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2012-01-30罗海龙刘艳翠

医学综述 2012年16期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病灶

安 宁,罗海龙,刘艳翠

(1.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11;2.牡丹江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此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1]。脑卒中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87例65岁以上的缺血性脑卒中者诊治资料进行分析,应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共379例,其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7例(脑卒中组),均符合文献诊断标准,排除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系统疾病患者[2];以同期正常健康老年人92例为对照组。脑卒中组患者职业构成比:工人51例(17.8%),农民40例(14.3%),知识分子23例(8.0%),行政管理人员25例(8.7%),离退休者137例(47.7%),无业者9例 (3.1%),其他2例(0.7%);经济收入构成比:月均收入600元以下者30例(10.5%),601~1200元者107例(37.2%),1200元以上者150例(52.3%);发病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06例(36.9%),腔隙性脑梗死104例(36.2%),心源性脑梗死52例(18.1%),其他原因25例(8.7%);病灶位置:病灶位于左侧者145例(50.5%),位于右侧126例(43.9%),双侧者16例(5.6%)。发病次数:首次发病者244例(85.0%),复发者43例(15.0%)。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间有均衡性(表1)。

1.2 方法 首先通过询问患者或家属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包括的姓名、性别、年龄、体质量等12项内容,然后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功能独立量表,即NIHSS)、评定基本日常生活活动FIM生活质量调查表包括总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躯体疼痛(BP)、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和情感职能(RE)、活力(VT)、精神健康(MH)[3-4]。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应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脑卒中组与对照组各项评估指标比较 对照组BP得分低于脑卒中组患者,脑卒中组患者PF、RP、GH、RE、SF、MH和VT的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2)。

2.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对脑卒中患者资料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健康调查量表中各亚项为自变量,以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NIHSS、病灶部位、病灶大小、病灶左右侧等指标为因变量。结果表明NIHSS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中各项呈现明显正相关;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各项呈明显正相关(表3)。

表2 两组患者各项评估指标比较 (分)

表3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与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3 讨论

发生脑卒中,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对老年人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会进一步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患者躯体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障碍三因素是影响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5-6]。

本研究中无配偶的患者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均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患者配偶不仅可以很好地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而且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急性偏瘫患者对突发的生理功能引起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丧失难于接受,易产生悲观、抑郁的心理脑卒中后的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已成为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的重要因素[7-8]。早期发现脑卒中后抑郁,及时有效地抗抑郁治疗,可促进其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患者家属和医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医师和家属配合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对于经济条件差的患者给予更多的社会上的支持,同时向患者宣传脑卒中的发生和如何康复等相关知识,建立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负担[9-11]。

本次研究显示,对照组躯体疼痛(BP)得分低于脑卒中组患者,脑卒中组患者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和活力(VT)的得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NIHSS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中各项呈现明显正相关;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各项呈明显正相关。

综上所述,患者躯体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障碍三因素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1] 夏文广,郑婵娟,雷清桃,等.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ysphagia by Vitalstim therapy coupled with conventional swallowing training[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英德文版,2011,31(1):73-76.

[2] 郭瑞友,赵丽霞,刘立安,等.老年缺血性中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 (7):801-803.

[3] 李铁明.综合康复治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4):222-223.

[4] 徐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46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学,2007,6(9):110-111.

[5] 林道强,钟山,文建国,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J].海南医学,2006,17(5):148-148.

[6] 袁东运.早期高压氧与康复治疗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2):158-160.

[7] 庄琴.中医药康复治疗中风后心理障碍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4):228-229.

[8] 王芗斌.综合康复治疗以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11(4):55-57.

[9] 王海燕.中风致偏瘫患者的康复期健康教育[J].全科护理,2010,8(1):82-83.

[10] 詹小平,郭秀婷,陈向女.心理干预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7):512-513.

[11] 朱建国,魏琰,袁栋才.现代综合康复疗法积极序贯治疗对急性脑中风运动功能的影响[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16 (4):496-497.

猜你喜欢

缺血性中风病灶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