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策略

2012-03-20黄柱坚

梧州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责任企业发展

黄柱坚

(梧州学院,广西梧州 543002)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策略

黄柱坚

(梧州学院,广西梧州 543002)

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能获取企业公民的良好声誉,赢得消费者,吸引到优秀的人力资源和投资,并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社会责任通行证,增强企业发展能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受其经营管理理念、发展能力、资源状况、发展阶段,以及本国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跨国公司行为、国际组织要求等内外因素的制约。积极和恰当的企业社会责任担当应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以企业能力和资源为基础,有序推进,随能力变化而调整,以专长解决社会迫切问题,并建设重视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

企业社会责任;责任担当;策略

企业是社会资源的利用者、财富的创作者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即是股东企业。企业作为盈利性经济组织,追求经营利润本来无可厚非,但有的企业破坏环境、产品质量低下、损害客户利益、偷税漏税......从有毒奶粉到有毒胶囊,从私采滥挖到矿难频发,从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再到员工跳楼,等等,已经引发成为社会问题。企业再也不能只追求利润,而不关注客户、员工、社区、环境和社会利益了。在经济全球化、能源日益枯竭、环境危机日益严重、财富分配不公、国家间与国家内部贫富差距在拉大、某些企业不合理的发展对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破坏等背景下,企业必须融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致诉求,是中国企业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背景与现状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意指企业在为股东谋取最大利润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利益关系人的利益[1]。即企业同时要承担对股东、员工、消费者、投资者、社区、环境、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等。

(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背景

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是一种世界潮流和趋势。联合国提出“全球契约”计划,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制定了《跨国企业行动指南》,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关于跨国公司和社会政策的三方宣言》、《关于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国际标准化组织相继推出ISO 9000(质量)、ISO 14000(环境)、ISO 26000(社会责任)标准,欧盟发起“欧洲企业社会责任联盟”,以及美国民间组织社会责任国际推出SA8000社会责任第三方认证标准、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英国推出Footsie for Good金融时报道德指数,澳大利亚评级与研究公司RepuTex推出RepuTex指数,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已在全球扩展。社会责任已成为一流企业高调发布的指标。企业如果不履行环保、劳工方面的社会责任,就很难进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产品出口会遇到各种壁垒,将无法开拓国际市场。

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竞争的新要素。市场经济中存在市场失灵问题,而企业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的缺陷,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第三种力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迈克尔·波特(2003)指出,企业从事公共事业的目标,表面上为了博得更多的认同和社会影响,实质上则应该专注于公司竞争力的增强。殷格非(2005)认为,责任竞争力即企业在运用自身专业优势解决社会、环境、员工等一系列问题,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得以同步提升,竞争力得到增强。企业决策者开始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视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新引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和埃森哲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全球766位CEO参与调查,93%的CEO认为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未来的成功是关键的或者至关重要的[2]。

(二)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编著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1)》,对中国国有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和外资企业100强的社会责任发展水平的评价指出,2011年中国100强系列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分由17.0分增长为19.7分,稍有进步,但社会责任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只有中国远洋集团1家企业处于卓越者阶段;23家企业(占7.7%)处于领先者阶段;36家企业(占12.0%)处于追赶者阶段;35家企业(占11.7%)处于起步者阶段;205家企业(68.3%)仍在“旁观”,没有推动社会责任管理,社会责任披露十分缺乏,还有26家企业得分为0或者负分。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实力弱小,生命周期短,无力或无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此外,非政府组织不发达,催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组织力量、渠道体系、社会氛围都不健全;市场上没有形成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机制;大量的社会责任行为还处于被动、随意和零散的状态。部分企业出现社会责任缺失现象:无视企业对社会的应尽义务,逃避税收和社会缴费;较少考虑承担社会就业职责,劳动用工不规范,压榨职工的收入和福利;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少诚信,期骗消费者,生产不合格或假冒产品;对社会公益冷淡;排斥竞争,不正当竞争等。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制约因素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取决于其经营管理理念、发展能力、资源状况,受本国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以及跨国公司行为、国际组织、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3]。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内部因素,社会责任水平与企业资源和能力一致[4]。从来源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制约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制约因素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部制约因素有经营管理理念、发展能力、资源状况、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等。经营管理理念从属于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先进的企业价值观有助于企业提升社会责任水平。企业发展能力和资源状况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企业发展能力的大小和资源的丰富程度制约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力度。在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发展能力、面临的任务、从社会获取资源的数量差异都很大。企业发展阶段(成长阶段)一般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蜕变期,相应地企业市场营销的范围经历有限客户阶段、区域市场阶段、全国市场阶段、国际市场阶段。在初创期,市场营销的范围处于有限客户阶段。处于初创期的企业,要培植竞争力,要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市场空间。由于没有基础,企业生存能力较弱,市场占有率较低,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资金不足,没有足够的客户,因而寻求创业资金,研发适销产品,制定和实施商业计划,开拓市场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创业阶段,产品或服务比较单一,企业的焦点放在经营上。有的研发出了市场对路的产品,却受制于资金、产能、销售渠道;有的虽有好的产品或创意,却打不开市场。面对难得的商机和有限的客户,企业往往精心服务,以赚取宝贵的利润。此阶段组织机构简单,制度建设刚起步,创业团队能吃苦耐劳,凝聚力强,对市场反应快,效率高。在成长期,市场营销的范围多处于区域市场阶段。生产一定数量产品后,企业的生产组织完成磨合,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对外经过市场拓展,营销渠道初步建立,企业产品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信任,开始占领区域市场;此后生产规模和组织机构得到扩张,企业拥有了自己的主导产品,企业有了稳定的盈利,产品和工艺趋于稳定;企业内部开始形成各种管理制度。该阶段企业处于上升期,不断扩展势力范围,服务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成熟期,市场营销的范围多扩展到全国市场,直至扩展到国际市场。企业管理逐渐走向正规化,经营领域得到拓宽,产品标准化得到提高;营销渠道建设完成,形成了全国市场布局,逐步开展了国际化经营;有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知名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品甚至品牌;营业收入增速放缓甚至停止,但收益提高;随后经营思想趋于保守,创新意识减弱。在成熟期后期,市场基本饱和,企业收入主要靠老客户重复购买;产品质量高且技术完善;企业间产品趋于同质化,容易引发价格竞争。在衰退与蜕变期,由于市场规模缩小,企业利润急剧下降,企业需要向新的业务领域转移,若转移成功,企业进入新的成长周期;若转移失败,企业将没落。受制于发展能力和资源,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企业,担当社会责任的力度也应不同。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制约因素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外部制约因素有本国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跨国公司行为、国际组织、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等。企业组织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社会文化影响着企业文化。本国文化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通过其经营管理理念影响企业行为,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诚信为本”、“薄利多销”等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中国企业的经营行为和对待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越轻,但存在国别差异。美国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力较强;日本的公司对雇员及其生活社区承担了全部的责任,没有觉得对社区之外的其他利益团体负有责任,认为消费者利益低于产业利益;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企业社会责任倾向于工资、工作条件、就业安全等劳资问题,社会团体、政府已为减少社会问题承担了大量的责任;不发达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企业被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减缓贫穷的工具,劳工、环境保护问题突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世界制造大国,但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发展方式不可持续,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员工劳动时间长、报酬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较重。跨国公司行为、国际组织、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较高的要求,如一些劳工组织和跨国公司制定了专门的工厂守则,要求中国的出口加工企业遵守,中国沿海地区为跨国公司供货的数千家企业,已经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检查;而这些要求,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却脱离了中国企业实际,完全满足要求超出了企业的能力,会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变得不可持续。

三、企业要以积极的姿态和恰当的策略担当自己的社会责任

企业负责任的行为能带来竞争优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质上是一种获取社会资本的过程。企业的社会资本是企业通过社会联系获取稀缺市场资源并由此获利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企业,最典型的稀缺资源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和忠诚度。这种资源,除了基于优质的产品、诱人的价格,还基于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能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力资源。来自美国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人在找工作时会考虑未来雇主的社会形象。1999~2001年间,美国Aspen学院开展的一项社会创新研究表明,超过一半的MBA学生在发现自己的价值观与所供职的公司发生冲突时,选择另谋高就[5]。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必是一个充分尊重员工和消费者利益、遵守社会伦理道德、守法经营的企业,员工会全身心投入到企业发展中,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该如何积极且恰当地履行其社会责任呢?

(一)承担社会责任要以企业能力和资源为基础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要受其能力、企业文化、国外贸易伙伴的制约。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要与其能力、资源相称。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已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贸易壁垒来使用。如SA8000是美国民间组织社会责任国际推出社会责任第三方认证标准,旨在关注劳工身心健康和权益,西方某些贸易保护主义者与人权组织联手,以SA8000的名义,对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皮制品、小家电等的出口进行限制,一些人权机构经常对进口商施加压力,要求其进口获得SA8000认证的产品,一些社会团体要求限制进口达不到劳工标准要求的产品。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对劳工的保护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差较大,其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旦被要求实施SA8000,就需要企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申请认证和维护,将大大增加成本,使原有的竞争优势被严重削弱。因此,超出企业能力要求其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会阻碍其生存和发展。

(二)要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体系

经济全球化在使世界经济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人群间的贫富差距,恶化了全球生态环境,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捍卫消费者、劳工、环境等公众利益,西方社会掀起了消费者、劳工、环保、社会责任投资、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社会运动,使得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国际共识和趋势。企业应意识到社会责任的战略意义,将社会责任行动纳入到企业战略体系中,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赢利、履行社会责任间进行平衡,以适应新的环境因素。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支出虽然减少了利润,但从长期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际上是对企业品牌、信誉以及形象的一种间接投资,可以收获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口碑。企业依靠其声誉能获得更多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青睐,其产品和服务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企业和股东的后期回报将持续而来。

(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要有序推进,随能力变化而调整

世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经历5个阶段:基于纯粹道德驱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基于社会责任压力回应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基于社会风险防范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基于财务价值创造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基于综合价值创造的全面[6]。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应逐级推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应选择不同的策略选择。

创业阶段,面对少量客户,企业能力和资源有限,需要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应采取有限承担策略,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是合法经营,对股东负责,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成长阶段,企业能力和资源有了扩展,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在区域市场时期面对一定量的客户群,承担社会责任应采取低度承担策略;在全国市场时期面对国内众多商业合作伙伴和广大消费者,应采取积极承担策略;企业社会责任要扩展到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尊重企业员工和消费者利益,为股东创造利润,为国家创造税收,保护社会环境等责任。

成熟阶段,企业能力较强,握有大量资源,面对国内众多商业合作伙伴和广大消费者以及外国贸易伙伴和外国消费者,承担社会责任应采取全面承担策略,企业社会责任进一步扩展到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生产的社会效益,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以及可持续发展。

衰退与蜕变阶段,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和热情降低,需要重新寻找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点。企业社会责任目标降低,关注的利益相关者群体相应减少,重点承担对股东、债权人以及员工的责任。

(四)应运用专业优势解决社会的迫切问题

企业的发展具有环境依赖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慎重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找到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契合点。承担社会责任正是这种契合点。积极的社会责任承担者应以自己的专业优势,有效解决社会面临的发展经济、扩大就业、科技创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关注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等迫切问题,社会责任成本变成企业发展投资,从而赢得与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并取得自己的经济效益。美国3M公司1975年开始,大力推行“3P”(Pollution Prevention Pays)计划,从污染源头过程抓起,重新规划产品,重新设计生产设备,改善生产流程,对废料进行循环利用,共发起了近5000个“3P”项目,到2002年共节约8.94亿美元。3P计划还降低了与污染相关的事故和法律纠纷的发生机率,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吸引员工更多地参与管理决策。运用专业优势积极解决社会问题一般宜从点到面取得突破。企业在价值链各环节上,应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补偿责任;在处理企业利润目标和社会利益目标冲突的问题上,应在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内部利润最大化。

(五)应建设重视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经营管理理念、商业道德等之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便有了思想基础,履行社会责任就会变成整个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突出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能够塑造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依靠价值观、先进的管理理念来驱动企业发展。跨国公司星巴克,在世界咖啡市场价格降到每磅50美分的时候,仍以1.2美元的价格向它的咖啡供应者收购咖啡;对农民、顾客、员工、合作者、社会的责任行为,使顾客愿付3美元买一杯“有社会责任的咖啡”,星巴克实现了高增长、高盈利。

总之,从“股东企业”到“企业公民”,表明企业竞争进入包括质量、价格、环境和社会责任等全面竞争时代[7]。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符合国际社会诉求,能增添企业竞争力;选择恰当的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策略,使责任与能力相称,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李立清,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5-26.

[2]《WTO经济导刊》编辑部.2011年国际社会责任十大事件[EB/OL].http://www.csr-china.net/templates/node/index.as px?nodeid=bbdf3f6e-bd02-47be-a81c-03774310afc7&page =contentpage&contentid=864269e1-1969-4a0a-b0ab-41a0 5dfef3a1.

[3]李双龙.试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J].经济体制改革, 2005(4):67-70.

[4]杨春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9(1):66-76.

[5]姚江舟等.化社会责任为竞争力[J].中国企业家,2004,(5): 124-126.

[6]李伟阳.世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五个阶段的演变与启示[J]. WTO经济导刊,2010(7):51-53.

[7]殷格非.提高责任竞争力应对全面责任竞争时代[J].上海企业,2006(1):20-23.

F272-05

A

1673-8535(2012)06-0008-05

黄柱坚,男,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股权激励、风险管理等。

(责任编辑:覃华巧)

2012-09-12

猜你喜欢

责任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