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树原产地与茶文化发祥地关系辨析

2012-03-31张耀武龚永新

茶叶 2012年4期
关键词:原产地茶树茶文化

张耀武 龚永新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宜昌 443100)

1 概念的界定

1.1 茶树原产地

原产地是指事物的最初来源之地,茶树原产地即茶树的最初起源之所。茶树起源何处,历来争论较多,综合国内外茶叶专家的研究,至少存在着如下观点:印度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原产地在伊洛瓦底江发源处的某个中心地带或其以北地区、中国云南省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的云南贵州交界处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鄂西山地[1]。因研究视角和所持论据不同,关于茶树原产地之争很难预期达成共识。

经茶学工作者的调查研究,中国为茶树原产地已得到充分论证[2]。在古代,野生大茶树就已遍及中国南方诸省,特别是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地。唐代陆羽《茶经·一之源》载:“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说明唐代中期,川东(今重庆)鄂西一带有野生古老的大茶树。近代以来,在全国许多省份也相继发现野生大茶树,有的甚至成片分布,这是中国为茶树原产地的历史见证。如云南思茅地区镇源县千家寨有野生大茶树群落数千亩,其中一株大茶树树龄约2700年;云南西双版纳巴达大黑山密林中有一株树高32米的野生大茶树,树龄约1700年。近年,湖北房县桥上乡千坪村海拔1100米处发现大茶树,基部围径达3.2米,树龄达千年,印证了《茶经》所载确有其事。

1.2 茶文化发祥地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人类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在人类出现以后,野生茶逐渐被发现、利用,并被人工栽培,人类的用茶经验也世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向周围扩展。茶文化就是人类在认识茶和使用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茶文化发祥地则是指茶最早为人们所认识、并应用于生活的所在地,是茶文化的最初起源所与向外传播地。

中国是茶的故乡,无论是茶之源、茶之用、茶之道,都源自中国。《茶经·六之饮》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神农起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综合神农诞生于随州,尝百草于鄂西山区,神农等先人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了解、发现了茶的用途和功效。尽管这只是一个史前传说,主要是涉及食用和药用,但它仍然不失为茶文化在中华大地上诞生的一个标志事件,是人类认识茶、使用茶的开端。由此也可推断,中国茶文化可能孕育于原始社会后期的鄂西地区。文化是历经漫长的历史沉淀及发展而逐渐形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的实践活动使茶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和成长。中国早期茶史记载多在巴蜀,西汉王褒《僮约》“武阳买茶”[3]的记载,说明早在公元前巴蜀地区已有茶的确切记载。《僮约》还反映距今二千年前的成都一带,已出现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一类的茶叶集散市场,茶叶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茶文化的丰富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2 二者的关系

2.1 都是与时间紧密相联的地域概念

不论是原产地还是发祥地,都有最初出现、最早诞生之地的涵义。茶树原产地与茶文化发祥地都是与时间相关的地域概念,分别是茶树和茶文化得以产生、存在的物质环境与空间基础。野生茶树的出现,是人类发现茶、认识茶、利用茶的自然物质前提,换句话说,茶树原产地比茶文化发祥地所隐含的时间要早。茶树原产地的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最有机会较早地了解茶、利用茶,茶文化也因此得以孕育和积淀,因此,茶树原产地和茶文化发祥在地域上具有着一致性的可能。从一个宽广的地域来看,中国既是茶树的原产地,同时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二者都诞生于中华大地,具有空间地域上的一致性;同时,由于中国本土农耕文化的影响,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观念,与茶文化所蕴含的自然、恬淡、淳朴等特点有着天然的契合。中华大地拥有茶文化诞生的特殊环境和土壤,茶文化历史悠久、体系完备,渗透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茶文化积淀特别厚重。

一般来说,茶文化发祥地的出现要以茶树原产地为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茶文化的产生与茶树原产地有必然的一致性。茶树原产地是茶树作为一种物质的空间存在形式,它注定生成于某一适宜的地理空间;茶文化发祥地需要以茶为载体,以人类的参与为主体,渗透人类的情感和精神内涵;人们最初发现茶、利用茶的事件可能发生在茶树原产地,也可能出现在茶树次生地。因此,茶树原产地与茶文化摇篮也可能存在地域上的相异。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但中国国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并非在每个地区都有原始茶树生长,或适宜于茶树人工栽培。云、贵、川、鄂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树和现存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但茶文化不一定在这些地方同时诞生。只有发现和使用了茶,才逐步有了茶文化的萌芽和生长。

2.2 二者的认定标准不同

茶树原产地的认定标准比较简单一致,也就是只需要证实茶叶最早从何地而来,或者说能够找到地球上最早的茶树即可(如古茶树化石、最久远的野生古茶树、最早的茶树文献记载等方式),主要通过科学实证的手段进行。但迄今为止,尚未有茶树种群化石被发现;寻找茶树原产地,主要通过调查大茶树的有无、多寡,以及从生物进化角度进行推论。如根据对云南茶树资源的考察结果和物种起源说,从云南茶种(Species)的数量、新种的发现、茶种的水平和垂直带分布规律、茶种形态结构的特点等论证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4]。

茶文化发祥地的认定标准则呈现多样统一,它可以借助多种文化表现形式来进行界定,主要通过人文研究的方式得以实现。中国是茶的故乡,自神农发现和利用茶以来,已达数千年之久。茶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中华民族众多,生产生活方式大相径庭,即便是对茶的称呼,各地区也不尽相同。《茶经·一之源》释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完整的中华茶文化包括茶艺、茶道、茶礼、茶俗以及与茶有关的众多文化现象,体现出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茶叶与文化、茶艺与精神的有机融合。茶文化发祥地可从如下方面进行研究:茶的起源、发现和利用,茶文化产生、形成、发展、演变、形式和特点,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等。

3 辨析二者关系的意义

3.1 有利于建立茶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原点

茶树原产地的标准简洁明了,只需要找出茶树最早出现的地方即可,但这看似简单却很难证明。因为茶树的生长历史远远早于人类的诞生历史,并且随着自然考古和现存古茶树的新发现,新的证据也不断更新着人们对茶树原产地的认识,茶树最早出现的地方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目前,茶学界对茶树原产地诸说各执一端,观点多样纷呈,难以达成一致。但对于茶文化而言,它以人类的诞生为前提,是人类认识茶、改造茶的活动过程及其成果,通过对各种历史文化现象的辨析,可以得出茶文化发祥地的较准确的地理区位。尽管自然科学视域中的茶树原产地难以取得一致认同,但人文社会视域中的茶文化起点却可以得到有效证实。

因此,厘清茶树原产地与茶文化发祥地二者的关系,可以使为茶文化研究摆脱对茶树原产地的依赖,解开各执己见给茶文化研究带来的困惑,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与空间,有利于茶文化研究向人文社会领域进行纵深探求。搁置茶树原产地的争议,直接探索茶文化初创地,开展茶文化发祥地研究,可以为茶文化学的形成提供思想前提和基础原点,对整个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3.2 有利于厘清中华茶文化发展的脉络

中国不仅是茶树的原产地,更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茶叶本是长江流域的物产,自从神农传说开始,中华民族就不断加深对茶的认识,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逐渐演绎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饮茶的习俗最早产生于长江流域,并逐渐向黄河流域及其它地区传播;最早的茶事传说、咏茶诗句诞生于长江流域,第一本茶学专著《茶经》也以此地茶树和茶品进行拓展构建。

茶文化发祥地是茶文化研究的源头,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来梳理茶文化,能够比较清晰地揭示中华茶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基本规律。神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远古时期,茶叶的发现及应用的传说孕育了茶文化的诞生;商末周初,周武王伐纣时,巴蜀所产之茶为“纳贡”珍品;两汉、三国时期,茶文化通过社会交往与民族交流,向南北扩散推广;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饮茶之风盛行,浸润艺术人生;唐代,茶事活动由实践上升到理论,《茶经》标准完整的茶文化体系形成。以茶文化发祥地为起点,经过数千年的文化创造和积淀,茶文化终于惠及在中华大地,在唐代基本形成了较完备的茶文化体系。

3.3 有利于服务地方茶文化产业建设

中华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资源异常丰富,是人类可资共享的宝贵财富。茶自古以来就秉承着天地至清至正至纯之气,让人在复杂的尘世中获得丝丝清闲与片刻休憩,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成为国人的精神驿站。茶文化所折射出来的精神与气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与根基。茶文化发祥地的研究,有利于中华民族“认祖归宗、饮水思源”,加强对茶祖文化的认同,塑造中华茶文化的整体形象,促进茶文化的发展。

当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要求回归自然、享受绿色生活成为一种时尚,生态茶文化也成为一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产业。茶文化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既要了解茶叶区域拥有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也要正视目前茶文化产业区域发展的现状,发挥茶文化积淀丰厚的区域优势,整合绚丽多姿的茶文化资源,加强传统茶文化和现代茶业的对接,有效提升茶的文化附加值。

1 周文棠,郭雅敏,周文建.中国鄂西山地是茶树原产地.农业考古,2001(2):292 -294.

2 庄晚芳.茶树原产于我国何地.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1,7(3):111-115.

3 陈祖,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G].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202.

4 虞富莲.论茶树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叶科学,1986,6(1):1-8.

猜你喜欢

原产地茶树茶文化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青海启动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按主要原产地和目的地划分的商品进出口
亚太价值链构建中的原产地规则分析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