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若有反思,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2012-03-25杨晴

全国新书目 2012年10期
关键词:历史感龙场绝境

文/杨晴

若有反思,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文/杨晴

“《王阳明·龙场悟道》是“王阳明”三部曲第一部,讲述了王阳明如何被贬龙场而悟道的经历。正德初,宦官专权,王阳明因仗义执言,被廷杖、流放贵州龙场。一路上被追杀,遭遇海难,辗转江湖,生命受尽践踏,人生似乎已至绝境。这一切并没有熄灭王阳明心中的那盏明灯,奋力自救,于龙场一夜悟得“知行合一”的大道,在绝境中完成自救;与苗人交朋友,和土司交往,平定战祸;受邀去贵阳教书,曾经的“绝境”已变成了桃源。”

许葆云的历史巨著《王阳明》继承了明清小说的一大特点——有韵味的章回体。在如今这个快餐文化的社会里,重新拾起四大名著以及蔡东藩历史演义的章回体,不能不说是一种勇气。章回体的典雅、从容,读来的韵味,是需要慢下脚步的现代人内心的隐性诉求。“落难人偏又遭海难,囹圄士挣破囹圄局”“人进鬼域事事似鬼,心在牢笼处处如牢”;“无路人难救无路客,良苦士绝境悟良知”“与人为善人人是友,将心换心处处皆心”;“捧上诚心安民治境,祭出新法重练乡兵”“血祭良知正德听谏,泪镌诚意唐寅回心”;这些选自《王阳明》三部曲的精彩章回体目录,荡气回肠。当年姚雪垠《李自成》,唐浩明《张之洞》《曾国潘》的那份历史感,终于在《王阳明》中得以延续。

毋宁说,历史感是一种生命状态,一种人文情怀。它的时间性指向当下。在一部作品中能够读出历史感的人,是具有反思精神的人。作为研读心学数十年的学者,许葆云并没有像时下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把堪称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的王阳明装扮成一个“神一样”“神奇”的圣人,而是冷静的认识到,王阳明是一个有限性的人。

他也曾年少轻狂,虽不是唯我独尊孤寒傲雪,却也是万般不入其法眼,他说《道德经》里不过是些大白话,庙里的镇蛟铁柱不过是根破铁棍子,拜什么拜?想来读者诸君年轻时也不乏如此,可是很少有人将这看做是独立思考的行为,而是冠名“青春叛逆”、“有性格”,把珍贵的启蒙期转换成了抒情的见识,等到被押进了课堂,每周两节的唯物轰炸,便满眼是物,处处求实,十分的老成了。

他也曾悬梁刺股通过公务员考试入职为官,却自称一身贼味,说做官就是做贼。这可不是像时下的官爷们,在私底下说早已看透了官场的腐败,唏嘘无奈一番,可一转身又如鱼得水般大显身手去了,如果说这是官爷们要博得被倾听者的同情和理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话,毋宁说这是一种小聪明,解构了自己的良知,成全了非善的行动。相比来看王阳明对做官的理解,可谓“自知之明”。他不为身在官场辩解,而是直指——阳明瞪起眼来暴喝一声:“什么读书人!整天酸文假醋搞些狗屁八股,欺世盗名,读书的时候是骗,做了官就是贼!”阳明有了这样的断喝,总是不会容忍自己同流合污的,必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由此,也开启了他坎坷而激荡的人生。

他也曾历经狱中生死,战场刀剑肉搏,这一切是他的磨难,也是成就他的机缘。王阳明三十五岁入狱,冒死上疏,想救忠臣戴铣,只为一颗赤诚之心。我们一般的普通人,一生中可能会很少经历如此的大风大浪,不过,小灾小难、精神挫折,总是难免的。赤诚之心,离我们有多远?这并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而是明明白白地摆在我们眼前。

他是敢于反抗命运的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行走在荆棘路上,他的喜怒哀乐令你动容,令你意识到,你不是一个看客,他对良知的渴求,也是你的向往;他致良知的煎熬,正是你内心的脆弱;他的官场、战场、牢房、谪贬,也正唤醒了在家门之外的你——大多数时候咽进内心深处的愤怒与被迫选择的沉默。

猜你喜欢

历史感龙场绝境
长春花蓝+中国红
论《龙场悟道
——王阳明与祖摩的故事》中的成长叙事
《王阴明 教条元龙场诸生》之改过
把婚姻逼上绝境的,绝不是第三者
绝境逢生的姑娘
早期《三国》插图:熊清波本《三国全传》的插图问题
成熟在逆境醒悟在绝境
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感的培养探究
威宁小黄姜带富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