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产程中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2012-03-02王志敏黄益新

中外医疗 2012年17期
关键词:后位产程新生儿

王志敏 黄益新

山东胜利石油管理局临盘医院妇产科,山东德州 251507

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产程中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王志敏 黄益新

山东胜利石油管理局临盘医院妇产科,山东德州 251507

目的对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护理干预效果和具体措施以及相关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4例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病例资料,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7例。在生产过程中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B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A组产妇;该组产妇中自然分娩的人数明显多于A组产妇;该组新生儿出现窒息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新生儿;该组新生儿的体重明显高于A组新生儿;该组新生儿羊水指数明显低于A组新生儿。结论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使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

枕横位;枕后位;生产;护理

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对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护理干预效果和具体措施以及相关体会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对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的情况进行更加详细的了解,以便临床对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进行更加及时有效的处理,使围生儿临床死亡率进一步下降。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运用随机抽样分组的研究方法它是临床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抽选过去2年里来我院就诊的74例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临床资料,分为两组。A组年龄最大者41岁,年龄最小者19岁,平均年龄27.6岁;该组研究对象中孕周最长者42周,孕周最短者33周,平均孕周39.7周;B组的研究对象中年龄最大者42岁,年龄最小者18岁,平均年龄26.9岁;该组研究对象中孕周最长者43周,孕周最短者35周,平均孕周40.2周。抽取患者的所有一般资料,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予以分析比较。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经过了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给予确诊。

1.2 方法

将74例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7例。在生产过程中A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在生产过程中B组产妇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自然分娩情况、新生儿窒息情况、新生儿体重、羊水指数进行比较分析。

1.3 数据处理

研究整个过程中得到相关数据,采用常用的SPSS 14.0数据处理系统处理,P<0.05时,可以认为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研究发现,B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A组,并且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产妇中自然分娩的人数明显多于A组,并且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新生儿出现窒息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并且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新生儿的体重明显高于A组,并且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新生儿羊水指数明显低于A组,并且差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枕后位和枕横位具体指的是在分娩的过程中,胎儿的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进行衔接。该病通常会导致出现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等危险状况,使围生儿的死亡率明显增高。因此,对出现枕横位产妇的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对整个分娩及产程的进展过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1]。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比较[(±s),n(%)]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比较[(±s),n(%)]

组别例数A组B组37 37 P值产程时间(min)自然分娩[n/(%)] 22(59.5) 34(91.9) <0.05 466.2±164.8 671.3±126.4 <0.05

表2 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s),n(%)]

表2 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s),n(%)]

?

对枕后位和枕横位产妇进行综合护理的主要措施包括:①饮食:在分娩前可给予充足的高蛋白、高维生素,所有食物要保证易消化,必须忌烟酒、辛酸等刺激性比较强的食物。摄入适量的新鲜蔬菜,对维生素和铁剂要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2]。②心理:产妇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使其不良情绪彻底消除,使分娩的信心明显增加,向其接受分娩的程序、方法、安全性,取得产妇的积极配合[3]。③产程:对产妇和婴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检测,每20分钟进行一次检测,对其宫缩的具体强度、频率、胎心位置进行密切观察,对产力及有效宫缩情况进行估测,每隔一个小时对宫口和胎露情况进行一次观察。鼓励并指导产妇在宫缩时保持屏气状态,使腹压增加,对胎儿下降及娩出具有积极的存进作用。每次宫缩时都要对产妇进行必要的鼓励,增强产妇的信心,取得其配合,保证顺利娩出[4]。

总而言之,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使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并能够进一步缩短产生时间,使新生儿的体重保持正常,羊水指数明显降低,能够有效防止出现新生儿窒息现象。

[1]刘薇,李玉珍.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对判断初产妇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分娩方式的临床价值[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14):239-241.

[2]南艾东,付超.持续性枕后位诊断和产程处理[J].包头医学,2008,47(12): 216-217.

[3]唐桂荣.手法复位在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中的临床应用[J].山东医药,2008,48(28):211-212.

[4]李梅文,单文艳.持续性枕后位12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9,21 (14):358-359.

R473.71

A

1674-0742(2012)06(b)-0151-01

2012-05-08)

猜你喜欢

后位产程新生儿
论后位继承制度的适用价值与立法构建*
SPECT双探头前、后位显像分别测量腮腺功能的比较研究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从突显理论谈同位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