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式补泻手法的基本操作及现代研究

2012-03-31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单式补法泻法

黄 彬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针刺手法是实现补虚泻实的重要环节。广义的针刺手法包括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针刺操作的全过程;狭义的针刺手法是指进针之后到出针之前所采用的各种行针和补泻手法。合理的针刺操作,能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提高疗效。通过古籍查阅及文献检索,现对单式补泻手法的基本操作及相关研究介绍如下。

1 捻转补泻法

《针灸大成》:“内捻针使气下行至病所”“外捻针令气向上而治病”。针刺得气后,在得气处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速度快,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轻、速度慢者为补法;在得气处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重、速度快,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轻、速度慢者为泻法。或者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时间短者为补法;反之,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时间长者为泻法。李平等[1-2]通过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合谷穴观察局部皮肤和脘腹部温度的变化,发现使用捻转补法可以使皮温升高,泻法可以使皮温降低,认为不同捻转补泻手法对皮肤温度产生的升降效应为补泻效应。

2 提插补泻法

《难经》:“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针刺得气后,在得气处重插轻提,下插时用力重、速度快,上提时用力轻、速度慢者为补法;在得气处重提轻插,上提时用力重、速度快,下插时用力轻、速度慢者为泻法。王艳君等[3]运用提插补泻针刺曲池穴,发现提插补法组对同侧商阳穴皮肤温度的影响以升温效应为主,提插泻法变化不大;提插补法组和提插泻法组均使对侧少商穴皮肤温度升高,认为针刺后穴位皮肤温度的变化不仅具有循经性,而且具有全身性的变化。张轶等[4]通过观察针刺提插补泻对肾阳虚家兔血清SOD、MDA的影响,结果发现针刺对肾阳虚家兔血清S0lD、MDA的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提插补泻法中补法明显优于泻法,认为针刺提插补泻法治疗虚证疗效肯定。

3 徐疾补泻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张兴等[5]利用动能定理,推导出外力和针体运动速度的关系,认为提插补泻中重插轻提与轻插重提的轻重应理解为进退针幅度的大小。赵喜新等[6]提出《内经》中的徐疾补泻不是单一操作术式,而是补泻手法纲领,包含有很多操作方法,可分为带气运针式和三一进退式。

4 迎随补泻法

《难经·七十二难》:“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现一般认为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刺入者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方向刺入者为泻法。但也有医家不认同此说法。李振海[7]以《内经》为理论依据,阐明迎随是“逆而夺之,追而济之”这补虚泻实原则的简要概括,而并非是根据针尖逆顺于经络循行方向而定补泻的方法,“顺逆”“来往”也不是指经脉或经气的方向,而是指经气流注的盛衰。吴耀[8]也认为迎随补泻非针向而在经气流注之盛衰。

5 呼吸补泻法

《素问·离合真邪论》:“收则内针,无令气忤……喉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补。”《针灸大成》:“欲补之时,气出针入,气入针出;欲泻之,气入入针,气出出针”。患者呼气时进针、转针,吸气时退针、出针为补法;患者吸气时进针、转针,呼气时退针、出针为泻法。古人认为呼吸能推动气血运行,而针刺亦可行气催气、通经活血,将呼吸附加于补泻手法亦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李铁等[9]总结了《内经》呼吸补泻法、高武呼吸补泻法、杜思敬呼吸补泻法、李梃呼吸补泻法的操作要领和特点,丰富了临床治法。仪器研究方面,张海生等[10]应用计算器,以电脉冲作为刺激源,模拟补泻手法,开发智能型呼吸补泻仪。

6 开阖补泻法

《灵枢·官能》:“泻必……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补门,真气乃存。”《灵枢·终始》:“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臡,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臡,无使邪气得入。”出针时迅速按压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不按压针孔为泻法。龚启华[11]认为当针刺病处附近的腧穴进行泻法时,摇大针孔会在针刺所及的范围内使大气不断渗入组织间隙,提高其压力,迫使间隙液向压力较低处流动、疏散,而起到化瘀消散的作用,由此断定古代针刺手法绝非臆想的手法。

7 平补平泻法

《针灸大成》:“有平补平泻,调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对平补平泻针法众医家都有不同认识,尚未形成一种规范的补泻技术方法。如石学敏[12]在《针灸学》教材中认为平补平泻手法是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出针,主要是用于虚实不太明显或虚实夹杂的病证。朱英等[13]把平补平泻针法看作是针刺前的候气法或催气法,以达得气的目的,起到更好的临床疗效。王富春[14]指出该法有单式与复式之分,单式手法应为均匀柔和的提插或捻转,而复式手法应为均匀柔和的提插、捻转结合。

单式补泻手法看似简单,但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做到信手拈来,针下效现,则实非易事,医者务必多实践多积累,才能在熟练掌握单式手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复式补泻手法。

[1]李平,关卫,王芳,等.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合谷穴对其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3):31.

[2]李平,关卫,王芳,等.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合谷穴对脘腹部皮肤温度的影响[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4):51-53.

[3]王艳君,胡朝阳,蔡辉.提插补泻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2,17(3):29-31.

[4]张轶,姜云武,汤晓云,等.针刺提插补泻对肾阳虚家兔血清SOD、MDA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3):41-42.

[5]张兴,郭新年,张艳.从能量角度透视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J].中国针灸,2006,26(5):525-526.

[6]赵喜新,冉鹏飞,吕晓蕊,等.谈徐疾补泻的操作术式[J].中国针灸,2008,28(6):423-426.

[7]李振海.迎随补泻本义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7):877-878.

[8]吴耀.迎随补泻非针向而在经气流注之盛衰[J].中国针灸,2002,22(2):138.

[9]李铁,高颖,王富春.古代呼吸补泻针法对比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7(5):5-7.

[10]张海生,王云琳,高光华.智能型呼吸补泻仪研究报告[J].中国针灸,2004,24(1):43-45.

[11]龚启华.探索针刺奥秘[J].上海针灸杂志,1985(3):37.

[12]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51.

[13]朱英,张敏,纪青山.平补平泻针法小议[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6):717.

[14]王富春.论平补平泻针法技术[J].中国针灸,2008,28(4):283-284.

猜你喜欢

单式补法泻法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单式万向铰链型膨胀节在烟气除尘管道上的应用
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基于少数类过采样的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响应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太阳穴
以基因芯片探究针刺泻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肾脏基因表达的影响
试论张缙教授“二十四式单式手法”中之搓法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
浅谈间接补法在内科疾病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