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生态理念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2012-02-15李树林

天津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师生育人德育

■李树林

学校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承之所,是人类知识的学习与创新之地。学校更是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驿站。在助推学生成长的诸多因素中,学校德育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仍普遍存在着教育目标缺乏针对性,教育形式陈旧僵化,忽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影响等现象,造成德育工作倍受冷遇,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在今天这个“以人为本”“崇尚和谐”的时代,将生态理念融入德育工作中,实施“生态德育”,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作为“生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德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观出发,启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关心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的具体的生态教育活动。它着眼于受教育者全体,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校园文化、人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在实施“生态德育”上,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更新观念,营造氛围,注重思想引领

实施“生态德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让校园中的每个成员都了解并拥有生态理念,明确学校实施“生态德育”的主题和目标,即“以学生为本,尊重生态规律,激发生命活力,追求师生和谐共进”。我校首先从全体教职员工培训入手,通过集中学习、自主学习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培训工作。通过组织“生态教育特色建设项目”开题论证会和启动仪式以及举办专家讲座等方式,让广大教师完成从被动接受生态教育理念到将这种理念自然融入日常工作中的过渡。同时,通过升旗讲话、校会和校园电视台、教室板报等途径,向师生传递“生态教育”、“生态德育”等方面的信息。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生态教育”,实施“生态德育”对他们的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意义等。这种思想的引领和校园氛围的营造,不仅有利于学生感知“生态教育”“生态德育”,而且有利于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进而使学生自觉服从管理,并助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二、立足本校,美化校园,体现环境育人

布局合理、整洁优美、宁静有序、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定会产生积极影响。为此,在不破坏学校整体规划和建筑特点的前提下,我校对校园环境和校舍内陈设布局进行适当调整、装饰和美化。

校园内,除了围绕着操场墙壁制作“生态教育,特色发展”的文化墙和体育运动项目造型以外,学校还用花草植被进一步绿化和美化校园环境,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的功能。学生自行车整齐摆放,也实现了自我教育。

教学楼里,我们“让墙壁说话”,精心打造楼道文化。一楼大厅里,学校将校徽、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内容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广大师生在感受优美环境的同时,加深对墙壁展示内容的理解。还有反映高一年级师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展牌。二楼楼道墙壁上则悬挂中外名人画像,有展示优秀毕业生风采的宣传橱窗,还有诸如“纪念辛亥革命100 周年”历史图片展等思想教育专栏等。在三楼楼道墙壁上,不仅有中外知名大学的图片介绍,更有年级组主办的“高考与人生”等励志内容的宣传栏。

教室中,班主任与学生积极营造生态、和谐、文明的学习生活空间,争创“生态班集体”。墙壁上那彰显班级特色的班徽、班训和体现集体智慧的板报内容、窗台上充满生机活力的花草,凸显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人文”思想和“生态”理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激发学生朝气蓬勃的活力。

三、依托教学,把握课堂,强调学科渗透

“生态德育”从根本上说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而课堂是实施“生态德育”的主渠道。学校要求教师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并巧妙地将之引入课堂。如,针对学生在教室里、校园内乱扔废纸等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可适时指出问题,班主任可组织学生搞一次清扫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生态德育”应贯穿整个教育的始终,辐射各个学科的教学。如,历史教师在讲到战争内容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战争对朝代更替、国家的统一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要分析战争给社会、自然所带来的巨大破坏。通过分析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激发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为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而努力奋斗的热情。这样的学科渗透,可谓“科科有内容,人人有责任”,只有在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生态、环保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应用于实践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以人为本,搭设舞台,力求活动育人

实现“生态德育”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但活动育人应该是最有效的。我校每个学期都会筹划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感受成长。

首先,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活动为契机,寓“生态德育”于活动中。三月份,学校结合“学雷锋月”开展“学雷锋、树美德,创建生态文明”等系列活动。除了专题升旗仪式、主题校会和班会外,学校还组织师生开展“爱我校园,美化环境”的卫生清整活动,与街道社区联手开展“共创生态文明”的大型公益活动等。四五月份,学校以清明节、五四青年节、母亲节等节日为主线,通过18 岁成人仪式、“弘扬五四精神”主题演讲大赛以及写给母亲的一封信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以及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教育。结合“七一”、建军节、国庆节等,学校还常常以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慰问军烈属、走访老教师以及“党在我心中”有奖征文等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刻内涵,逐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拼搏进取的远大目标。教师节时,学校在强调学生尊师爱师的同时,也要求教师拥有正确的育人观,视学生为“财富”,以“敬畏生命”的情怀,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总之,内涵丰富、情感真挚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起到了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的作用。

第二,立足常规,关注心理,寓“生态德育”于活动中。在德育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固然重要,但狠抓细节、关注常规、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是实施“生态德育”的关键所在。我校制定了《汉沽一中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各班也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制定了班规。德育处每年都会对新高一学生进行集中的入学教育,使学生在入学后就得到了一次“规范个人行为,争做文明‘一中人’”的系统培训。另外,针对一些学生行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学校除了实施“导师制”,建立心理健康工作室外,还通过班主任组织特色班级活动的形式,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团结合作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

第三,加强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寓“生态德育”于活动中。学校要实现“培育年轻生命、塑造美好未来”的目标,加强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我校一方面通过设计布置文化墙、扩大校园绿化面积等方式渗透“生态德育”理念,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活动达到教育目的。通过宣传栏、电子屏幕和校园电视台,以文字介绍和放影像的形式,向学生传递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信息,特别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和班级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在各级各类交流和比赛中师生所取得的成绩等信息,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而且有利于全面加强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建设。学校还在每年的体育节、读书节和艺术节上下工夫,拓宽思路,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师生同场竞技,同台献艺,在展示师生才华的同时,营造了和谐的育人氛围和彰显了“一中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并使之凝结成珍贵的学校文化。而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的是情操的陶冶和生命的成长;通过组织各班制定班训,设计班徽,美化班级环境,让班级目标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让班集体成为感染人、教育人的生态班集体等。总之,由于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拥有了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生态德育”的实施,可谓任重道远。但我们会为达到“增强生态意识,提升生命质量,实现师生共同成长”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上下求索。

猜你喜欢

师生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