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小细胞肺癌微管蛋白-Ⅲ表达与紫杉醇疗效的关系探讨

2012-01-30张继朋胡晓璐李高峰陈瑞彬

医学综述 2012年16期
关键词:微管紫杉醇免疫组化

张继朋,胡晓璐,李高峰,陈瑞彬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昆明650118)

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已跃居各项肿瘤之首,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治疗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受药物的耐药性限制[1]。β微管蛋白-Ⅲ是近年来发现的耐药蛋白,相关研究表明,其表达高低与紫杉醇的疗效有一定关系[2]。该项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3例NSCLC患者的β微管蛋白-Ⅲ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紫杉醇疗效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云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3例不能手术,接受以紫杉醇为主化疗的Ⅲa期以上的NSCLC患者。男37例,女26例,男女比例1.4∶1,平均年龄61岁。鳞癌29例,腺癌34例。分化程度:高分化19例,中-低分化44例。KPS评分≥80分。标本足够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标本来源纤维支气管镜、淋巴结活检、CT引导下穿刺活检)。以肺大泡,肺隔离症等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时完成脑MRI、胸部CT、腹部CT、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常规检查心、肺、肝、肾等功能,以明确临床分期。化疗采用TP方案:紫杉醇175 mg/m2第1天,顺铂50 mg/m2第1~3天。每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2 试剂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一抗兔抗人β微管蛋白-Ⅲ购自美国Cell Signal公司,SP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购于福州迈新有限公司。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β微管蛋白-Ⅲ在组织中的表达,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规程进行。

1.3 染色结果判定 以病理科两位副主任以上医师进行双盲法阅片,β微管蛋白-Ⅲ蛋白的表达位于细胞胞质内(包括核周),出现清晰黄色颗粒着色为阳性细胞。根据阳性肿瘤细胞所占比例分级:阳性细胞数<5%为0分,5%~25%为1分,26%~50%为2分,51%~75%为3分,>75%为4分;再按染色强度打分:无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两项得分相乘,并取其平均值。按照分数分为4个等级0~1分为(-),2~4分为(+),5~8分为(++),9分以上为(+++),(+)以上为阳性表达[3]。

1.4 疗效评价方法 按照WHO实体瘤标准评定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β微管蛋白-Ⅲ在正常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在63例NSCLC患者中 β微管蛋白-Ⅲ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65.08%(41/63),高于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27.27%(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3,P<0.05)。

2.2 β微管蛋白-Ⅲ的表达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完全缓解为12例,部分缓解为31例,有效率为68.25%(43/63)。β微管蛋白-Ⅲ中、低表达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28例,有效率为86.38%(38/44),高表达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例,效率为26.31%(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09,P<0.05)。

2.3 β微管蛋白-Ⅲ的表达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患者性别、是否吸烟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β微管蛋白-Ⅲ表达阳性率中-低分化者高于高分化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β微管蛋白-Ⅲ的表达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例(%)]

3 讨论

β微管蛋白是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可在正常组织表达,如睾丸组织,也可在肺癌、前列腺癌等组织中表达,在有丝分裂、细胞器组成与运输及信号转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5]。β微管蛋白-Ⅲ是其中一个亚型,Kavallaris等[6]研究NSCLC的A549-T12、A549-T24、A549等3种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得出前两者的耐药性相当于第三者的十余倍,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得出β微管蛋白-Ⅲ在前两者中的表达远高于在第三者中的表达,由此推测,β微管蛋白-Ⅲ是紫杉醇耐药的主要因素。Verdier Pinard等[7]采用电点聚焦和质谱仪等方法联合检测耐紫杉醇细胞株的β微管蛋白,发现在6种型β微管蛋白只有β微管蛋白-Ⅲ表达增高,推测它才是微管作用药物耐药的唯一标志物表明,β微管蛋白-Ⅲ在NSCLC患者中的表达与紫杉醇的疗效有很大关系。

紫杉醇是新型抗微管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的治疗中。作用途径是紫杉醇与微管蛋白N端第31位氨基酸和第217~231位氨基酸结合,使微管蛋白呈聚合状态,维管束与微管组织中心丧失相互连接,于G2/M期阻断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异常或停止,使癌细胞无法分裂而死亡[8-9]。

该项试验研究表明,β微管蛋白-Ⅲ水平与肿瘤细胞对紫杉类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呈负相关,β微管蛋白-Ⅲ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低,阳性表达率越高,其表达高低与性别、吸烟与否及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性,结果与国内外相关报道类似。Seve等[3]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91例NSCLC组织β微管蛋白-Ⅲ表达水平,其中47例采用紫杉醇相关化疗方案,发现β微管蛋白-Ⅲ高表达组紫杉醇化疗有效率远低于低表达组(12.5%vs 61.9%),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05 d和335 d,总生存期分别为206 d和525 d。杨俊全等[10]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5例Ⅳ期NSCLC患者,均采用含有紫杉醇药物的化疗方案,β微管蛋白-Ⅲ阳性表达率为58.7%,患者性别、年龄及组织类型与其表达高低无关。β微管蛋白-Ⅲ高表达患者紫杉类化疗有效率低于低表达组(25.0%vs 48.9%),证实高表达NSCLC患者对紫杉类药物耐药且预后不良。上述研究说明β微管蛋白-Ⅲ表达高低与紫杉醇耐药有一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β微管蛋白-Ⅲ表达的高低与紫杉醇的疗效有一定的关系,为临床医师的选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也有益于化疗疗效的判断。

[1] Paredes LA,Blanco GC,Elizondo EM,et al.Expression of proteins associated with multidrug resistance and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in lung cancer[J].Arch Bronconeumol,2007,43(9):479-480.

[2] Koh Y,Jang B,Han SW,et al.Expression of classⅢbeta-tubulin correlates with unfavorable surviv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resec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Thorac Oncol,2010,5(3): 320-325.

[3] Seve P,Mackey J,Isaac S,et al.ClassⅢbeta-tubulin expression in tumor ceils predict response and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ceiving paclitaxel[J].Mol Cancer Ther,2005,4(12):2001-2007.

[4] Nogales E,Wolf SG,Downing KH.Structure of the alpha beta tubulin dimer by electron crystallography[J].Nature,1998,391 (6663):199-203.

[5] Dutcher SK.The tubulin fratemity:alphatoeta[J].Curr Opin Cell Biol,2001,13(1):49-54.

[6] Kavallaris M,Kuo DY,Burkhart CA,et al.Taxol-resistant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s are associated with altered expression of specific beta-tubulin isotypes[J].J Clin Invest,1997,100(5):1282-1293.

[7] Verdier Pinard P,Wang F,Martello L,et al.Analysis of tubulin isotypes and mutations from taxol-resistant cells by combined isoelectrofocusing and mass spectrometry[J].Biochemistry,2003,42 (18):5349-5357.

[8] Rao S,Krauss NE,Heerding JM,et al.3-(pazidobenzamido)taxol photo-labels the N-terminal 31 aminoacids of β-tubulin[J].J Biol Chem,1994,269(5):3132-3134.

[9] Miller ML,Ojima I.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 of taxane anticancer agents[J].Chem Rec,2001,1(3):195-211.

[10] 杨俊全,高献书,刘宏侠,等.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βⅢ-tubulin表达与紫杉类化疗耐药相关[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0):930-932.

猜你喜欢

微管紫杉醇免疫组化
新辅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微管调控成骨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微管在意识和麻醉中的作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SOX6是鉴别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一种新型免疫组化标志物
豆科植物微管参与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
细胞穿膜-靶向双肽修饰紫杉醇纳米制剂的制备、表征及体外抗胶质瘤评价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