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体会

2012-03-31成冰清

当代医学 2012年18期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例数

成冰清

随着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压力的加大,功能性消化不良成为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为了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水平,现分析总结我院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6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性别比为1.36:1;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0.5岁;病程1~24个月。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诊断标准中的罗马Ⅱ诊断标准,凡患者出现以下一条或若干条症状即可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1)用餐完毕后有饱胀不适感;(2)早饱感;(3)上腹部痛;(4)上腹部灼烧感。经内镜检查,未见消化道器质性改变,且无相关病史。患者前来就诊前的一周,并未服用影响影响本次研究结果的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促动力药等药物。本组患者中可排除肝肾功能异常者,合并糖尿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和结缔组织疾病患者,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患者,精神病患者,有腹部手术史患者。

1.2 临床表现 上腹部疼痛,胸骨后有烧灼感,餐后少量进食后即有早饱感、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纳差。所有患者均伴有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失眠等。

1.3 治疗方法

1.3.1 药物治疗 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主要包括了:H2受体拮抗剂(比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等);对胃酸抑制作用更明显、药物进效时间更快的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用于促进胃肠消化功能动力的药物(比如吗丁啉、西沙必利),其中吗丁啉l0mg/次,一日5三次,西沙必利5~10mg/次,一日3次。各药物与帕罗西汀20mg/次·日配合使用,饭前服用,四周为一个疗程。帕罗西汀是一种抗抑郁药物,有助于改善调节患者的精神状态,缓解并消除抑郁症状,增强胃感阈值,结合功能性消化性药物可取得明显的疗效[1]。此外,同时服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片、米索前列醇等有利于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发挥和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从而起到了保护胃肠黏膜功能的治疗作用。如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加用雷贝拉唑l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一日2次,连用10d。部分患者伴有严重的精神症状者,可适量使用抗焦虑药物或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多虑平、阿米替林等。用药时注意控制药量,从小剂量开始,严重失眠者加用镇静药。

1.3.2 心理治疗 在本组患者中心理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因经加强心理治疗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医护人员应细致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患病后出现一定的应激反应是正常现象,主要表现在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失眠等方面。要根据患者不同类型的性格特征运用适合的语言安慰患者,同时做好疾病的宣教工作。对于住院治疗的患者,应保持亲切友好的态度,主动细心地关怀患者的治疗进展情况,使患者感受到关心和尊重,进一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加强心理治疗还能争取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培养良好乐观的生活态度。

1.3.3 生活习惯指导 在获得患者信任和治疗配合后,敦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定时进餐,不得暴饮暴食,尽量选择对肠胃功能刺激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通过了解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分析可能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食物种类,以减轻症状,建立更加合理的饮食结构。

1.4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积分减少超过75%;有效:症状积分减少75%~50%;无效:症状积分减少低于50%或增加。总有效率为有效例数与显效例数之和在总例数中所占的比例。

2 结果

本组106例中,显效78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1.51%。

3 讨论

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临床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其中主要因素包括了胃肠运行异常、胃脏过于敏感、胃肠激素的改变和不良心理因素。其中导致胃脏过于敏感的原因是进食规律、精神心理等因素。这为药物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大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可能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过重有关。这些不良心理问题影响了正常的中枢神经系统运行,而植物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失常导致了胃肠功能的障碍[3]。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患者心理问题的疏导,分析讲解病情,消除多余的顾虑和紧张焦虑,树立早日治愈的信心。同时,患者还应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做好自我调理和养护,特别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时增减衣物保暖。

[1]唐艳萍,姚宏昌,李方儒,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身综合治疗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4):247-249.

[2]张雪丽,魏日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抗抑郁治疗[J].当代医学,2010,16(21):80.

[3]张明光,胡品津,王启仪,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因素和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J].胃肠病学,2006,11(5):295-297.

猜你喜欢

功能性胃肠例数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更正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