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2-03-19张婷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0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学习者案例

张婷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四川 达州 635000)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初探

张婷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四川 达州 635000)

案例教学法;医学生物化学;应用

案例教学法主要采用对话式、启发式、分析讨论式、交互式、结合问题式等教育模式,通过描述典型案例,有意识的引导学习者将学到的生物化学知识与实际病案结合,加强生物化学与临床病例联系的了解,使学习者对病案实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提高学习者独立获取知识、科学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1]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既提高了学习者参与的积极性和其多方面的能力,也使教学效果得到一定的改善。

1 案例教学法的准备

1.1 教师的准备

生物化学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了解相关学科进展,丰富临床知识,知道生物化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动向,扩大对前沿知识的了解[2],试着与医院医生交流临床经验。教师还要完成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3]。案例的选择要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要求,要能反应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密切联系,此外,各个章节都要有比较典型的、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能联系临床实际的案例,以扩大学习者的思考范围。

选取合适的案例后,教师还必须进行分析、整理,重点要突出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使涉及到的临床与有关检测、诊断的内容更加简单、明确,再根据案例,具体设计需要讨论的问题,问题要有趣味性、综合性、直观性、创新性、可分析性等特点[4],要能够引发学习者主动参与的意识。在整个案例讨论中,教师始终扮演着导演的角色,引导和启迪学习者如何在积极探索的气氛中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生物化学理论,分析解决各种与生物化学相关的问题。

有些案例内容涉及面是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某些疾病还与多条代谢途径的变化有关,牵扯多个临床诊断指标的变化,学习资料来源渠道多,启示的观点多,需要教师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的总结。

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教学能力,还要能够掌握一套好的开展案例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1.2 学习者的准备

案例教学法要求学习者成为主动参与者,要求他们拿到案例后,认真分析相关信息,多方面查询资料,学习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用所学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

课堂讨论要求学习者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要积极参与学习和讨论,并要求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协作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交流互动、互相学习和互相监督完成案例分析,培养其协作精神。课堂讨论后根据案例分析、提出的问题,查找课外资料,并联系教师的讲解和总结,对所研究的案例提交报告。

2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2.1 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选择多为临床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实例,重点在于对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不适应过于复杂的设计,篇幅要与教学时间相适应。在进行案例的选择时,最好能与其他教师共同分析,大家普遍认为良好的案例再用于课堂教学。

2.2 案例的讨论

案例讨论是提高学习者分析问题、逻辑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案例讨论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联系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如某种疾病是由哪些生化代谢途径发生紊乱引起的?发生紊乱的生物化学机制怎样?哪些生物化学指标发生了改变?这些生物化学指标有何相互关系?学习者怎样根据生物化学的整体性解决实际问题?将问题应用到病例中来训练学习者,让他们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又如根据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化学指标、肝功能与胆汁酸的代谢、胆色素代谢的关系等内容,教师提供简要病案和病人的血液及尿液样本的生物化学检测结果,具体包括GPT、血清胆红素、尿胆红素、血浆胆固醇酯、凝血时间等,要学习者经过讨论解释检测结果和相关临床特征等。综合性案例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开拓学习者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路,同时,这类案例具有教学适应性,即案例内容和讲授内容相符;又具有综合性,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能从各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这类案例还具有典型意义,因它既含有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又含有临床表现,还含有生化检测指标。

2.3 案例的总结

案例总结内容包括案例要到达什么目的,案例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得到了哪些启示,联系到的生化知识有哪些等。教师最好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案例总结,因为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可以设置精短醒目的总结,也可利用表格、流程图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还可把条理化总结以生动形象的图片表现出来,以提高案例总结的效果。

学习者最好用书面形式把从教材、参考书籍、期刊、网络等资料库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对讨论时提出的建议和解决办法、协作交流的心得体会、从中学到的思维方法做出精要总结。

3 体会

3.1 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是渗透性强、联系广泛的一门学科[5]。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和学习的动力,学习者对学习有兴趣,才能主动思维、主动追求知识。在生物化学课堂上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6]。教师根据临床病例提出问题,能够引起学习者的好奇心、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刺激学习者的思维;再引导学习者围绕此案例进行深一步的分析,最终达到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3.2 多元化能力的提高

传统教学是采用“基础—临床—实习”的阶段式教学,使学习者在校期间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7],由于接触的案例少,所以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的各章节知识点,没法综合运用。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转化为双向“讨论式”案例教学后,学习者从“记忆型”转变为“思维型”,培养了学习者与学习者、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协作能力,明显提高了学习者的综合素质[8]。案例教学法强调以问题为基础,调动学习者的主动学习精神,让学习者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掌握自学的方法,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将生物化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进行恰当的融合,使学习者能灵活运用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临床问题,加深了学习者对生物化学的认识[9]。

在案例教学中,学习者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时,应主动地从各种渠道查找相关资料,就在无形之中减少了对教师讲解的依赖,使他们重新认识了自我且开始适应新角色。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习者要查阅大量资料和文献,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综合、表达、书写,使他们自学、思考、记忆、归纳、总结、创新等各项综合能力得以提高,促使学习者成为“高能”人才。

3.3 学以致用,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学习者很难将所学的基础知识相互联系,尤其是将相关知识应用于临床上,更不能对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刻剖析。案例教学让学习者把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联系临床实践,使学习者体会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自己的不足,更加努力地去学习知识。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基础理论结合临床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可为以后临床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0],实现生物化学知识桥梁的作用。

[1]高杉.病案分析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J].安徽医学,2009,30(7):823.

[2]李翠玲.加强生物化学教学与临床的联系 [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12):103-104.

[3]赵玉萍.典型病案引入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探索[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12-213.

[4]刘群良,舒畅,胡梅,等.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59-61.

[5]张彩平,龙石银,田英,等.青年教师生物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23-24.

[6]卓少元,韦玉兰,封毅.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3):139-140.

[7]李英,万宏伟.改革护理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 建立高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J].护理进修杂志,2004,19(3):3-7.

[8]孙旭,温机灵,王学雷,等.可视化病案教学在泌尿外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3(11):89-90.

[9]刘友平,李洪.浅谈生物化学教学中临床联系法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4):85-86.

[10]林哲绚,陈玮莹.以需要为基础的生化实验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9):1112-1113.

G424.1

B

1671-1246(2012)20-0068-02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学习者案例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