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研课题的实践培养儿科影像医学七年制研究生创新能力

2012-03-19芸,张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0期
关键词:科研课题肥胖症影像学

彭 芸,张 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北京 100045)

随着现代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关于影像医学培养模式的探索也日趋增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新的培养模式,如问题导向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1]、比较医学模式[2]等,较之“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新的培养模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增强专业知识,但是其在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儿科影像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七年制的研究生在选择儿科影像学作为专业方向后,在临床影像学实践和进行研究生课题答辩间仅有一年的培养时间,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依据社会人才的需求,突出专业的应用性,实现创新实践的素质培养需求呢?我们尝试采用以临床教学为牵引指导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科研课题驱动的方式促进学生临床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儿科影像学专业学生需要创新能力的培养

儿科影像学是临床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本身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科目,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临床技能的培养,乃至最终形成的综合影像学分析思路的临床科研能力都离不开临床的实践。七年制研究生经过前面5年的人文医学知识的累积,已掌握临床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但作为未来的高级影像专业人才,七年制研究生除需具备临床影像学的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发现和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创新性科研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引导他们依据个人兴趣设计、完成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科研课题。

2 尝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 创新思维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知识

我们让学生深入到临床一线的医疗工作中,亲自动手,掌握各种影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尤其是熟练掌握与课题相关的磁共振操作过程和数据后期处理等,这些扎实的基本功是创新的源泉。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的学术交流,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经过以上培养,学生掌握并巩固了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为培养发散创新思维提供了条件。当我们通过fMRI 对比分析单纯性肥胖儿童针灸前后对食物图片视觉刺激的中枢反应变化数据,结果显示,针灸可以明显抑制眶额回、岛叶及后扣带回等与食物渴求相关的脑区兴奋,从而为针灸减肥可能的中枢机制提供一定依据。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应用MRI 与1H-MRS 评估针灸治疗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腹部脂肪和肝内脂质含量的影响,发现针灸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肥胖儿童的BMI 及腹部脂肪,特别是腹腔内脂肪,并且能改善肥胖儿童腹腔内脂肪和腹部皮下脂肪的不良分布,因此是一种健康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2.2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在课题的前期设计阶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使其积极参与课题构思。以我们设计的课题——“儿童肥胖症的功能磁共振研究”为例,美国医学联合会会长路易斯博士曾经说过“癌症是可怕的,但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不是来自于癌症,而是来自于肥胖”,这句话提醒我们应高度重视肥胖的危害。然而,我国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病率却正以飞快的速度增加,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这一广受关注的慢性疾病使学生对于儿童肥胖症的发生机制、减肥疗效的评价标准、如何更科学地评价减肥的疗效等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发现,目前针灸减肥疗法是治疗儿童肥胖症具有较好疗效且无副作用的方法。国内近十余年对针灸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研究有很多,但是以往的研究主要从生化和中医的角度阐述,虽然中枢的脑电活动可以在动物上直接观察到,但并不适应于人类。因此,人体针灸减肥的中枢机制及其疗效评价的有效研究并不多见。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我们一起将课题进行论证并修订成“针灸对肥胖症的功能磁共振研究”。通过课题的引导作用,学生将主动掌握本学科、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深入了解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2.3 引导和激发创新热情

在整个科研课题的实施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的七年制研究生通过临床实践发现问题:儿童肥胖症影响广、危害大;然后提出问题: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下一步通过进行广泛、深入的文献学习以及和教师的商讨,将研究课题缩小为“针灸对肥胖症的功能磁共振研究”。在数据收集阶段,学生独立应用功能磁共振(BOLD-fMRI)完成不同体重青少年(肥胖症与正常体重)志愿者大脑中枢对食物刺激反应的数据采集;应用MRI、MRS 完成不同体重青少年志愿者外周脂肪测量的数据采集;在数据分析及论文撰写阶段,学生独立统计分析不同体重青少年志愿者大脑中枢对食物刺激的反应异同、外周脂肪含量的差别,同时分析青少年肥胖症志愿者减肥前后中枢反应及外周脂肪含量的变化,最后规范完成论文的撰写。这些研究结果多次参与国内重要会议并进行专题讲座和展板交流,得到相关专家好评,而且,我们已发表核心及SCI 文章各1 篇。经过以上系统的临床科研训练,七年制研究生不仅按时完成临床轮转要求,还具备了临床工作要求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而且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意识和能力也得到启发,还具备了独立进行科研设计及实施的能力,让其最终得到了全面、综合的发展。

2.4 引导创新方向

引导学生将创新能力主要用在解决临床和科研的实际问题上。自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提出了联系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TM)的概念,其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3]。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认为转化医学不仅指实验室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快速转化和应用,它还包括根据临床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基础研究,从而使基础研究更好地为临床应用服务。我们在儿科医学影像学七年制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强调科研课题来源于临床实践并为临床实践服务;转化医学依赖于多学科交叉合作,在对儿科医学影像学七年制研究生培养时,我们同样重视儿科临床和影像学的结合。这种“临床实践—科研课题—临床实践”的影像学教学模式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培养了其创新能力和意识,使其在临床工作中获益良多。

重视培养影像医学专业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实际需求提出具体问题,并且制作各种动物模型,利用动物专用分子影像设备研究这些动物模型,然后将研究结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的能力。目前,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各国对于其临床应用价值已有了充分认识[4],因而,大量的人力、财力都被投入到支持分子影像发展的科研项目中,其中就包括动物专用分子影像设备的发展。为适应分子影像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在技术设备方面已经出现多模式显像,即结合不同影像技术优势的显像设备,如SPET/CT、PET/CT 一体机等。但是我们相应的研究人员储备、技术力量发展却远不及技术设备的发展,因此,尽快培养具有转化医学思维的创新型影像医学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以青少年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研究为例[5],研究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青少年创伤性颅脑损伤是青少年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其患病率及所致严重损害程度不断增加,却无有效治疗药物。研究者进一步探索发现,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创伤性颅脑损伤与严重的脑水肿关系密切,而青少年与成年人脑水的差异可能可以解释青少年创伤后有更高脑水肿的风险。Aquaporins(AQPs,包括 AQP1、AQP4、AQP9)作为水通道蛋白家族的成员在脑内水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而,研究问题缩小为“AQPs 是否在青少年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脑内水含量的调节中发挥作用”。显然,这种疾病值得研究者关注并探索研究,却不能在临床实践中解决这个问题,但应用分子影像进行基础科研课题研究却可以解决这一临床需求。采用动物专用核磁共振研究幼龄SD 大鼠创伤性颅脑外伤模型,并检测AQPs 在脑外伤模型中的分布、表达。最后,研究者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与临床实践表现相似,该研究中也发现创伤后1~3天在双侧大脑半球,无论是远离还是接近损伤区域,都可以观察到水含量增高及流动性降低;与AQP1、AQP9 相比,AQP4 在幼龄SD 大鼠脑外伤后第一周的脑水调节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回答最初提出的问题后,结合临床需求,研究者提出AQPs可以作为脑外伤后治疗的靶点以改善其预后。综合患者的发病年龄、脑外伤类型、损伤后评估时间点等损伤特异性参数,在合适的时间给予患者针对AQPs 的靶治疗可能会给其带来益处。该研究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在基础研究中利用分子影像学寻求答案,最后将基础研究结果延伸至临床应用,充分体现了“临床实践—科研课题—临床实践”这一转化医学的重要宗旨。

综上所述,从临床实践中引导学生提出科研问题,并以影像学技术解决这一问题的培养模式,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影像专业人才开阔了新思路。为了适应医学影像学发展和临床工作的需要、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影像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关于影像医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任重道远。

[1]Schmidt HG,Rotgans JI.Yew EH:The proc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what works and why[J].Med Educ,2011,45(8):792-806.

[2]Baillet A,Gaujoux-Viala C,Mouterde G,et al.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son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conventional radiography for the detection of bone erosion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Rheumatology:Oxford,2011,50(6):1137-1147.

[3]Albani S,Prakken B:The advancement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from regional challenges to global solutions[J].Nat Med,2009,15(9):1006-1009.

[4]Conti PS,McEwan AJ,Pomper MG.Molecular imaging:the future of modern medicine[J].J Nucl Med,2008,49(6):16-20.

[5]Fukuda AM,Pop V,Spagnoli D,et al.Badaut J:Delayed increase of astrocytic aquaporin 4 after juvenile traumatic brain injury:possible role in edema resolution[J].Neuroscience,2012(21):366-378.

猜你喜欢

科研课题肥胖症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我校开展科研课题申报与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content of IgE and the imbalance of Th1/Th2 cell function
针灸推拿用于肥胖症治疗的作用探究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at four sacral points for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科研课题质量风险管理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