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2012-04-02武汉市董耀红名师工作室吴红霞

成才 2012年2期
关键词:文本母亲课文

■武汉市董耀红名师工作室 吴红霞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武汉市董耀红名师工作室 吴红霞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是落实课改精神,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一、变单纯教课文为与文本对话

只有与文本对话,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才能对学生的精神领域有更深广的影响;只有与文本对话,才能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与文本对话,首先要体会文本表达的情感。每篇课文都充满着浓浓的情意,如《荔枝》,充满了母亲对儿孙无私、深厚的爱,和作者对母亲深情的思念之情。上这课时,我提出问题:“1~4自然段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找出重点词、句、段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同学们纷纷抓住了重点语句段落,体会到了母亲的节俭以及母亲对荔枝的喜爱。从母亲洗的沙果、母亲消除儿子的尴尬,维护儿子的自尊心,体会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爱。

与文本对话,还要会运用语言,这也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巧妙地设计语言训练,是运用好语言的重要途径,例如理解词语可用换词、词语比较,借助课件引导观察等方法理解。如武汉小学周建英老师上《科学家的问题》这一课,讲“议论纷纷”这个词时是这样引导的:听了科学家的问题后,小朋友们说了什么?从哪个词看出小朋友们都在说?(议论纷纷),议论纷纷就是“你说、我说,他也在说”,那么你们猜猜,小朋友们还会说什么?(学生七嘴八舌),是呀,刚才大家就是在“议论纷纷”。还有陈华老师讲的《面包房里的猫》这课,说发肿的猫把房子胀得“歪七扭八”,为了让学生理解“歪七扭八”,她就是用观察课件,那动感的过程,让学生直观上感受到了“歪七扭八”的样子,效果不言而喻。

二、变重阅读形式为重阅读指导体验

阅读如果只讲究读的次数和形式,对体验课文中的情感来说意义不大,教师必须注意阅读的指导与体验。

(1)在轻读想像中感悟语言情境。如学习《小珊迪》,可引导学生一边轻声读课文,让学生想象,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觉得感人吗?为什么?

(2)在默读思考中感悟语言的内涵。新课程教学提倡默读,默读可以使课堂相对安静,减少语言相互干扰,便于将语言符号转变为语言信息。

(3)在品读剖析中感悟语言技巧。从书面语言文字到文章思想内容,再到语言文字,这样走一个来回,有助于学生领悟语言技巧,形成语言技能。例如:我上过一次公开课《雨中》,《雨中》孩子们帮助那位姑娘捡苹果时,对身边的姑娘,周围的人和远处开来的大卡车的司机说的三句话,先让学生读一读,体会思想感情,然后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说”、“叫”、“喊”这三个词,讨论一下作者为什么这样用。经讨论,学生明白了对象在身边用“说”,说话的对象在周围用“叫”,在远处用“喊”,再让学生试着读一读,从而使学生明白用词的准确性,领悟到了语言的技巧,逐渐形成语言运用技能。

(4)在阅读体味中感悟语言情感。这是体验语言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在心中建构起文本的形象的过程。如何感悟呢?让学生借助语气、语速、语调,感悟语言的表达方式,例如在课堂上,多设计这样的环节:“谁把这句话读一读、想一想,怎么读,才能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你怎么知道他‘气愤’呢?同学们,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怎么不会气愤呢?让我们都带着这种气愤的感情读一读吧。”如教《狼牙山五壮士》,读“举起磨盘大的石头向敌人头上砸去……”时,学生带着对敌人的满腔仇恨读到“砸”时,那真是咬牙切齿,使足了劲,我看到了同学们胀红的小脸,愤怒、憎恨的表情,我被感染了。这样,要变文中情感为自己的情感,做到入情入境,学生这样的学习就更有效。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文本母亲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给母亲的信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