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精神科护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2-03-19陈宜刚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0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精神障碍精神科

陈 鲁,陈宜刚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高职精品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的办学定位[1]。高职精神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执业护士的考试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护生从事临床精神专科护理工作岗位和对整个生命周期的服务对象提供心理护理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与能力。我校积极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维护,进一步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等方面深化教学改革,对学生从事护理专业应具备的职业化素养、职业化技能的培养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为打造成省级精品课程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1 课程设计

1.1 课程设计的理念

本课程依据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护理技术操作行业标准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以及护理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整体护理为指导,护理程序为框架,体现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形成以职业岗位标准对接课程内容和以行业标准引领课程设置的教学设计理念。

1.2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必需、够用”为度,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创新地调整课程设置,首先开创性地重组了教学大纲,重新选取了教学内容,新大纲打乱了原有的授课顺序,按精神科护理基础、常见精神障碍护理两大模块进行整合。

2 教学内容

2.1 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学内容按精神科护理基础、常见精神障碍护理两大模块进行整合。精神科护理基础部分的教学内容包括:(1)绪论;(2)精神障碍基础;(3)精神障碍病人护理的基本技能;(4)常见危急状态的防范与护理;(5)精神障碍病人治疗过程的护理;(6)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与护理;(7)精神科护理相关的伦理学与法律问题。常见精神障碍护理部分的教学内容包括:(1)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2)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3)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4)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5)神经症和癔症病人的护理;(6)应激障碍病人的护理;(7)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病人的护理;(8)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病人的护理;(9)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2.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采用结合临床实例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先给一个典型的临床护理案例,布置学习性工作任务,学生根据案例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应用知识、技能对病人实施护理措施,最后进行护理评价。

2.3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1)主要教材:目前使用的教材是由曾慧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教材《精神科护理》,2010年1月版。

(2)参考教材:《精神科护理学》,陈彦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6月1版7次;《精神病学》,王祖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CCMD-3 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陈彦方主编,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医学心理学》,姜乾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护理学基础》,崔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3)网络资源:介绍小说《人格裂变的姑娘》以及一些与精神疾病有关的电影、电教片介绍给学生看,如《Schizophrenia-Stolen life,Stolen mind》、《A Beautiful Mind》、《圣女贞德》、《记忆碎片》、《门徒》、《火柴人》、《Right Place》、《充气娃娃之恋》、《化身博士》、《Hello,树先生》等。

(4)课程网站: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录像、同步练习册、试题库等资源全部在课程网站上共享,学生可以自行查询和学习。

3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3.1 按模块整合教学内容

大胆创新地调整课程设置,选取教学内容。新大纲打乱原有的授课顺序,按精神科护理基础、常见精神障碍护理两大模块进行整合。

3.2 案例教学

3.3 充分运用网络资源

推荐一些与精神疾病有关的电影、电教片给学生看,想办法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变抽象为具体,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4.1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课堂讲授法:根据精神科护理所需的岗位能力整合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分为精神障碍的基础和常见精神障碍的护理两部分以完成教学。

(2)案例教学法:结合就业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需要,在讲授常见精神障碍的护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收集精神科常见疾病的信息和资料,以护理程序为主线展开,制订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案。

(3)预习、强化教学内容辅导法:教师事先确定学生预习或复习需强化的教学内容并布置讨论题,学生自学并查阅相关参考书和参考文献,在课堂中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指导,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2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课件图文并茂并不断更新改进。丰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将教师从繁重的板书和解说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以便把精力集中到组织课堂交流的活动上,引导学生变成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利用声音、文字、图片、视频、图像等形式,增大课堂信息量,保证教学进度。

4.3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1)资源丰富: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视频、病例分析和试题库等将全部可以上网查询、学习。

(2)资源结构合理:网络资源结构合理、条目清晰,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3)网站:课程组将建设本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站,利于学生多途径学习。

5 教学条件

5.1 教材使用与建设

目前使用的教材由曾慧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教材《精神科护理》,2010年由本课程组课程负责人牵头,与当地人民医院、精神病防治院的精神病学、心理学专家共同参与编写了《精神科护理》,目前正由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进行出版,2012级护理专业学生将全部使用该教材。

5.2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我院结合临床护理发展需求,建成了集实训、模拟、虚拟功能为一体,拥有省内先进的设施设备、功能齐全且具有前瞻性的校内护理实践基地。我院护理实训基地于2006年被省教育厅、财政部批准为“省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8年护理实训中心被确定为“中央财政资助实训基地建设点”,借助国家、省和学校财政的力量,学院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提出重点、建成特色,形成了满足学生上岗需求并能适应护理高职高专教育发展需要的高度仿真医院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校内实训教学基地。

5.3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学院不断开发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我院与江苏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北人民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等三十多家医院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这些教学医院有丰富和充足的病例供学生顶岗实习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理想、更先进、更完善、更快捷的教学实践环境。这些实习医院也提供了优秀的带教教师,保证了学生的实习质量。

6 教学成果

学生实习期间一直获得实习单位及带教教师的好评;2010年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100%(325名护生参加考试),2011年通过率达99.81%(367名护生参加考试)。

7 结语

高职精神科护理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基础。在课程建设中应体现出先进的设计理念,打造高素质的、梯队合理的教学队伍,形成成熟、高质量和原创性的课程体系,运用先进而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形成开放、互动等特征的教学模式。同时,课程建设的最终成果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质量、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上。

[1]史宝会.高职计算机专业类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1):94-96.

[2]李美珍,骆海燕.高职《儿童护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研究,2010,24(11):3094-3095.

[3]丁艳萍,赵越.深化教学改革打造《妇产科护理学》精品课程[J].护理研究,2008(32):2987-2988.■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精神障碍精神科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中职学校“汽车空调”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躁狂型精神障碍的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