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心脏直视手术后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2012-03-19黄家诚

微创医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压疮循证体温

黄家诚

(广西区南溪山医院胸心血管外科,桂林市 541002)

循证护理在心脏直视手术后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黄家诚

(广西区南溪山医院胸心血管外科,桂林市 541002)

心脏直视手术;压疮;循证护理

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尤其是小儿、老人及女性患者在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衰及营养不良,全身免疫力受到明显影响,再加上心脏直视手术术中的特殊性,术中及术后发生急性压疮的机会相对增多,护理风险高。循证护理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恰当运用实证,以在某一特定领域作出符合患者要求的护理决策的过程[1]。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积极预防压疮,有效地避免和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188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男101例,女87例,年龄2个月~78岁,体重5~55 kg,其中二尖瓣置换术2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加二尖瓣置换术16例,二尖瓣置换术加三尖瓣置换成形术38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73例,法乐氏四联症14例。

1.2 方法

1.2.1 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发生压疮原因的循证

1.2.1.1 自身因素 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往往病情急、重,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衰及全身营养不良。一方面,由于心功能差,毛细血管弹性减弱、组织血流灌注不足、末梢循环功能减退,皮肤湿冷,不能适当供给皮肤组织所需的营养,降低了皮肤对压力的抵抗力,即皮肤对压力的耐受性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患者均伴有全身营养不良,皮下脂肪薄弱,当手术中局部长时间受压时,失去了脂肪垫的作用,血液流经受压的组织时被压力所阻断,更容易发生缺血、缺氧。手术结束后,麻醉尚未清醒时的一段时间内,患者对压力的感知和自主缓解压力的能力尚未恢复,使得对压力的耐受性降低。

1.2.1.2 压力 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常采用被动体位或强迫体位,使身体与手术床的面呈点状接触,压力集中在局部皮肤。在手术过程中,骨髂与肌肉产生向下的剪形压力、手术床与人体产生的向上的剪形压力使主要压迫点受到双向压力,导致局部血运障碍,组织缺氧、坏死形成压疮[2]。术后由于伤口创伤大、疼痛、体位受限、胸腔引流管等影响患者活动,造成了压力对组织的进一步损害。

1.2.1.3 低温环境 手术本身的创伤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机能下降,皮肤抵抗力降低。同时,手术间的温度对患者的体温产生很大的影响。有研究证实[3],若手术室的室温低于21℃时,患者往往出现体温降低。由于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需降温,体温降低可直接损害免疫功能,使末梢血管收缩,增加心脏后负荷和耗氧量,病人四肢麻木并丧失知觉,同时还减少皮肤血流,皮肤组织的氧供,皮肤苍白,使皮肤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更易形成压疮。

1.2.1.4 血管活性药物 体外循环使机体处于非生理性的休克状态。术中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和心率缓慢直接反映了机体缺氧的严重性,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间接地使循环功能障碍更为严重,同时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能引起机体外周组织血管的收缩,进一步加重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皮肤受损及压疮的发生[4]。

1.2.2 预防压疮护理措施的循证

1.2.2.1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给予营养支持 由于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大多不能自主进食,由饲管供给食物,能量摄入不足,蛋白合成减少,而病人康复时蛋白质、糖、维生素需求量亦有所增加。皮肤的基本构造物质之一是蛋白质,蛋白合成减少势必会引起皮肤抵抗力下降。通过测量患者体重指数、血清蛋白值和病情,及时给予护理干预。食谱宜富含蛋白质、糖、维生素、矿物质。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需鼻饲肠内营养混悬液,必要时可根据医嘱及病情适当补充脂肪乳剂、氨基酸、糖、盐水等营养物质输入。

1.2.2.2 有效减压 有效减压是压疮防护的最基本措施,可规避压疮的发生及促进转归。研究结果表明[5],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全程应用水垫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皮肤,并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水垫的制作方法为:取一次性的静脉营养袋洗净晾干,用环氧乙烷消毒,注入一定量的水,不宜过多,排尽袋内气体,封闭注水管,制成各种大小的水垫,检查无漏水后用小方布包好备用。放置的具体部位为骶尾部、足跟部、枕部、肩胛骨等,不仅能预防压疮,也大幅度地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保持床单柔软、平整、无皱铺于水垫上,并通过调节床面角度解决压力分布问题。有报道显示[6],抬高床头时,骶尾部皮肤与骶骨间滑行而产生剪切力,他作用于深层,阻断了较大区域的血液供应而导致皮肤组织缺氧,较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有危害性。我们对证据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实用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合以往的护理知识、经验及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有效减压的护理方案:床头抬高的角度尽量减少,并缩短抬高的时间,协助患者卧位时,应防止身体滑动,在足底下部放一水垫,背部垫一水垫,使一部分重力压在水垫上,减少背部和骶尾部与床的斜坡产生的剪切力而导致的压疮,除了原已垫好的水垫外,还需在身体与床面两者之间的空隙处垫上水垫,然后根据病人身体骨突部调整水垫的位置,使病人保持舒适的体位。

1.2.2.3 体温调节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大多需常规降温,特别是新生儿体温调节不完善,应注意保温,可在手术床上面铺变温毯,用于术中辅助变温。动态监测术中体温,多采用肛温来监测中心体温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变温毯温度。手术结束后,及时给患者穿上衣裤,盖上被子,回到病房后,可采用水循环加温、空气加温等体表加温方法。1.2.2.4 使用各种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严密观察有创血压的波形、数值,在更换泵有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先在另一道微泵上把加好的药换上,调节好速度,确认泵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再把延长管接上,避免因更换药液时间过长而影响血管活性药物进入机体的浓度,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造成机体组织末梢循环灌注不足,从而影响组织对压力的耐受性。

2 结果

通过循证护理,188例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未见有压疮发生。1例78岁的复杂主动脉瓣置换加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因采取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未发生压疮。

我们体会到,通过对188例心脏直视手术后压疮的循证护理,我们体会到,营养支持、有效减压、体温的监护、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来管理手术后的压疮,可以有效地防治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压疮的可能性,并且注意将所得到的各种证据与护理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可能发生的压疮采取前瞻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循证护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需要,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护理人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胡 雁.循证护理应用中常见问题及误区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740 -742.

[2] 车 慧,何小然.压疮预警干预程序在预防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急性压疮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4):11 -12.

[3] 李 莉.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4):2273 -2274.

[4] 吴 勤,崔渝敏,陈 燕,等.急性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40-42.

[5] 郑丽萍,韦秋英,关 妮.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预防压疮水垫应用时机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646 -47.

[6] 陈云超,唐晓娟.手术中压疮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护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5):1358 -1359.

R 473.6

B

1673-6575(2012)05-0563-02

2012-05-19

2012-07-11)

猜你喜欢

压疮循证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