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志伟与“南通铜香炉浇铸技艺”

2012-02-27张志一

剧影月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宣德香炉创作

■张志一

铜炉生烟,沉香袅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焚香与点茶、挂画、插花并称为文人怡情养性的“四艺”。几千年以来,香炉一直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将香炉置于案头,读书时点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而抚琴弹瑟时烟香与琴音相伴,又有了“绕梁三日沁人心”的雅致。香炉文化灿若星河,存世极为稀少的明代宣德炉,又名铜香炉,以其造诣之高堪为炉中一绝。

在南通市文广新局、市非遗保护中心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提携下,非遗传承人张志伟通过为其精心搭建非遗保护的平台,经过不懈地努力,破解了宣德炉的关键技术,掌握了两千多年前古老而神秘的“失蜡法”。后经数十年的摸索和千百次的失败,终使失传已久的“铜香炉浇铸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仿大明宣德铜香炉”制造工艺在南通获得了新生。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南通市铜香炉艺术馆馆长张志伟,从小跟着铜匠姑父王文金学习翻砂铸造技艺。学生时代拜南通籍旅美著名画家顾乐夫为师学画,高中毕业进厂后参军,复员任通沙汽渡广告公司经理从事美术创作工作。数十年来的艺术实践积累,为现今从事宣德炉的制作奠定了深厚扎实的基础。

十多年前,张志伟皈依佛门成为一名俗家弟子,在参神悟道的同时,他逐渐被铜香炉所蕴含的艺术气息深深地吸引。恰好一位同门师兄也出自铜匠世家,两人一见如故,同样的创作爱好把两人牵在一起。一只香炉一尊神,结下佛缘后,张志伟与铜香炉结下了殊缘。手艺也越来越精到,香炉器形也越做越复杂,做工也越来越精到,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探索与复兴之路。

明代宣德铜炉是中国铜香炉之翘楚。明代宣德皇帝因喜好香炉,命工匠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精心铸炼,铸造出3000座香炉,色泽晶莹温润,成为传世之宝。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家里藏过几个宣德炉,视为珍宝。他在《宣炉歌注》中将宣德炉比之于绝色女子的肤色,“宣炉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美女子肌肤柔腻可掐。”

铜香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十足或分档空足,口沿中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宣德炉的特色在于:一是原料多,除铜之外,还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二是炼次繁,一般炉料要经四炼,而宣德炉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加纯细,如婴儿肌肤。三是闪金光,鎏金或嵌金宣德炉金光闪闪,给人一种不同凡器的感觉。

制作“明代宣德铜香炉”的工艺极为复杂,核心技术是失蜡法。所谓失蜡法,就是先用蜡制成模,再外敷焙烧材料,做成整体铸型,然后,通过加热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再浇入铜等液态金属,冷却后将多余的部分锯掉,经打磨处理,得到成型铸件。整套工艺主要包括:制图、母本制作、翻模成型、倒模、制模、装浇口、洗蜡模、上料、煮模、烘模、化铜、浇注、去砂、打磨、做旧、上光等16道全手工制作工序,作品才制作完成。做只铜香炉大概要耗时一个月左右的工期,中间不能有丝毫的疏漏和瑕疵,否则一切推倒重来。

张志伟依据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明宣德炉原件为蓝本,沿用两千多年前古老而神秘工艺——失蜡法,通过千百次的试验,经过一道道复杂的工序以及蜡汁、铜汁的双重浇灌,终于研制成功“大明宣德铜香炉”。秉承“失蜡法”工艺制作的铜香炉,色泽晶莹而温润。特别是饰有浮雕、造型迥异、美轮美奂的狮首耳簋式连座炉、冲耳鼎式炉、兽首衔环双耳钵式炉、螭龙耳兽面浮雕纹三足盖炉等,颇得宣德炉的技术神韵,深得国内外收藏界的青睐。如今,香炉这一古代文人精致生活的代表,正成为时下收藏界的“新宠”之一。

经过多年的实践,他还善于运用铜香炉的制作技艺,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为我所用,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努力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比如,创作的“仿明式铜桌”,以苏州拙政园珍藏明式红木圆桌为原型,运用濒临失传的泥模、失蜡和有色铸造等方法制作。这套铜桌高度为82公分,桌围为98公分,桌由五条腿组成,每条腿底是虎腿。桌沿有五组嚟龙图,中间是太极火球。桌底五条腿中间,有五片蝙蝠和回纹组成的踏板,桌面为嵌大理石面。整个作品简洁大方,线条流畅。另外配有五张铜凳组成,每张凳的凳面为铜面凳,每条腿上刻有花饰,腿为兽头,每条腿之间配有蝙蝠环绕的踏板。此件作品意在创新,目前在国内仅此一套,问世后即被台湾玩家收藏。2009年5月,“仿明式铜桌”和“明式双龙三足熏炉”双双获得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和省工艺美术界最高奖——“艺博杯”大奖赛金奖。

2009年11月,创作的“明式双龙四猴炉”获“江苏省第二届旅游产品博览会”最佳产品奖;同年12月,创作的“明式竹节连盖带座”铜香炉和“双龙耳虎足三足炉”作为省工艺美术精品随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率领的政府代表团到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参加江苏省缔结友好城市三十年周年庆祝展示活动。

2010年4月,创作的“如意耳龙盖三足炉”、“双龙耳龙盖三足炉”和“龙耳四足炉”,因其器型奇伟深厚,子母口折沿,口部有一种加厚凸出沿的感觉,扁鼓腹,肩两侧为龙形双耳,龙身躬曲发力,腹部装饰两组浮雕龙纹。龙首相对,中间为太极图,躯体蜿蜒弯曲,龙尾相交,图案文饰风格粗犷,苍古浑朴,时代性显著。被选为省工艺美术精品参加上海世博会——江苏宣传周的展示活动;同年9月,创作的“如意耳龙盖三足熏炉”获2010年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11月,创作的“敦煌地炉”先后获得由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办的新东方工艺美术博览会最高奖“迎春花杯奖”和首届蓝丝羽新敦煌家纺布艺旅游工艺美术产品博览会金奖。此外,因其作品借鉴敦煌元素为基点,以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汉时期的炉型为器型,在创作风格上努力向唐代风格靠近。表现形式为三部分:一是炉底装有五条兽脚,五只兽形挂钩,配有五片绳形环绕铜饰;二是炉身为弓形状上小下大,下口正好扣在炉底上口,雕有五只敦煌图案的窗花;三是炉盖为馒形状,五只升烟的窗花,并配以荷花型的帽顶,使 “敦煌地炉”接近那个朝代的基本特性。首件原创作品被友人赠送给外国政要。

2011年和2012年元月,携带作品两次代表中国参加由文化部和新加坡政府在新加坡主办的第十八、十九届“春城洋溢华夏情”文化、艺术、旅游展等交流活动,深受欢迎。

如今,年过半百的张志伟已成为颇具影响力的知名工艺美术师,还担任了南通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市旅游商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为了使大学生对中国古老文化和传统技艺有所了解和传承,欣然接受了南通纺织职业学院艺术系和航运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聘任他为客座教授的邀请。并在学院里专门设置了“铜香炉制作工作室”用于技艺的教学与传承,制作工坊和艺术馆也成为大学生的实践基地。

作为从事舞台表演动态艺术近40年的笔者,每次观赏其新创作的铜香炉,从静态艺术作品中折透出安静而神秘、浑厚与简洁的独特语言,总能有些触动和感悟。他的成功,不在于是仿制宣德炉“赝品”,而是破解、复活了一项传统的纯手工“真艺”,这些技艺本身就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价值还在于,“复活”的同时又不断创新,并赋予新的内涵和生命。

学无止境,艺海无涯。衷心地祝愿张志伟在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浩瀚星空中,继续放飞和追逐美好的梦想与目标。

猜你喜欢

宣德香炉创作
程家玉
孔雀绿地青花鱼藻纹瓷器的演变与工艺特征
宣德炉探究
勇闯通天塔第一层
《一墙之隔》创作谈
炉中岁月长
三个香炉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说不尽的明宣德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