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参碱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及其对Bax表达的影响

2012-02-01王淑强李海军张林西李玉珍郝秀轻河北北方学院病理教研室河北张家口075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6期
关键词:膜电位苦参碱抑制率

王淑强 郭 颖 李海军 张林西 李玉珍 郝秀轻 (河北北方学院病理教研室,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苦参碱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及其对Bax表达的影响

王淑强 郭 颖 李海军 张林西 李玉珍 郝秀轻 (河北北方学院病理教研室,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目的探讨苦参碱在体外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MTT方法检测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FCM)分别检测MCF-7细胞凋亡情况,MCF-7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及MCF-7细胞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苦参碱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抑制率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MCF-7细胞生长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呈剂量-效应正相关及时间-效应正相关,流式细胞仪检测MCF-7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高,凋亡的发生率也相应提高,呈正相关。线粒体跨膜电位检测,苦参碱处理组MCF-7细胞罗丹明染色阳性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随苦参碱浓度的增高而减少,呈负相关。流式细胞仪检测Bax蛋白表达显示,Bax蛋白表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随作用浓度增高表达增强,呈正相关。结论中药苦参碱在体外能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之生长抑制,并能诱导该细胞凋亡。

苦参碱;细胞凋亡;MCF-7cells;体外诱导

苦参碱是从传统中药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是中药苦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属于四环的喹诺里丙啶类。大量的药理和临床研究发现,苦参碱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纤维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1〕。近年来,有人发现苦参碱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促进凋亡,诱导肿瘤分化,对肝癌、肺癌、胃癌、大肠癌、食管癌和乳腺癌等多种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2,3〕。本研究探讨苦参碱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及对凋亡抑制基因Bax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苦参碱购自北京双鹭药业股份公司,乳腺癌细胞株MCF-7由我院中心实验室提供,RPMI-1640培养液,细胞凋亡罗丹明123染色试剂盒购自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生胎牛血清购自天津市川页生化制品有限公司。胰酶、四甲基噻唑蓝MTT购自北京普京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FITCBax蛋白抗体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W-GJ-2FD型超净工作台,3319型CO2培养箱,BDFACS-Aria流式细胞仪。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培养及传代 将冻存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从-176℃ 液氮罐中取出,快速放入37℃ ~42℃左右水浴箱中快速解冻,融化后将冻存管置于离心机离心,1 500 r/min,离心7 min,将离心后的冻存管在超净台内打开,弃去冻存液后加入2 ml配置好的RPMI-1640培养液,用吸管轻轻吹打悬浮细胞后将培养液移入培养瓶内,将培养瓶内培养液加至4~5 m l,放入37℃ 5%CO2培养箱内孵育。细胞培养24 h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细胞占瓶底80%左右即可进行传代培养,弃去培养液后加入消化液约2 m l左右进行消化,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开始收缩细胞间出现裂隙,尚未完全变圆前,即可终止消化,弃去消化液后加入新鲜培养液,轻轻吹打贴壁细胞,直到完全悬浮后,均分移入培养瓶内进行细胞培养,然后继续在37℃ 5%CO2培养箱内孵育。

1.2.2 苦参碱对MCF-7细胞生长抑制率MTT实验方法 取对数期生长的乳腺癌MCF-7细胞,用0.25%胰酶消化加培养液轻轻吹打悬浮细胞,将浓度调到2×104个/ml,每孔100μl接种于96孔板内,培养24 h,观察细胞贴壁且生长良好后,分别加入 100μl苦参碱溶液使其浓度分为 0.25、0.5、1.0、2.0 mg/m l作为实验组,另外加入与实验组等量的培养液作为对照组,各设4个复孔。37℃ 5%CO2培养箱内继续孵育。苦参碱作用24、46、72 h后进行MTT检测,检测前每孔加入100μl DMSO,轻轻振荡,溶解约10~15 min后,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选择492 nm测量波长。计算出每个时间段中对照组与实验组4个复孔的平均吸光度值,代入下列公式计算。计算公式: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1-实验组吸光度/对照组吸光度)×100%。上述实验重复三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2.3 细胞凋亡的检测 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弃去培养液,胰酶消化,加预冷的PBS洗涤,轻轻吹打贴壁细胞使之悬浮。收集细胞于尖底离心管内离心(1 500 r/min,7min)并调整细胞数为1×105个,相同方法PBS洗涤两次,两次离心前先将细胞移入流式测定管内,离心后流式测定管内加入100μl结合缓冲液悬浮细胞,相继加入5μl Annexin V/FITC和10μl碘化丙啶溶液(20μg/ml),混匀后室温下避光孵育15 min,加入400μl结合缓冲液及时上流式细胞仪分析。

1.2.4 线粒体跨膜电位的检测 选取对数生长期MCF-7细胞5瓶,选取其中4瓶分别加入含培养液的苦参碱4 ml,苦参碱浓度分别为0.25、0.5、1.0、2.0 mg/ml为实验组,取1瓶加入等量培养液为对照组。细胞37℃ 5%CO2培养箱内孵育24 h。药物作用24 h后细胞经0.25% 胰酶消化重悬于培养液中,取细胞数为1×106个/m l,加入罗丹明123染液10μg/ml 37℃5%CO2培养箱孵育20 min离心,培养液洗细胞两次,上流式细胞仪检测。

1.2.5 Bax蛋白的检测 实验分24 h和48 h组,均随机自选对数生长期MCF-7细胞5瓶,选取其中4瓶分别加入含培养液的苦参碱 4 ml,苦参碱浓度分别为 0.25、0.5、1.0、2.0 mg/ml为实验组,取1瓶加入等量培养液为对照组。37℃ 5%CO2培养箱内孵育。药物作用24 h和48 h后,将细胞0.25%胰酶消化,弃去消化液,加预冷的PBS洗涤,轻轻吹打贴壁细胞使之悬浮,收集细胞于尖底离心管内离心(1 500 r/min 7 min)并调整细胞数为1×105个,相同方法PBS洗涤两次,二次离心前先将细胞移入流式测定管内离心,离心后24 h和48 h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加入Bax单克隆抗体100μl,混匀后室温下避光孵育30 min,上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

2 结果

2.1 苦参碱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率 苦参碱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24、48和72 h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61% ~35.58%、7.97% ~51.56%和11.98% ~68.31%。从表1看出,在24、48 h两个实验组中除了0.25 mg/ml及0.5 mg/ml这两个低浓度组在组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外,包括72 h在内的实验各组,组内各浓度之间苦参碱对MCF-7细胞的抑制率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苦参碱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呈剂量-效应正相关,并且随时间的延长其抑制率也相应提高,呈时间-效应正相关。见表1。

表1 苦参碱对MGF-7细胞的抑制率(±s,%)

表1 苦参碱对MGF-7细胞的抑制率(±s,%)

与前一浓度比较:1)P<0.05;与上一时间点比较:2)P<0.05

时间点0.25 mg/ml 0.5 mg/m l 1.0 mg/ml 2.0 mg/m l 24 h 6.61±0.50 7.67±0.64 19.50±2.12 35.58±1.38 48 h 7.97±0.41 9.61±0.67 32.56±1.602) 51.56±1.722)72 h 11.98±1.11 17.14±1.211)54.46±2.931)2)68.31±2.131)2)

2.2 苦参碱对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 苦参碱处理MCF-7细胞24 h后,用双标法AnnexinV和PI对MCF-7细胞标记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苦参碱对MCF-7细胞有明显的凋亡促进作用,实验组凋亡发生率对于4.17%~19.63%之间,与对照组 〔(1.10±0.08)%〕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P<0.05)。药物各浓度组之间相比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随药物浓度的提高,0.25、0.5、1.0、2.0 mg/ml苦参碱组凋亡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分别为(4.17±0.25)%、 (6.60±0.18)%、 (15.32±0.21)%和(19.63±0.17)%,且呈正相关。

2.3 线粒体膜电位的检测结果 苦参碱处理MCF-7细胞24 h,罗丹明123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苦参碱处理MCF-7细胞罗丹明染色阳性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83.00±1.42)%〕相比有明显差异 (P<0.05),并随苦参碱作用浓度的增高而减少,为负相关。0.25、0.5、1.0、2.0 mg/ml苦参碱组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 (66.03±2.08)%、(61.28±1.29)%、 (60.55±0.87)%及 (56.30±1.87)%。0.5和1.0 mg/ml两个浓度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外,各浓度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 (P<0.05),因罗丹明染色阳性细胞数的变化反映了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具有一致性。换言之,实验组乳腺癌MCF-7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显著低于对照组,随作用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程度加大,呈负相关。

2.4 苦参碱对MCF-7细胞Bax表达的影响 苦参碱作用于MCF-7细胞24 h、48 h后实验组Bax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介于0.80% ~11.93%和1.15% ~16.83%,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浓度组间比较Bax蛋白阳性表达也存在显著差异,且Bax蛋白表达随药物作用浓度增高表达增高,呈正相关。见表2。

表2 苦参碱对MCF-7细胞Bax表达的影响(±s,%)

表2 苦参碱对MCF-7细胞Bax表达的影响(±s,%)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时间点 对照组0.25 mg/m l 0.5 mg/ml 1.0 mg/ml 2.0 mg/m l 24 h 0.38±0.05 0.80±0.821)1.30±0.821)6.30±0.081)11.93±0.341)48 h 0.43±0.05 1.15±0.131)2.73±0.171)10.45±0.641)16.83±0.821)

3 讨论

苦参碱作为多种中药的有效成分之一,已被证明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如抗癌、抗病毒、抗纤维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体外实验表明苦参碱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或杀伤作用,对HEPG2、K562、HL26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分化和凋亡〔4,5〕。Hua 等〔6〕的研究表明,苦参碱可诱导细胞色素 C释放、激活caspase-3和caspase-9从而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K562细胞凋亡。

本研究发现苦参碱对乳腺癌MCF-7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随苦参碱的作用浓度增高作用时间延长,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也增强。不同的凋亡指数(AI),即凋亡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对放、化疗的敏感性、肿瘤分化程度、分级、发展及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是目前进行肿瘤控制与治疗的可行方法之一,也是筛选抗癌药物的指标之一。

本结果中MCF-7细胞凋亡率与王利民〔7〕报道的同浓度下苦参碱作用青肉瘤QS732细胞,检测的凋亡率9.8%、16.9%相近,但高于马玲娣等〔8〕报道的苦参碱作用与小鼠H22肝癌细胞检测值4.32%和11.27%,这说明不同的肿瘤细胞对苦参碱的敏感性不同,可能触发癌细胞凋亡机制也大不相同。

罗丹明123是一种可透过细胞膜的阳离子荧光染料,是一种线粒体跨膜电位的指示剂,其在正常细胞中能够依赖线粒体跨膜电位进入线粒体基质,荧光强度减弱或消失,而在凋亡发生时,线粒体膜完整性被破坏,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引起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崩解。Rh123从新释放出线粒体,从而发出黄绿色荧光,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弱来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和凋亡的发生。研究表明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和去极化可停止合成ATP,使能量代谢受损,从而导致线粒体膜通透性开放,细胞发生凋亡〔9〕。本实验结果推测苦参碱可能影响了线粒体跨膜电位MMP通道的结构,导致MMP通道开放,触发凋亡的发生,也可能改变了线粒体膜内外两侧的某些离子使跨膜电位崩溃,MMP通道开放,位于内外膜上的许多离子会逆流,均有可能触发凋亡的产生。我们的实验证实苦参碱能够降低线粒体跨膜电位,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的凋亡,由哪种途径引起有待进一步探讨。

Bax家族是细胞内重要的内源性细胞凋亡抑制物成员之一,这些抑制物制约细胞凋亡机器的运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存,在细胞凋亡调控机制方面,Bax是迄今研究的最深入、广泛的凋亡调控基因之一。Bax是一种细胞内膜蛋白,主要定位于线粒体、内质网和核膜。研究显示Bax能够通过下列途径维持细胞正常,防止凋亡的发生。①如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如增加GSH,抑制ROS的产生与活化,增强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等),浆膜的变化(抑制磷酸酯酰丝氨酸外翻),细胞内离子抑制(抑制Ca2+自内质网外流和向核外流,防止胞浆酸化),抑制 caspase-3的活化等。②Bax与Bcl-2能够抑制MMP开放和维持膜电位,进而阻止线粒体内cyto C和AIF的释放,也有人认为Bax与P53依赖的凋亡信号途径重要中介物之一〔10,11〕。本实验结果推测苦参碱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激活Bax基因并促进Bax蛋白合成,并从胞浆移至线粒体外膜,形成多聚体或高度有序的寡聚体,启动MMP通道开放,使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或崩溃,启动凋亡程序,一起凋亡。另外,Bax的高表达也可能增强了某种凋亡信号,引发P53作用增强,从而诱导细胞凋亡,移至细胞增殖。

综上,苦参碱通过多种环节,不同途径和方式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诱导分化,这种作用不是单一和独立的,有可能是极为复杂,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甚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苦参碱是极具前途的抗肿瘤中药活性成分,尤其是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具有现实意义,因而具有广阔的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前景。

1 王晓燕,梁 磊,邓虫珠,等,苦参碱体外诱导人结肠腺癌SW620细胞的凋亡的实验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3):432-5.

2 Zhang LP,Jinang JK,Taw TW,et al.Effect of matrine on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K-562 cell〔J〕.Leuh Res,2001;25(9):793-800.

3 Witzig TE,Kaufanann SH.Inhibition of the phosphatidy linositol 3.kinase/mammalian target of rapanycin pathway in hematologic mali gnancies〔J〕.Curr Treet Options Oncol,2006;7:285-94.

4 王铁军,李绍平,简家荣,等.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研究作用进层〔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4):52-5.

5 Sevrioukov EA,Burr J,Huang EW,et al.Drosophila Bcl-2 proteins participate in stress-induced apoptosis,but are not required for normal developmnt〔J〕.Genesis,2007;45(4):184-93.

6 Hua J,Chun HH,Shu BI,et al.Matrine upregulates the cycle protein E2F-1 and triggers apoptosis via the mitochondrical path way in K562 cells〔J〕.Eur JPharmacol,2007;559(2):98-108.

7 王利民.苦参碱诱导胃肉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实验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18(5):391-2.

8 马玲娣,张 彦,何於娟,等.苦参碱对小鼠H22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J〕.肿瘤,2007;27(8):600-6.

9 Wisor JP,Nishino S,Sora I,etal.Dopaminergic role in stimulant-induced wakefulness〔J〕.Neuroscience,2001;21(5):1787-94.

10 Zhang L,Yu J,Park BH,etal.Role of BAX in the apoptotic response to anticancer agents〔J〕.Science,2000;290:989-92.

11 Ke N,Godzik A,Reed JC.Bcl-B,a novel Bcl-2 familymember that differentially binds and regulates Bax and Bak〔J〕.JBiol Chem,2001;276(16):12481-4.

R285

A

1005-9202(2012)16-3489-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6.067

王淑强(1960-),女,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肿瘤学研究。

〔2011-03-03收稿 2011-07-30修回〕

(编辑 曹梦园)

猜你喜欢

膜电位苦参碱抑制率
双酶水解鱼鳞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研究
血栓弹力图评估PCI后氯吡格雷不敏感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
参芪复方对GK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膜电位及相关促凋亡蛋白的影响研究
蔬菜使用不同处理方式对农药残留影响的研究
pH玻璃电极膜电位的形成及其应用
苦参碱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氧化苦参碱对SGC7901与ECV304的体外活性比较研究
氧化苦参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苦参碱抑制RPMI8226细胞增殖及对Notch通路的影响
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恢复早期脑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