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

2012-03-30吴正元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伊曲康唑氟康唑念珠菌

吴正元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第二ICU,吉林 吉林 132001

ICU内患者属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及高发人群,死亡率较高,可达58%~90%。其中以曲霉菌及念珠菌是其主要的致病菌。因此,早期对症进行抗真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此外,重症患者大多数会合并有器官功能的衰竭,原发病复杂多样,选择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抗真菌药物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观察探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30例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14~77岁,平均(32.4±2.2)岁,均符合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在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中关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1],基础性疾病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型1例,急性白血病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3例,肝硬化2例,肝炎6例,肾病4例,脂肪肝1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例,颅脑肿瘤1例,淋巴瘤1例。均无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半年内皆无接受过化疗,3个月内均无接受过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调节剂、免疫抑制剂治疗,均无入院24 h内死亡的患者。皆使用伊曲康唑注射液(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X20010392)治疗,统计其治疗后1、2、4、6周的疗效、真菌清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1.2 治疗方法

皆使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给予静脉滴注200 mg/d的伊曲康唑注射液,2次/d,7 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6周。诊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另口服200 mg的伊曲康唑口服液,2次/d,进行序贯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1)根据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的变化制定以下疗效标准。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消失;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消失>50%;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无变化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真菌清除:镜下检查和真菌培养显示为阴性反应;真菌未清除:镜下检查和(或)真菌培养显示为阳性反应[2]。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疗效、不良反应、真菌清除率的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版本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1周出现轻度恶心4例,中度肝损害1例,治疗后2周出现轻度恶心1例;治疗后4、6周疗效、真菌清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后1、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的真菌清除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6周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1、2、4、6周的疗效、真菌清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ICU内的重症患者大多数会合并有多器官的功能障碍或者衰竭,且原发病复杂多样,如何选择出一种高效且安全可靠的抗真菌药物,已成为ICU重症患者关于抗真菌治疗及治愈的关键和基本。传统上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使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但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两性霉素B疗效相对稳定,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寒战及肾脏毒性等不良反应,随着剂量的不断增加,需要较长时间方可发挥出满意疗效,其起效时间缓慢难以满足部分重症患者治疗的要求[3];而氟康唑属于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且相对安全的抗真菌药物,其缺点是对曲霉菌治疗效果较差,并且近年来有关研究中指出[4],ICU的真菌感染中的热带念珠菌与光滑念珠菌氟对于康唑并不敏感,对二者的分离率的增高,也导致出现对氟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因此,目前氟康唑的抗菌谱已难以满足ICU的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治疗需求,无法全面覆盖致病真菌。早期合理选择并应用一种广谱、有效、安全的抗真菌药物在ICU侵袭性真菌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统计发现,使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1~6周,其总有效率在83.3%~100%,治疗4周的真菌清除率达93.3%,总真菌清除率也达74.2%,且治疗不良反应主要以恶心为主,治疗2周后基本无不良反应出现。主要是由于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的抗真菌药物,能够全面覆盖念珠菌与曲霉菌,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也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的依从性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对器官功能无损伤,相对安全有效,是目前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综上所述,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清除真菌,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应用。

[1]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7):554-556.

[2]伊曲康唑临床研究ICU协作组.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5):414-416.

[3]王怡,陆滢,朱慧玲,等.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38-40.

[4]Gimis SB,Chapuis F,Decullier E,et al.Adverse effets of antifungal therapies in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review and metaaIIalysis[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5,24:119-130.

猜你喜欢

伊曲康唑氟康唑念珠菌
HPLC法测定福司氟康唑含量及有关物质
论少见念珠菌在口腔念珠菌感染病例中的分布及其致病性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广州地区生殖系统念珠菌病的菌型及其体外药敏结果分析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氟康唑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IL-6、TNF-α、IL-8的影响
无菌部位的念珠菌属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念珠菌血流感染临床与实验室特点分析
伊曲康唑的特性鉴定
流化床包衣工艺在伊曲康唑速释微丸制备中的应用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1例马尔尼菲青霉菌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