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图书馆构建探究

2012-02-15邱志豪张晓炜

图书馆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生态化馆员馆藏

沈 飞,邱志豪,张晓炜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5)

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生态学研究方兴未艾。图书馆与生态学的结合,推动了生态图书馆研究的开展。在图书馆界,不少学者从理论及实践上探讨了生态图书馆的建设,笔者以“生态图书馆”为题名检索词,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共检索到44篇文章,但从图书馆建筑、馆藏资源建设、图书馆服务和管理等方面探讨生态图书馆建设的文章不多,本文就这三方面内容作一阐述。

1 生态图书馆概述

对于生态图书馆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之进行了概括。天津商学院的石同生从生态建筑的角度分析认为,生态图书馆是生态建筑中一个组成部分。生态图书馆是作为一种生态型建筑而存在的。这一论述侧重图书馆生态建筑和生态环境;而江南大学的吴稌年则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分析,认为:“生态图书馆即绿色图书馆,是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过近半个世纪创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生态图书馆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建立起来的图书馆实体形态。我国近代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创造性地提出:书(包括图书馆等一切文化记载)、人(即阅览者)、法(图书馆设备及管理方法、管理人才)是构成图书馆的“三要素”。因此,生态图书馆建设涉及馆藏文献的生态化建设、服务和管理的生态化建设和图书馆建筑的生态化建设三个方面。生态图书馆的建设要体现生态世界观的特征以及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遵循生态规律,既有符合生态环保理念的硬环境,又有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软环境。

2 生态图书馆的建筑生态化建设

建筑生态学是建立在研究自然界生物与其环境共生关系的生态学基础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强调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生产力和人类生活水平,并在此过程中维持和提高环境质量,对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进行有效分配,从而形成社会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图书馆作为一种实体图书馆,其建筑要充分体现建筑生态学理念,图书馆建筑内外空间中的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拥有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以实现健康舒适、资源有效利用以及与自然环境相融的和谐统一。首先,生态图书馆建筑采光以利用自然光为主,可采用天窗和侧窗进行顶部采光和侧向采光,或利用大面积玻璃幕墙和顶把更多自然光引入图书馆内,同时采用导光管、全反射采光板、光致(电致)采光玻璃及纳米材料等改善引进自然光的均匀度、时间限制和光照深度。公共服务区及休闲区域的采光与照明应与环境相配合,为读者创造一种温馨、舒适的阅览环境。其次,生态图书馆建筑绿化以自然植物为主。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衬托建筑物,增加艺术效果,而且能净化室内外空气,调节气温。生态图书馆建筑设计要特别注重人的使用要求,绿化不仅具有观赏性,更应具有使用性。在图书馆绿化设计时要考虑为读者提供休息场所,让读者得以在长时间阅览、学习中到庭园、绿地等绿化带里休息和观赏植物,以缓解疲劳,消除阅读学习中的枯燥和单调感。因此,可采用点(花坛)、面(集中绿化地)、线(行道树、防护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绿化,在图书馆建筑物周围配上草坪假山、喷泉流水等。在图书馆室内走廊和阅览室内,配备绿色盆景,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启迪。如广西图书馆把阅览室的主体部分建造在水面上,配以绿色植物,形成园林式的建筑群,其屋顶花园更显得风格独特,别具匠心。最后,生态图书馆建筑要遵循节约能源的原则。图书馆建筑要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多采用环保、低碳建筑材料。

3 馆藏资源的生态化建设

生态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生态化建设就是用信息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理念,优化馆藏资源结构,解决信息爆炸、信息污染、信息垃圾等问题,通过对馆藏资源的合理分类和控制,让读者能以比较低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获得所需信息。图书馆应在深入调查、广泛听取读者意见的基础上,注重采集健康、实用的文献资源,突出特色,多渠道采购学科门类多样、品种丰富的纸质文献和数字资源。一是成立由读者、馆员、专家组成的图书馆文献采购小组。该小组负责拟定图书馆馆藏文献发展政策,确定文献采购的原则和计划。如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成立了文献资源采购审核小组,对文献资源采购及经费进行审核,并对每年文献资源采购及经费做初步预算,确保采购工作规范、高效、廉洁,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实现文献资源优化配置,使购进的文献资源更符合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二是依据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稳定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选购文献。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各种客观因素和人为的原因造成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生态系统的不平衡,都会导致图书馆效能的降低,影响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发挥。生态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不仅要考虑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更要形成自己的馆藏特点。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不仅受到系统本身条件的限制和制约,还要受到其他有关系统的影响和制约。要尊重图书馆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关注图书馆生态系统发展的状态,以前瞻的眼光、宏观的规划、微观的观察,把握系统发展的趋势,保证馆藏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要依据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需求和图书馆的自身发展,有控制地打破既有平衡态,有目的地创建和发展新的平衡态。三是多渠道采集各类文献。从专业出版社选购权威专家学者所著的图书,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使用电子采访书目进行预定图书,提高采访工作效率。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及多媒体资料统一采购,可根据本馆实际,综合考虑职能与任务、发展目标、馆藏现状、用户需求、经费保证等因素,合理配置图书、期刊等印刷型出版物及电子出版物的比例。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文献出版最新动态,保持与若干家重点出版机构的联系,开展网上购书。与其他图书馆合作共同引进大型数据库,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广泛搜集网络资源,并进行加工,建立网络资源导航系统。如海南大学图书馆扩大选书成员范围,采访人员不定期地将最新书目发送到各学院,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库试用评估、读者座谈会、BBS留言板等形式了解读者文献需求,及时调整采购策略,最大限度地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优化。四是优化藏书结构,加强图书剔旧工作,及时补充新书,使图书馆藏书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总之,生态图书馆应通过各种途径,建立一个系统完整、全面配套、科学合理的馆藏体系,确保馆藏文献资源生态化。

4 服务与管理生态化建设

人文生态学是人伦哲学思想与生态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用人文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指导生态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图书馆与人的和谐,即图书馆服务中馆员与读者之间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因此,馆员应树立“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创造和谐的服务环境,关心读者、尊重读者、爱护读者,对读者给予人文关怀。图书馆的工作目标、业务布局设计、服务流程的标准化等都应根据读者需求而建立。对待读者的提问,馆员要热情、耐心地进行解答,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同时,为了方便读者,最大限度地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图书馆应开展多种形式的个性化服务,如开展科技查新、代查代检、文献传递等服务,真正把“读者第一”的服务思想贯穿于服务工作中,以充分体现图书馆人本服务的生态化。如海南大学图书馆采取书刊全方位开架、设置公共查询机、建立读者意见箱、延长开放时间等措施,做好图书馆的基础服务工作,并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开展资源推送服务、课题跟踪服务。

管理生态学是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研究组织和管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把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有机体”,注重这个“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性”。图书馆是一个不断增长的有机体,图书馆的管理活动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断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图书馆的管理处于生态化水平。第一,生态图书馆的管理要求管理者应以人本管理思想为指导,采取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柔性管理模式,努力营造尊重、和谐、愉快、进取的工作氛围。如可采取情感管理方式,通过情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实现管理目标。管理者通过和员工接触、交谈联络感情,了解他们对工作的真实想法,以及生活上和个人发展上的需求,从而达到减少矛盾、融洽关系、加强沟通的目的。第二,建立健全馆员考核、奖励、培训制度,充分体现管理的人性化和开放性,以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不断提高馆员的素质。在具体实施中,图书馆应该营造出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工作氛围和空间,并实行岗位聘任制,结合馆员的专业特长、工作能力、经验阅历、日常表现等因素合理安排工作岗位,使每一位馆员都能在合适的岗位上贡献才华和智慧,从而在图书馆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环境。第三,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增进馆领导与馆员、馆员与馆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

5 结束语

目前,生态图书馆的建设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但作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生态图书馆建设,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建设生态图书馆,不仅需要生态学理论做指导,而且更需要图书馆人在实践中探索生态图书馆的发展规律,构建生态循环系统,保障各个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

[1]刘建丽.生态图书馆探析--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J].前沿,2009(10):127-129.

[2] 蔡会明.生态图书馆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S2):67-70.

[3] 孙颖.试论生态图书馆内涵与特征[J].晋图学刊,2009(2):40-42.

[4]刘晨,李春.浅析生态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4):26-28.

[5]刘伯英, 林霄.建筑生态学新论 [J].城市建筑,2005(10):28-29.

猜你喜欢

生态化馆员馆藏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化生存:“打群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