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刍议

2012-04-01

关键词:道德修养基础课思想

王 晶

(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河南郑州451191;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刍议

王 晶

(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河南郑州451191;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基础课实践教学建设要紧紧围绕创新实践教学理念、树立实践教学新目标、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变革实践教学方式以及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健全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几个方面来进行,切实提高本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实践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1]

一、创新教学实践理念,树立实践教学新目标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基础课的教学目的是“塑造人的良好品行,而良好品行的形成与发展是知、情、信、行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反复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3]。基础课课程教学要以知行统一为出发点和归宿,既注重理论灌输,又注重实践教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新思路,寻找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教育的新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目标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深化对课程中所讲授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并验证所学知识,加强自身的理解和认同,发现并挖掘值得提倡和宣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进而形成较为合理的道德法律知识结构。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深层次目标是:在探讨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变革实践教学方式

基础课实践教学内容较为广泛,从国家大事到生活小事,只要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益,都可以作为实践课程的内容,从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可将基础课划分为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修养、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法律常识等六个部分。教师要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着眼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拓展和充实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及时补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最新成果和思想结晶,结合学生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深入剖析,唤起他们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热情和责任感,增加诸如入学适应教育、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人生与价值教育、人际交往问题、公民道德规范教育、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大学生恋爱婚姻观教育、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教育等主题教育内容。

教师在课堂和课外教学中,要不断摸索、变革、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创设学生乐学的情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好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中可采取的教学方式有案例教学、影像观摩、情景模拟、讨论交流、辩论演讲、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读书心得等。基础课共有八章的内容,每一章都可以选定一个主题,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在绪论部分,可结合大学新生刚迈入大学校园,由于不适应新环境所出现的焦虑、迷茫心理,就“如何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心得,在交谈中启发智慧,开阔思路;在学习第六章“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一节时,可以设置招聘情景,组织学生模拟现场招聘,在模拟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面试规则和技巧,提高学生应对能力,等等。

课外实践教学的开展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课外实践是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践教学在层次上必须从课堂、校园延伸到社会,通过开展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临其境,亲身体验,在实践中增强认知,激发情感,锻炼意志,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课余和假期为主要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地,进而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强化历史责任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可确立一些社会调查的题目,例如,“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大学生消费观调查”、“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大学生法制观念调查”等等,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客观真实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普遍的思想状况,并最终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反映出来。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到敬老院、福利院、社区、农村等地展开服务,进行义务劳动、心理辅导、法制宣传、定期支教等活动,使学生在服务他人,方便他人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境界。

三、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健全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健全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实践教学顺畅进行的重要保障。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主管副书记任组长,教务处、社科部、学生处、团委、科研处和财务处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践教学的领导实施和协调工作,形成各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局面,从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确保基础课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开展。设立基础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进行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使实践性教学得到最基础的物质保障,并建立专项资金审核机制,定期进行检查。同时,实践教学是基础课课堂教学的载体和教学内容的延伸,学校教务部门应针对实践教学制订教学大纲,编写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任务、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等问题,任课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实践教学方案和授课计划,经所在教研室和领导小组批准后,予以实施,保证实践教学能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此外,还要将基础课社会实践成绩、学分管理纳入到日常教学管理的范围,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成绩与学分、成果标准、教师的主要工作以及学生的实践学习成绩纳入考核范围,设立考评依据。例如,可以将理论教学设为2学分,实践教学设为1学分,对学生是否参加了基础课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以及最终成果形式进行考评。将教师对实践教学计划的具体贯彻落实情况,教学组织是否到位,教学指导是否及时有效,教学效果是否明显等,也进行测量和考评,根据情况进行奖惩,以达到激励效果。

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努力配合才能加以推进,在具体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加以细化、调整、改进,最终创立科学的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

[1]杨子均,郑朝霞.活动教学及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

[2]胡锦涛.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在全国优秀教育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社,2007-9-1(1).

[3]王静.浅谈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J].科教文汇,2007(10).

责任编辑袁丽华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G641

A

1673-1395(2012)06-0154-02

2012-05-02

河南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012SJGLX281);河南工程学院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2009IRTHNIE01)

王晶(1983-),女,山西左权人,助教,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民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基础课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