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B量表运用于青少年锻炼行为的测量不变性*

2012-02-03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41002

中国卫生统计 2012年3期
关键词:等值效度信度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41002) 孙 影 方 敏

TPB量表运用于青少年锻炼行为的测量不变性*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41002) 孙 影 方 敏△

目的检验计划行为理论量表在青少年锻炼行为研究中的有效性、可靠性和测量不变性。方法 1 292名中学生完成了锻炼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感、意图以及自陈锻炼问卷的测量。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多组模型比较方法检验量表的因素效度、信度,以及跨性别和年级的测量不变性。结果 计划行为理论具有满意的因素效度和一致性信度;量表的跨性别和跨年级测量不变性基本得到认可。结论 计划行为理论量表对青少年锻炼行为的测量有着普遍适用性。未来研究应检验计划行为理论预测锻炼行为的结构模型等值性。

测量不变性 计划行为理论 锻炼行为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资助(KJ2011A147)

△通讯作者:方敏,E-mail:fangmin@mail.ahnu.edu.cn

测量不变性/等值性(measurement equivalence/invariance)是指同一量表施测于不同组群或时间点时测量参数保持相同,也就是说,当研究者利用一组测验题目测得一个概念并应用于组间的比较(如性别或年龄),研究者必须假设测验分数的项目分数与尺度对不同的受试对象具有相同的意义。同一个测验在不同的情境下应用时,很可能会导致测量特性的改变。Cheung(1998)发现跨文化比较时,原始分数及潜在构念分数计算出来的结果常不相同,以致衍生出许多争议以及错误的结果推论〔1〕。经典测量理论的研究基本表明,许多概念的组间差异或因果模式验证都是基于观测分数进行的,在观测分数层面上的对等并不意味着测验就具有相同的含义。因为,同一个测验在不同组间测量的潜在结构可能并不完全相同,潜在结构之间以及其与测量项目之间的关系未必完全相同,测量的残差变异也不一定完全相等。基于经典测量理论的分析得到的对等性并不意味着潜变量以及潜变量和观测变量之间关系的对等。因此,因素测量不变性在测验发展的效度评价应用上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测验即使被证明有良好的信效度,并不能说明这些测验题目与其所测得的潜在因素在不同的受试身上有相同的意义,此时,必须进行基于潜变量分析的测量不变性研究,即检验测量题目与所属构念之间的因素负荷量、变异数与共变量以及残差变异量,在不同组群之间必须等值〔2〕。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以期望价值理论为出发点解释个体行为决策过程的理论。在国外TPB广受行为研究者的青睐,它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Armitage的元分析结果证明了TPB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和预测力〔3〕。运用TPB解释和预测锻炼行为也已得到大量研究支持,一项元分析证实了TPB在解释锻炼意图和锻炼行为的普遍适用性,强调TPB构念对锻炼意图和行为的解释效力的差异可能受到人口学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种族等〔4〕。这样,人口学因素可能造成的TPB量表测量是否具有不变性问题必须得到关注,这些问题包括TPB量表测量于不同群体是否具有相同的结构型态、因素结构、因素方差—协方差以及测量残差。只有TPB测量等值性得到确认,才能明确TPB对特定群体锻炼行为的解释效力,这是制定干预计划的前提。因此,本文主要目的是检验锻炼TPB量表是否具有青少年群体的跨性别、跨年龄的测量不变性,探讨TPB量表在青少年锻炼行为测量的普适性。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分别抽取省级示范、城市普通、农村各2所高中学校,4所城市和1所农村初级中学等11所学校的1 346名学生为测试对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最后获取有效数据1 292份,其中高中688,初中604;男生580人,女生590人,22份数据性别信息缺失。年龄12~20岁。整个测试时间为2009年5月。

2.测量工具

(1)TPB量表的预测验

①测量工具 锻炼TPB构念的测量来源于Ajzen(2006)的 TPB 量表〔5〕,包括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感、意图等4个分量表,共14个题项,项目采用7点评分。本研究锻炼标准依美国运动医学委员会(ACSM)推荐的锻炼建议,将锻炼定义为每次超过20分钟,有明显出汗和呼吸加快的课余时间体育活动。规律性锻炼指每周3次或以上的锻炼。

②研究步骤 在完成TPB英文量表的翻译后,以1名体育心理学博士和1名英语言专业大学教师对翻译本进行了校译,确定TPB中文版。随机抽取2所中学的188名中学生完成了预测试,使用SPSS 15和AMOS 17软件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

③预测结果 以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感、意图和锻炼行为等5个因素为潜变量,建立TPB一阶相关测量模型。整体拟合评价方面,χ2/df=1.82<2.0,CFI=0.94,TLI=0.92,RMSEA=0.06,各项拟合指数均表明模型对数据的拟合较好。TPB各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44~0.84,模型中任两个潜变量的受限模式与未受限模式的卡方差异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量表区别效度符合推荐标准〔6〕。模型各题项标准因素负荷在0.48~0.92之间,5个构念的建构信度在0.71~0.90之间,Cronbachα系数在0.70~0.89之间,反映模型各构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信度。拟合结果支持了量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作为正式测试问卷使用。

(2)正式测试工具 采用预测中文版TPB问卷。锻炼态度量表由工具性和情感性态度测量构成,包括2个工具性态度项目(有用的-无用的、明智的-愚蠢的),3个情感性态度项目(有趣的-厌烦的、放松的-紧张的、快乐的-痛苦的)。题干为“对我而言,未来两周的规律性体育锻炼将是……”。本次测量一致性系数α=0.74。主观规范由3个项目构成,例如,“许多人希望我参加规律性锻炼”,本次测量α=0.70。行为控制感采用3个项目测量,例如,“今后两周进行多少次锻炼,完全由我决定”,本次测量α=0.76。锻炼意图由3个项目组成,例如,“今后两周,我打算进行规律性锻炼”,本次测量α=0.89。

3.数据处理

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最大似然法估计模型拟合程度。χ2/df、RMSEA、CFI、TLI等拟合指标用来评价模型的拟合结果。CFI、TLI≥0.90,χ2/df< 5.0,RMSEA≤0.08,表示模型拟合可接受;CFI、TLI≥0.95,χ2/df<2.0,RMSEA≤0.05,表示模型拟合良好。采用卡方差异检验分析区别效度。建构信度评价问卷一致性信度,接受的下限标准为0.6〔2〕。采用多组分析检验测量不变性〔7〕。由于测量等值性的检验是比较基线模型和嵌套模型的差异来实现的,对于等值性拟合度的评价,除了常用的拟合指数,如 χ2、TLI、CFI、RMSEA外,还需反映模型之间差异的增量拟合指标。一个常用的比较指标是Δχ2,即χ2增量,其服从自由度为Δdf的分布。由于Δχ2值易受到样本量的影响,在大样本的情况下,即使模型和观测矩阵拟合很好,Δχ2也容易有统计学意义,从而拒绝正确的理论模型。ΔCFI相对来说可以避免此问题,当ΔCFI<0.01时,表示模型组间具有等值性〔8,9〕。由于本研究属大样本研究,因此多组比较的差异主要通过ΔCFI评定,Δχ2指标仅列为参考。所有数据分析由AMOS 17.0程序运算完成。

研究结果

1.TPB测量模型的拟合结果

以TPB的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感、意图和锻炼行为等5个构念为潜变量,建立TPB一阶相关测量模型。该模型在完全样本组、男女生和高初中年级样本组的拟合结果都比较理想(表1)。基本拟合评价显示模式无违反估计问题。整体拟合评价方面,虽然χ2检验的 P <0.01,但是 CFI、TLI均大于0.90,RMSEA均小于0.07,表示数据接受测量模型拟合,说明模型具有较理想的结构效度。TPB各构念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4~0.84之间,量表中任两个因素的受限模式与未受限模式的卡方差异值皆大于3.84,均有统计学意义,表示该量表具有区别效度〔2〕。模型各题项标准因素负荷在0.48~0.92之间,5个构念的建构信度均大于0.7,反映模型各构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信度。效度和信度的检验结果支持该测量模型的跨组测量结构型态等同(基线模型)。

表1 TPB测量模型的拟合指数和建构信度

2.TPB跨性别的测量不变性检验

性别比较的基线模型(模型1)评价结果,χ2/df=3.006,TLI=0.941、CFI=0.953、RMSEA=0.04,显示模型的拟合程度良好。在基线模型基础上进行因素负荷等值的检验(模型2),限定男女生两样本模型的观察变量与其隶属的潜变量之间的所有路径系数相等,潜变量方差和各个观测变量的残差自由估计。Δχ2(12)=13.422,P=0.339 >0.05,ΔCFI=0.00,可以认为模型2的拟合和基线模型的拟合同样好。从节俭原则考虑应该接受简洁的模型2,即因素负荷等值得到确认。在因素负荷相等的基础上,限定男、女生样本的潜变量方差—协方差相等得到等值模型3。模型3的拟合和模型2的拟合同样好(表2),接受等价模型3。残差矩阵等值是检验的最后一步。在模型3的基础上限定两样本所有观测变量的残差方差相等,得到模型 4。ΔCFI=0.012 >0.01,Δχ2(17)=124.617,P<0.01,可以认为两样本测量残差不等,拒绝模型4。

表2 TPB测量模型的跨性别、年级不变性检验

3.TPB跨年级的测量不变性检验

年级比较的基线模型评价结果,χ2/df=3.061,TLI=0.942、CFI=0.953、RMSEA=0.04,显示模型的拟合度良好。各嵌套模型的比较中(表2),因素负荷、因素方差—协方差的跨年级测量不变性基本相等,而测量残差的测量不变性被拒绝(Δχ2=118.498,df=17,P <0.01,ΔCFI=0.010)。

讨 论

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检验TPB量表在青少年锻炼行为研究中的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所有的测量模型都得到各样本数据的良好拟合,各样本数据的拟合仅有较小的差异;多组分析显示模型具有跨性别和年龄的测量不变性,这表明锻炼TPB量表具有测量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本研究的测量不变性检验主要由4项假设模式的分析与比较来进行:(1)型态等值,是指模型包含的潜在变量的数目以及观察变量隶属潜在变量的关系在不同群体中相同,这表明测量具有跨组的结构等值性,意味着同一测量在不同组内反映了类似的心理结构。结构型态等值性只要求潜变量、观察变量之间的基本结构关系对等,所有参数自由估计。结构型态等值是测量等值性的前提条件,否则,量表无等值性可言。但是,即使有了相同的结构也不意味着测量的结果就可以进行有意义的相互比较,因为测量指标对潜变量的重要性在不同组之间不一定相同,使得潜变量的含义未必一致。一旦结构型态等值性得到确立,就可以继续检验是否存在更为高级的因素负荷等值性。(2)因素负荷等值,指观察变量与其隶属的潜在变量之间的负荷在不同组中是相同的。如果成立则说明来自不同群体的潜变量得分相等的个体在相应观测变量上的得分也相等,这使得群体间的均值差异比较有意义。(3)因素方差-协方差等值,这个检验包含两部分,潜变量在不同群体中是否具有相同的方差;当模型包含多个潜变量时,还要考虑潜变量协方差是否等值。(4)残差方差等值,是指某一观察变量的方差中不能由潜在变量解释的部分,即测量残差。残差方差等值是指观察变量在不同群体中的测量残差是相同的,满足这一条件,观察变量在不同群体组具有相同的信度。

这4个水平的等值性检验属于嵌套等值性检验,后一检验是在前一检验基础上增加限制某些参数而形成的。在测量等值性检验中,型态等值模型常常被当作是检验的基线模型。如果接受基线模型拟合,则进行组间不同参数限制的嵌套模型比较决定取舍〔2,8〕。使用多组分析解决传统以EFA来进行等值性的诸项问题,避免多次比较所带来的I、II型错误,对于复杂的参数估计得以假设检定的方式来进行。

本研究中,在完全样本组和性别、年级样本组的拟合结果表明,TPB测量模型具有较理想的信度和效度,意味着同一测量在不同组间反映了类似的心理结构,这为后续的嵌套模型比较提供了基线模型。性别和年级的测量不变性分析显示,因素负荷不变性和因素方差-协方差不变性得到肯定,测量残差不变性遭到拒绝。这一结果意味着同一测量在不同组内反映了相同的心理结构,每一个项目与对应的潜变量之间都具有对等的关系,具有完全对等的单位和同样的测量起点,也就是说测验分数每一个单位的变化在性别组群间、年级组群间有着相同的含义,测验分数可以进行直接的比较,观测分数的跨组差异可以反应对应的潜变量之间的差异。

本研究对TPB量表的4个水平等值性都进行了检验,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在4个水平上都具有完全等值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未必需要测验满足全部的等值性要求,具体要视研究的目的和要求而定。关于组间测量等值性的检验,研究者比较关注因素负荷量、因素的方差-协方差是否等值,至于测量残差等值,则因要求过于苛刻较少被涉及。这是因为,多数的研究只需要进行模式内的比较,少数进行均数的跨组差异检验,极少需要对分数的变异进行跨组的比较。

1.Cheung GW,Rensvold RB.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using non-invariantmeasurement items.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Review,1998,6(1):93-110.

2.李茂能.结构方程模式软体AMOS之简介及其在测验编制上之应用.台北:心理出版社,2007.

3.Arm itage CJ,Conner M.Efficacy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A meta-analytic review.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1,40(4):471-499.

4.Hagger MS.Chatzisarantis NLD,Biddle SJH.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theories of reasoned action and planned behavior in physical activity:predictive validit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additional variables.Journal of Sport& Exercise Psychology,2002,24(1):3-32.

5.Ajzen I.TPB measurement: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Available from:http://www.people.umass.edu/aizen/pdf/tpb.measurement.pdf.2006.

6.黄芳铭,杨金宝,许福生.在学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标发展之研究.台湾师大学报,2005,50(2):97-119.

7.Arbuckle JL.Amos 7.0 user’s guide.Spring House,PA:Amos Development Corporation,2006.

8.Cheung GW,Rensvold RB.Evaluating goodness-of-fit indexes for testing measurement invariance.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2002,9(2):233-255.

9.Chen FF.Sensitivity of Goodness of Fit Indexes to Lack of Measurement Invariance.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2007,14(3):464-504.

M easurement Invariance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Scale in Exercise Behavior of Adolescents

SunYing,FangMin.CollegeofPhysicalEducation,AnhuiNormalUniversity(241002),Wuhu

Obj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tested the validity,reliability and measurement invariance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scale among adolescents in a physical activity context.Methods 1 292 students completed measures of attitudes,subjective norms,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intentions for physical activity,and self-report measures of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Measurement invariance was evaluated for gender and grade using Multi-group Analysis.Results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TPB measurement models was tested using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with full-information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Results showed that measurement model of the scale adequately fit the data for the entire sample and sub-samples with minimal variations,and provided sufficient evidence of factorial validity and consistency reliability.The tests in multi-group indicated that invariance of factor structure,factor loadings,variance-covariance matrices,and measurement residuals for the TPB measures.ConclusionFindings supported the generaliza bility of the measures for the TPB among adolescents in a physical activity context.Future research should examine the measurement invariance of structural model for the TPB constructs across groups.

Measurement invariance;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Exercise behavior

猜你喜欢

等值效度信度
效度验证模式系统整合与效度研究发展策略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作为数学教育研究质量分析的信度
德国城乡等值化的发展理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异步电动机等值负载研究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平衡损失函数下具有时间效应和通胀因子的信度估计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
复杂图形测验对区分阿尔茨海默病与非痴呆的诊断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