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社会学理论检验中的演绎方法

2012-04-01王嘉顺

关键词:社会学研究者逻辑

王嘉顺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简析社会学理论检验中的演绎方法

王嘉顺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通过介绍和分析社会学中的演绎逻辑,提出演绎逻辑在社会学理论检验过程中具有假设推演的重要作用,这同它在自然科学中扩充知识的功能不同。社会学中的演绎逻辑具有逻辑演绎和经验演绎两种类型,它们具有各自的优点及不足,因此在社会学理论检验过程中应将两者有机结合,扬长避短。

理论检验;演绎;方法;逻辑

社会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般包括两个阶段,即理论建构和理论检验,虽然大部分时候它们不一定包含在一个具体的研究中。这两个阶段体现了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逻辑,在理论建构阶段,研究者运用归纳逻辑由经验观察中概括出经验结论,然后再从中提炼出核心概念并由此建构出初步的理论。而在理论检验阶段,研究者要利用某些检验的规则将理论在实际情境中具体化,即通过演绎逻辑提出假设将抽象的理论同经验世界联系起来进而检验这些理论的适用性。上述两个阶段分别用到了归纳和演绎的逻辑,而笔者将主要讨论理论检验过程中演绎逻辑的问题。

一、社会学研究中的演绎逻辑及其特点

经过科学方法论的逐步发展,库恩提出的“证伪主义”成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1](P4),其基本思想是运用假设检验逻辑,即从最初的通过归纳逻辑建构的理论中演绎出有待检验的研究假设,然后用收集到的经验资料来验证理论的真伪。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研究者在验证理论的过程中,并不是将收集到的经验资料直接用来检验待验证的理论,因为理论无论在何种程度上来说都是相对抽象的,研究者需要将抽象的理论运用演绎的方法推演出具体的、可被检验的命题,这在社会学研究中称之为研究假设,也就是在抽象维度上降低理论的抽象层次。这种演绎的逻辑同归纳逻辑一样,都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论借鉴到社会学研究中去。而谈到自然科学就不得不提到数学,特别是数学着重从抽象的形式和数量角度研究世界,很好地应用了演绎和归纳两种逻辑。笛卡尔毫不掩饰他对数学的喜爱,他认为自己“特别喜爱数学,因为它的推理确切明了”,并且觉得数学的“基础这样牢固,这样结实”[2](P7)。我们熟知笛卡尔将几何学和代数学联系了起来,创立了解析几何学,而他在其中应用的方法主要以演绎(推理)为主。社会学中虽然也使用演绎逻辑,但是它使用的目的不再是笛卡尔的目的,它是为了检验而非发现,是为了判断已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而非扩展知识,即使得到新的知识也是根据检验结果对已知理论的修正,而这样的修正则是借助于概念拉伸[3](P88)而完成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则是对理论中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义以及重新操作化。

二、社会学研究中的演绎逻辑类型及其特点

在前文已经提到社会学研究中的理论检验就是借助于演绎的逻辑,才能够从抽象的理论中得到相对具体的假设,进而通过对假设的检验来实现对理论的检验,但是在降低理论抽象层次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严格遵循一定的演绎逻辑规则就有可能出现研究假设与理论不处在同一逻辑体系下的情况,如果是那样,就不能真正验证所需检验的理论。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介绍演绎的两种类型,一个是逻辑演绎,另一个是经验演绎,这两种方法都有一些自身的先天不足。对于逻辑演绎来说,这种方法主要在自然科学中应用,而运用最好的就是数学。数学可以用非常抽象的语言将处在不同抽象层次的公理、概念、定理联结在一起居于同一逻辑体系之下。数学主要是根据一些已知的公理为基础,然后根据一定的演绎规则推理出需要的定理。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也借鉴了这种方法,他们也大致应用这种定理化方式来演绎理论假设,所不同的是他们演绎的基础不是一些不证自明的公理,而是一些暂时假定成立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可能是通过归纳逻辑得到的,也可能是经过前一阶段的检验而获得暂时的稳定性,但是不论何种,都存在各自逻辑方法上的缺陷带来的理论有效性的质疑,因此在应用这些理论来演绎出更低抽象层次的假设时就有可能使研究假设带上理论本身固有的某些缺陷。此外,社会学中的理论都包含必要的概念,而有一些流传甚广的理论中的概念没有被清晰定义过,并且社会科学内部并没有对所有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达成一致的认识。但是逻辑演绎的一个优点就是它能从原先那些无法被验证的公设①例如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创设的欧式几何中的五大公设,当然在社会学中很难找到相当的公设。中推演出研究命题,并且保证这些研究命题和推演出它们的公设处在同一个抽象层次。而对于经验演绎来说,由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毕竟不如数学的研究对象那样单纯,社会学不太可能根据逻辑演绎方法推演出如数学那样抽象的命题或者研究假设。所以实际上,社会学的研究者为了能够得到可以被直接观察、直接检验的研究假设往往运用经验演绎的方法。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将理论抽象层次更加降低。在得到研究假设之后,运用经验演绎的方法,研究者可以将假设中的概念与其变量联系起来,在经验层次上得出更加具体的假设也即工作假设。在得到工作假设这一过程中很重要的步骤就是操作化,即给概念下操作性的定义,正是通过这一步骤,研究者可以收集到能够反映概念内涵的资料。可以看出经验演绎可以克服逻辑演绎的不足。经验演绎能够将抽象的理论及概念降低抽象层次使之转化成可以被观察到的指标,从而使理论在经验材料中得到检验。并且由于有了具体的指标,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指标收集所需的资料,从而避免收集资料上的盲从性。但是与逻辑演绎所擅长的相反,经验演绎的缺陷就在于理论中的概念及其变量、指标是处于不同的抽象层次上的。

三、社会学研究中的演绎逻辑使用

通过简单的分析可以看出,理论检验中的两种演绎方法都有一些自身的优点及不足,而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的话有可能在避免各自缺陷的同时吸取各自的长处。我们可以在理论检验的初步阶段应用逻辑演绎的方法从既有的理论中推演出理论假设,应用这样的推演方法可以保证研究假设和推演出它们的理论处在同一个抽象层次,从而使理论和收集的资料保持一致的逻辑关系;而在检验的后一个阶段,研究者可以应用经验演绎的方法,在得到具体的研究假设之后,运用经验演绎的方法,研究者可以将假设中的概念及其变量联系起来,以使理论得到具体的验证。但是还应该看到即使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后,虽然可以解决部分方法上的不足,但是还有些缺陷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其中之一就是概念的内涵检定及其变量、指标的确定。某个概念究竟具有哪些维度,不同的维度究竟需要哪些变量、指标来代替是一个理论素养和经验积累的问题。社会学研究中有时需要对某些概念进行测量,而选取概念的哪些维度则要视研究者的需要而定。当然每个概念的情况各不相同,有时是不同的研究者对其认识不同,而对于一些相对比较经典的概念,就算研究者之间已经形成比较接近的认识,但是对于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界定不清楚,仍然会造成对概念的内涵检定及其变量、指标的确定的不清楚的问题。

[1](英)伊姆雷·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法)笛卡尔.谈谈方法[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英)伊姆雷·拉卡托斯.证明与反驳:数学发现的逻辑[M].方刚,兰钊,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胡号寰E-mail:huhaohuan2@126.com

C912.1

A

1673-1395(2012)06-0175-02

2012-03-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科研基金项目(10QSK05)

王嘉顺(1981-),男,山东青岛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学、人口学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学研究者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