、表情、形体、眼神、舞台手势、话筒运用、台风把握等内容;(3)节目编排与排练。要求每学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排完成2—4个节目,每个节目人数不限,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个节目的排练和表演。节目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大合唱、小合唱、表演唱、各种声乐表演组合、音乐剧、歌伴舞、歌剧小品等。节目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先简后繁的原则,可先从简单的儿歌逐步过渡到通俗、流行歌曲,艺术歌曲等。考试的形式采取在舞台上“带妆”表演。不按年级,按各个组别考试。每组准备2个作品,由全体声乐老师一起打分。将考试和舞台表演紧密结合在一起,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学生舞台表演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舞台实践机会,同时以尊重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打破年级界限,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起到边学边教的效果。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校内舞台实践是艺术实践课程有效的延展。舞台实践既是阶段性学习的汇报和展示,也是检验声乐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舞台艺术实践平台,让学生进入角色,从静态到动态形成多样化,不仅使学生的表演技能得到提高,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强化舞台实践,既可使学生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又可使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就要求学生在上台前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打下较扎实的专业技能。舞台实践可以通过制定有关政策作为引导,设置舞台实践的相关学分,以班或年级为单位组织系列音乐会 (如:周末音乐会、学期音乐会、班级音乐会、各专业汇报音乐会等),明确规定每学期每个学生参加校内舞台艺术实践的次数和要求。同时,学校、学院也要积极配合学生,重视舞台实践课。开设艺术实践活动周、活动月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将舞台实践学分与学位挂钩,“逼迫”学生们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从而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3]校内舞台实践不仅是艺术实践课的有效延展,而且也是社会艺术实践活动有效的练兵,为社会艺术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要对它起到足够的重视。

3.社会艺术实践是舞台实践有利的提升。为学生找到更多实践、锻炼和就业的机会,是地方高校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拓宽了眼界,而且明确了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的缺陷,为学生搭建适应社会发展的桥梁,缩短其适应社会的时间,使学生一出校门就成为“成品”而非“半成品”。社会艺术实践可分两种形式进行。(1)由学校、学院、系等单位出面,联系有相关需求的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社区等等公益场所,进行短期的舞台演出。带领学生深入学校、部队等场所,一方面锻炼他们的舞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在此过程中从思想上更多的影响学生,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2)和有需求的社区、企业等单位进行长期合作。在舞台艺术实践课的基础上,挑选其中较优秀的节目和学生参与相关活动。选派优秀学生参与企业、社区等单位的文化宣传工作,锻炼实际的组织工作能力。这样不仅有效的调动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激发其积极性,而且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实现自我价值,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达到高校与地方音乐文化的“双赢”局面。

对于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来说,声乐艺术实践课是一门非常有必要开设的课程。它不仅服务了社会,还为学生提供了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的窗口以及走向社会的桥梁;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艺术观。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修整和完善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意识,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学习、表现、再创造等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声乐素质的全面提高。艺术实践课是一门新兴课程,不仅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的积极配合,更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唯有如此,艺术实践课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立足于地方综合类大学声乐专业的发展需求、遵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这也正是艺术实践课提出的理论依据。

[1]赵正巍,杨相勇.“高校社区音乐文化共建”研究与实践[J].黄河之声,2011,(14).

[2]张临科,谢晓琴.浅析课堂教学与舞台艺术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性 [J].高校研究,2011.

[3]吕鸣镝,李珺.舞台演出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艺术评论,2011,(1).

[4]朱艳.声音与表演的融合—从青歌赛看高等师范院校声乐表演课的设置和改革[J].四川戏剧,2011,(10).

[5]朱艳.“三分法”声乐教学模式探索—对地方综合类高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的教学改革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1,(1).

(责任编辑 陈 兰)

Vocal Music Practice Course for Music Majors in Local Universities

ZHU Yan1;WEN Jing2
(1.Xihua University,Pengchuan 611930,China; 2.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China)

The vocal music practice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vocal music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also the extension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It is a relatively new course for music majors in some local universities.Based on discuss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urse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s in local universities,the paper puts forward curriculum ideas and suggestions.

vocal music practice course;importance;curriculum ideas

J613

A

1671-7406(2012)07-0095-04

2012-04-20

朱 艳 (1977—),女,陕西安康人,西华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理论。出等等形式,像这样走马观花、应付了事的做法不仅没有起到锻炼学生的作用,反而使学生更加不重视艺术实践。经调查,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猜你喜欢

声乐舞台院校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